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有沒有重複閱讀的必要?

時間 2021-05-06 01:01:15

1樓:

其實這不是乙個問題。

當一本書特別精彩,對我們有持續吸引力時,我們自然會反覆閱讀。如果不是為了考試沒必要刻意反覆讀一本書,不如用這個心思多讀幾本,有時候數量就是質量。

2樓:不斷還亂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一本好書當然值得反覆咀嚼,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在讀完一本好書之後就能領悟通透。不同時期,不同年齡,不同處境,讀同一本書,所能體會到領悟到的東西是不同的,從不同視角讀同一本書更能增加自己的所獲。有時候,你甚至能讀出超越作者思想和觀點的東西,形成你自己的觀點和認知,這些都是反覆閱讀的好處。

反覆閱讀,也更能讓你客觀公正的評判一本書,理解的更深刻。除此之外,人的忘性遠比自己所想的要大,上學時不斷複習知識點就是一樣的道理,人是很容易忘的。

當然,好書值得反覆閱讀,但是不要只侷限於讀幾本書,讀書要精也要廣,先精還是先廣並無主次之分,這完全取決於你當下的狀況,視己所需。

3樓:尼莫船長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來體現的,也許讀到一本書,當時並沒有特別深的體會,但是遇到類似書裡的場景,會想起來,原來作者曾遇到過還這樣分析過,一定會很有種他鄉遇知音的欣喜感,這時候就會很想再看看書中是怎麼寫的。

對看完的書可以分為3種,並在書架開闢專門地區域放置:愛讀的書,這些書值得反覆讀的書;讀過留存的書;要扔掉的書。對於不同的書,會採用不同的重讀策略,重讀筆記、重讀重點段落或是重讀原書。

對於愛讀的書,專屬於自己的書,必定是放在案頭經常翻的,讀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穫。過幾年也許會重讀一遍原書,重新做一次筆記。

對於要扔掉的書,如果想再讀,就會重讀筆記。定期扔掉藏書也是很必要的操作,無論是空間還是心理上我們的容量都是有限的,要放置那些最重要的東西,丟書的時候雖然會有點不捨,但扔掉後會覺得輕鬆,並且還有筆記作為看過的證據。

對於有的讀過放置起來的書,在有感而發的時候,可以重讀筆記,通過筆記找到線索再去重讀重點段落。

總之,重讀書籍就是結合到自己的實際場景,不斷再與書建立鏈結,不斷深化書中內容的過程。重讀時還可以有意識地進行思想輸出,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思考寫書評,對書中的理解又會加深一層。

4樓:

其實題主的意思是問「能否從重複閱讀中得到什麼」吧?

可能情形有三:

一、感性的: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只是單純享受讀書,感受一種心境;

二、溫故:淡忘了「好書」中之所以讓自己稱之為「好」之處,自然重溫,讓書中的情節或思想對現下的自己有所補益;

三、知新:分兩種,①單純是之前未發現的②自己的經歷、感悟使重讀有了新的認知。

p.s. 以上只回答了重複閱讀是否「必要」,其實問題中還有乙個主觀詞語需要定義,即「好書」,略。

p.p.s. 交流之前,統一定義,從這點出發,很多答案都不合格。

5樓:

6樓:

有!我覺得細讀1本好書比泛讀1本好書或泛讀多本普通書的收穫都更大。細讀一本好書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乙個人的一生,但泛讀任何一本書基本都只能留下『我曾經讀過那本書』的泛泛回憶,畢竟記憶是會褪去的,除非這個人特殊到能夠過目不忘。

7樓:180cm18cm

絕對有必要,但又不能稱之為必要。對一本好書反覆咀嚼的整個過程,都應該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的。

打個不算恰當的比方,一本好書就像一道美味佳餚,正是初入口時的唇齒留香,讓隨後的欲罷不能成為必然。

以紅樓夢為例來解釋一下吧!

很多人初看紅樓夢都會疑惑為什麼第一回裡很多內容跟後面都沒什麼關係呢?往往直接快速過一遍,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本書基本上就別想看出點話外之意來了。

首先,可能有人會問:第一回裡說到的甄士隱和賈雨村在後面的戲份很少啊,也不起什麼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啊,他們到底是幹什麼的?

