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視覺能感受到的可見光波段是現在的頻率而不是其他範圍?

時間 2021-05-06 08:05:55

1樓:NikolaTesla

眼睛是在水裡進化出來的。水中可見光能量最強。紫外線會破壞化學鍵。紅外線能加熱水分子被水吸收。可見光波長100奈米。感光蛋白質的大小可能也在100奈米左右。

2樓:嚎嚎周

通俗說就是生命起源於海水中,而可見光(380-760)在水中的傳導性好。所以對早期生命影響最大的電磁波就是可見光,自然人類只能看到可見光。

關於光為什麼是電磁波,請見我另乙個回答http://www.

3樓:野合菌

不認同之前絕大多數答案。

畢竟就算是在沒有Sunny的深海,很多生物也是賴以可見光生存的。

(上圖為安康魚,利用生物螢光吸引獵物的深海生物。)電磁波被生物探測有兩個大前提:

1、電磁波被吸收,並轉換為其他可處理的訊號。

2、在此基礎之上,訊號接收裝置在一定時間段內可以持續工作。

作為一大坨有機物,在以上前提都滿足的情況下,我們生命體探測電磁波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利用有機色素了。利用有機色素吸收電磁輻射產生電效應,生命體可以把光訊號轉換為神經電訊號,再進一步被神經網路識別。這是最有有效的訊號接收訊號處理手段。

對於絕大多數有機色素來說,電磁輻射高於可見光頻率會導致化學鍵被破壞,而電磁輻射低於可見光頻率產生的是熱效應而不是電效應。而在10^-7m這個波長範圍內,有機色素既能產生足夠的電訊號,又能長期穩定存在。

歸根到底,我們作為碳基生物而存在才是可見光範圍在100nm級的根本原因。

4樓:貓王

其實很簡單,你注意地球上絕大部分的有機分子,其吸收光子發生躍遷的能量範圍都在可見光。這是由於分子的電子態能級只能允許吸收這些光子,從而產生光電流,激發視覺。

這個能級範圍可不是隨便定的,而進化在其中只是次要作用,做了小範圍的修正而已。基於生物體必須使用有機分子作為感光單元,這就決定了太紅太藍都不行。太紅的,分子結構要很大,或者很特別;太藍的,可能直接破壞分子鍵,或引發其他化學反應。

當然,Sunny成分也是有一定作用,會影響到進化,比如感光細胞多向可見區的藍邊或者紅邊移動一點。但因為可見光區對應的光強最強,所以何必捨近求遠?

5樓:房小小小小小陽

先挖個坑,等有時間再答,終於涉及到我的專業領域了,提前說下,與眼睛的錐形細胞結構有關,不同生物的錐形細胞結構決定了接受光的波段不同。

6樓:曹粲

是進化的結果。主要原因是太Sunny的光譜和水分子的吸收。

我覺得,必須強調一點,所有生命的起源是在水裡。最早進化出眼睛的生物,必須適應它們所在的水生環境,(想象下,你是乙隻小小小小魚,不對,是生活在寒武紀的更低等的原始水生動物),所以不能只考慮太Sunny譜,還要結合水分子的吸收譜。

下圖是太Sunny譜:(Sunlight)

下圖是水分子的吸收譜:(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by water),反過來就是水的透射譜。

為什麼人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識,感受不到其他人的意識?

複雜點 我的思維被我用文字表達出來傳送到你的手機 被你的眼睛捕捉進入你的思維引起你的反應 我的思維不表達你就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所以我建議人要有一種普遍意識不要覺得自己是最特別的那乙個漫漫宇宙渺小地球億萬生靈 真要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有這自信你可以從事一行業做到頂級再回過頭來自我膨脹 冰笛 這是因為感受...

如果人類可見光的光譜增加,會發生什麼事

jack zhang 增加紅外波段 1.會能暗中視物,能夠看出來很多隱藏的動物。2.能夠看出來水燙不燙,東西燙不燙。3.能夠作為半透明衣物的材料變多。增加紫外波段 1.能夠看到很多動物的痕跡了,比如老鼠的尿液痕跡。2.鳥的毛色看起來會有很大的不同。3.物體的顏色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增加到x光波段也很難...

人類如何才能感受到別的物種的感覺呢?

橫山老屍 感受 這個詞,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指 生物個體對自然環境對肌體刺激所產生的主觀意識,個體的不同 接受的刺激不同 個體生活經歷的不同等諸多因素,會導致每個個體對客觀世界的 感受 截然不同。人類無法真正意義上的了解宇宙,人類只能在哲學範疇對客觀宇宙進行理解,這也是牛頓為他包含了構建現代物理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