有沒有年閱讀量超過十五本的人啊 可以談談感受嗎?

時間 2021-06-09 11:48:48

1樓:秋古墨

至少每年要讀五十本吧,給自己定的目標。

讀了沒感覺,無聊就讀書,就如有人喜歡無聊打麻將玩遊戲一樣,我無聊就讀了。

現在時代進步,也不一定要讀,太傷眼睛了,可以試試聽書,聽書軟體也很多,這樣眼睛也不用太累。

讀書的效果不明顯,除了讀工具書,效果顯著。我讀的亂七八糟,還好自己是寫書的,可能資料方面會比較多。讀書時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慢慢浸透在思想裡。

不知不覺,性格、視野、胸懷都會發生變化,但變化太慢,這是一項持續的投資。

人到老,學到老嘛。

2樓:

基本一周會讀一本書。以前偏愛紙質的書,由於讀書的速度比較快,空閒時間比較多,最後放棄紙質書改kindle,然後就相見恨晚。

讀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不喜歡玩手機了,有時候玩一會手機就覺得無聊,以前我是手機不離手的人。

另外是,讀不同的書,你會發現以前自己的眼界真是太小了。同時對書也是越來越挑剔,曾經一段時間不知道讀什麼書好,可能是遇到瓶頸期了。

我喜歡地理類、人文類的,之後就落入到窮遊的、自助遊、乙個人旅行的坑裡面跳不出來了。

最重要的是讀書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興趣愛好的過程。

3樓:夢之嫣

我讀一本書,一是習慣在書裡夾一支筆,碰到有感觸的語句段落就標記出來。二是習慣讀完乙個章節返回來再略讀一遍,提煉一下骨骼脈絡。三是習慣把劃線的語句段落摘抄下來,這好像是上學的時候為了寫作文而摘抄好詞好句落下的習慣。

四是習慣把書整體簡單翻一遍以後畫個圖,提綱挈領得捋一捋脈絡……理科生的思維模式暴露了,腦子裡最清晰的永遠是充滿箭頭的關係圖……

這就是把書讀薄的過程。這個過程下來,基本上就能判定這書適不適合自己,值不值得讀厚了。如果一本書讀下來沒幾句讓自己有感觸的,那就直接存放到書架最頂端。

讀厚的方法就很隨意了,不用理解出多深刻的道理,又不是搞研究。沒事翻翻讀書筆記,看看脈絡圖,讀讀摘抄的語句段落,經過自己篩選的語句有了自己的印記,也有了自己的思想,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感受,書自然就厚了;有時候生活中突然遇到乙個問題,好像在哪本書中有提到,翻出摘抄細細品味,書就在你生活中的這一點變厚了。

不需要總結中心思想,不需要揣測作者心態,不需要彰顯讀書的境界,我們只是個簡單的讀書人……

4樓:羅佐歐

年閱讀十五本太少了。這樣算,乙個月才讀一本。感受肯定是:

稀稀拉拉,讀兩天扔三天,讀不完就忘光光了,再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沒動力讀下去了。只要每天讀二十分鐘,堅持下去,一年下來也肯定超過十五本。

身邊有沒有糖尿病超過三十五十年的人,他們的生活都是怎樣的的?

福爾摩思 清 我糖尿病29年整,不知道屬不屬於你諮詢的範圍?這篇是我寫的我的日常生活https zhuanlan p 203383637 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 Linlingao 控制好的,打針吃藥,控制飲食,規範生活和運動,和普通老頭老太沒什麼區別,給人感覺略矯情,控制不好的,各種併發症,生不如死...

為什麼自己的文章沒有閱讀量?

Mooben 一篇文章,乙個不好的標題是你的瀏覽量遲遲上不去的主要原因。乙個好的標題,不僅讓你的文章錦上添花,而且可以讓讀者,有想深入了解的慾望,怎樣才能讓讀者點進去呢?1.違背常識的理論,讓讀者產生為什麼的疑問,如 面對顧客需要差別對待 使其產生興趣,進而點進去瀏覽。2.丟出問題,讓讀者產生為什麼...

一本好書有沒有重複閱讀的必要?

其實這不是乙個問題。當一本書特別精彩,對我們有持續吸引力時,我們自然會反覆閱讀。如果不是為了考試沒必要刻意反覆讀一本書,不如用這個心思多讀幾本,有時候數量就是質量。 不斷還亂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一本好書當然值得反覆咀嚼,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在讀完一本好書之後就能領悟通透。不同時期,不同年齡,不同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