這個,曹雪芹先生也是怕大家看不懂,特意還寫了一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很直白的告訴你,我這書是話裡有話的。

再一反思,這兩個個人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在哪呢?名字上。

甄士隱即真事隱,賈雨村即假語存。

作者寫作的目的,就是用假語將真事隱去。也就是文字上的障眼法。

之後,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後面的一些東西了,比如「千紅一窟」「萬豔同杯」,還有像甄英蓮、秦鐘、秦可卿、賈政、賈敬等名字,還有鐵檻寺、悼紅軒等,其言外之意就明朗了。曹老先生可謂用心良苦啊。

還有就是第一回裡的絳珠草、神瑛侍者的故事,跟後面沒半毛錢關係啊!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可實際上呢?

最後絳珠草有一句以一身之淚報灌溉之恩的話,正是這句話,開啟了後文釵黛和寶玉的宿世纏綿難解之情。

8樓:

當然需要。

而且,值得重複閱讀的次數,說明書好的程度。

好的書,我不但重複閱讀,還做閱讀筆記——做摘抄或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脈絡。

9樓:陳文靖

天時地利人和!

如果你看那本書時候有基礎,

看書時候把書本知識脈絡全部理清,

也就是吃透了,

那麼我覺得重讀是沒必要的。

不過,如果一本書看不懂,或者境界不到,重讀會有不同的收穫。

10樓:劉小苦力

我記得 @池建強在《MacTalk·人生元程式設計》中說:「好書的特點是常讀常新,一本好書往往沉澱了作者幾十年的歲月,絕不是你草草翻上一遍就可以理解和掌握的。雖然是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閱讀,往往給你帶來不同的啟示和感悟。

」,把這句話送給你。

11樓:赫拉克利橘

額。。我還是舉王小波的栗子了:王小波先生從說過,如果要判定他喜歡哪一本書就直接看看那本書是否完整無損,如果那書完整無缺說明他不喜歡,如果破得想個醃菜那說明他相當喜歡~!

這句其實就很能說明道理了,真正的好書值得值得你反反覆覆去讀,因為有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積累,你看同一本的角度與理解會有不同,收穫也會更多。

12樓:vetch

當然有!

一本書就像乙個生物體,他能夠呼吸能夠生長。每一次新的閱讀都會使它更豐富。

閱讀是乙個伴隨著自己思考的過程,隨著自身的成長,眼界的開闊,我們對於相同的一本書也會產生不同的認識。比如我自己,就會把書中精彩的地方摘下來,時不時的去翻看。也許我們現在還不明白的,以後的某一天就會產生深深的共鳴。

有沒有一本好書推薦呢

王夏夏 瀉藥。不知道您說的具體是什麼型別的書籍呢?不過最近我也在找題主所說的能使自己成長的書 甚至,我把某售書廣告截了圖 都是實用性書籍 想著某天我會把這些書統統看一遍 所以沒有合適的書的話,不妨看看這個截圖,希望會有幫助 知無不言的魚子醬 活著 這本書本是以乙個局外人的身份來開頭,後面漸漸地轉變為...

推薦一本,「我」認為最值得去閱讀的一本好書?

我近期讀的是季羨林的散文集 悲喜自渡 悲喜自渡 這本書大多是記錄了故鄉風景,人間草木,可愛的動物,人生的聚散。文筆淳樸有意趣,寫出了世間萬物的萬千悲喜。這本書給了我一種如沐春風的感受。在季老先生的描述中,讓我覺得他的悲也不那麼的悲了,喜也不會過了頭的喜。我想能夠平靜地看待與接納人生的起起落落才是最動...

我們看一本經典的書有沒有必要跟做語文閱讀一樣去看,去剖析深層次的東西,甚至覺得只有這樣才說明是看懂了?

趙小川 關鍵在於你想不想看,願不願意看,有沒有看了還想看,想要去深層剖析它的衝動,和談戀愛一樣一樣的。題主說了經典,但不能說經典就適合每乙個人,不是在每個人心目中它都是經典,所以還是得看你的個人喜好。讀書是一件隨性且快樂的事情,感情是隨著你所讀的內容而發生變化的,如果你僅僅是為了讀懂而去讀,往往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