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是一種波,它的傳播需不需要介質,如果需要那介質是什麼?如果不需要,那它有沒有能量?

時間 2021-06-01 20:22:14

1樓:EANE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它是電場與磁場的耦合。只要允許電場和磁場存在的地方,電磁波就能傳播。目前完全不能傳電磁波的就是超導體。它不允許內部有電場和磁場。

電磁波當然有能量。任何東西都是有能量的。沒能量的東西就是完全無法探知的東西。也就是沒意義的東西。進一步來看,就是「不存在」的東西。

2樓:ba5rw

以太早就被證明是不存在的。

以太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設想的一種物質。是物理學史上一種假想的物質

觀念,其內涵隨物理學發展而演變。19世紀的物理學家,認為它是一種曾被假想的電磁波的傳播媒質。

水波借助於水來傳播,最終會衰變為水本身,聲波也會衰變為空氣本身,但是電磁波無法衰變為以太。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雖然還有些科學家努力拯救以太,但在2023年愛因斯坦大膽拋棄了以太說,認為光速不變是基本的原理,並以此為出發點之一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量子力學的發展借助以太的假設能解決很多困難,比如真空不空,因為布滿了各種物理場。但是形式或機械上的以太是不存在的,這是普遍共識,無需糾纏。

法拉第最早提出磁場和電場的力線概念,從鐵粉磁力線隨磁體運動而改變的事實出發,他推測磁場的應力改變不可能是瞬間的,是需要時間的,從而推測電磁波是光的運動特點的最好解釋,預示了光就是電磁波。

我個人的理解是:電場本身就不是一種單一的物理場,它一定有其他的存在形式,就如機械能是機械能量形式的總稱,它能表現為勢能和動能,勢能在觀察者看來是靜止的,在轉化為動能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運動的狀態。以單擺為例,這兩個狀態的改變需要時間,動能達到最大的時候就會逐步轉化成勢能直到靜止,如果沒有外力作用會周而復始在靜止、改變方向,運動之間來回擺動。

電與磁就是電磁能量的兩種形式當電形式的能量運動起來後就會變成磁能量的形式,可以相當於機械能的動能和勢能,如果振盪起來就會變成電磁波。但是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且不說電場與磁場的交換,即便是電子本身其實也是兩種以上的能量形式在交替變換,這就是電子也能產生衍射現象的解釋。也就是說原子領域電場的基本載荷——電子,其本身就是電單擺,它在某一段時間裡會表現出電的特性,在另一段時間裡電的特性消失了,變成我們無法感知或目前不能確認的能量存在形式!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就是與光速相關的數值,這就很好的解釋了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但不需要介質的原因!

順便說一下,電場的分布是整個宇宙空間。宇宙有多大,電場就有多大!宇宙什麼樣子,電場就是什麼樣子。

要形成電磁波是需要兩個呈現正交關係的運動電場,通過電場、磁場以外的能量形式交換才能形成電磁波。

3樓:境者無界

光是一種能量的傳遞,需要介質就叫以太,不需要視而不見就是了,計算可以用不上,但講理就講不通了。

水波是水的波動,光波為什麼不可以是以太的波動呢?都過去一百年了,不要用過時的老眼光看以太,以太可以是包含電場、磁場、引力場……的「以太場」。

光是電磁波的一種還是電磁波是光的一種或者它們完全等同?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嗎?為什麼電磁波(光)可以?

橫山老屍 在物理界,目前通常來說只有電磁波,沒有光,只有可見光。光不是電磁波的一種,電磁波也不是光的一種,光是電磁波中的一部分。確切點說,可見光是波長在400 760nm之間的電磁波,這一範圍的電磁波,能夠被動物眼中的感應蛋白質所接收,從而產生所謂的 光感 也不排除有些人的眼睛能夠接收波長更短 48...

如果發明一種眼鏡,能看見空間中傳播的電磁波。那樣的場景不是很酷炫?!

電磁場分布的線 就是你說的穿來穿去電磁波 是人類為了方便分析問題畫出來的虛擬線,最著名的就是對應於可見光的 光線 可誰能看到過 光線 同樣的道理,人眼作為乙個成像系統,即便成像光譜從380 780擴充套件到更廣的範圍了,人能看到的依舊不是 電磁場線 而是電磁波被聚焦到視網膜上的那個實像。 我們這樣計...

價值觀對於個人而言需不需要一種對錯的判斷?

天津子謙 題主的問題與補充內容,我認為不是一回事。中中國人被與論評價成惡人的說法,你認同嗎?有這麼一說嗎?純無稽之談!有人說你好,別人不一定認同。反之亦然。價值觀這詞,有點爛乎乎的。時人常把 三觀 掛在嘴上,標榜自己多有素養似的。裝唄!當對事物必須抉擇時,你對得失 損益 利弊等的權衡態度,就是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