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分析問題總用一些高深的辯論名詞分析是不是裝逼?

時間 2021-05-31 23:49:00

1樓:

講這些的時候實際上是引入了一些理論的東西。

模擬一下

小孩子問媽媽為什麼飛機能飛啊?

媽媽講公升力,講伯努利原理。

小孩子不懂。媽媽你講的這些太高深了,跟我裝逼呢吧。

爸爸問媽媽為什麼飛機能飛啊?媽媽還是講這些但是爸爸就能懂。

公升力做個名詞解釋就是向上的力,給小孩子講完了小孩子還是不懂,那為什麼會有向上的力啊?

發現沒,每乙個高深的詞背後都有很多這個詞以外的東西,就是為著個交流的效率。應然與實然,概念是什麼,怎麼區分,區分的目的是什麼,再到具體語境下這個問題裡我們為什麼要聊應然與實然。

說到了這個,就表明在對方眼裡,這背後的一系列東西你都應該是懂的。

不然飛機應該從壓力和壓強開始講,再不懂就從什麼是力開始講。願意講的會花時間給你科普,不願意講的就不理你了。

如果覺得提這些東西是裝逼,最明顯的就是表明你並不知道對方期望你知道的這一系列東西。或者說你覺得每次提到公升力都要講一遍什麼是力嗎?

簡而言之,你辜負了對方的信任。/doge臉

2樓:熱愛生活肖紗碧

真不算裝逼,應然實然都不懂的話

未免有點缺乏常識了

不是您倒是告訴我應該是這樣的,簡稱應然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地方嗎?還有如果不說,前提缺失,您認為有什麼更加簡單的詞句來形容嗎?就有點類似

「啊,你們中中國人說話好深奧,本來很明確的意思,非要用成語嗎?」

的感覺繼續延伸,反過來要問了

什麼時候就一定得用這些詞語了?就算哪怕他真的很高深,但是也不妨礙題主把

「您方缺失性比較」說成「您方在比較的時候缺少了另一邊,找同樣的邏輯我放也可以在比較的時候缺少您方立場,所以這種比較是不成立的」

把「您方小前提錯誤」說成。。。。嘶。。。小前提錯誤怎麼用人人都懂的邏輯來說啊。。。算了過

總歸這是沒有限制的,題主想說明白說通俗易懂點是不會有人覺得不對的。但同樣,這些所謂「高深」的詞語也只是大家比較時間效率表述效果而得出的更優選項,就像絕大多數中中國人主食都是中餐,但也不是只能吃中餐,你也可以吃麵包。中餐只是在這個環境下人民通過比較成本效率獲得難度得出的最優選項而已,如果換乙個環境,比方說西方世界公尺飯或者饅頭埋起來更加困難,更加貴。

那麼選擇吃麵包,就是乙個更優選項。但換到辯論語境當中在觀眾是大學辯手或者教師群體的時候,使用應然實然前提缺失是沒有理解上的難度的。但如果觀眾是並不具備很高的知識儲備,或者說中學生,高中生的時候。

應然實然前提缺失,缺失性比較,就不太合適了。這個情況下,題主所提出所認為的把它說明白反倒是更加優的一種選項。

3樓:周勛

很多前輩都說了不是裝逼了,其實關鍵是,用這些詞的人,有些是裝逼,有些是有能耐。

但是,如何區分呢?

其實很簡單,當你對他表示你聽不懂時,

裝逼的要麼罵你,要麼越解釋你越不懂。

有能耐的,至少能讓你明白你錯在哪。

4樓:我愛吃吃吃

不是,這些名詞不高深。

實然就是實際上怎麼樣,應然就是應該如何,很好理解吧。前提缺失就是說A成立必須在B成立的情況下才能成立,B是A的前提,在不知道B是否成立的情況下就預設A成立,就是前提缺失。

使用精簡名詞的作用是減少麻煩,打那麼多字挺煩的。而且這些詞都是很常見的詞,一些容易有分歧的詞語,就應該稍微解釋了。

但是,不可否認,有些人會看不懂。但是,有些東西,本來就是寫給能看懂的人看的。看不懂,還不問,還覺得別人裝逼。

那........開心就好,反正也不是寫給你看的。無所謂啦~

考研面試怎麼回答問題會更好一些?

中公教育 林林 01回答有邏輯有條理 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考生在回覆的過程中有兩點需要關注 第一,對提出的問題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想當然地胡說八道,要把你的思考過程 邏輯分析表述出來,從某種程度上說,導師看重的不是你答案的對錯,而是你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第二,在口頭表達上盡量簡潔明瞭,要運...

為什麼這上面的一些人,能那麼多的回答問題,給別人提供意見,指點人生?

向晚不晚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每個人到了關乎自己的時候,問題就看不清楚了,但是看別人問題時候似乎都比較清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胡思亂想的人 我自己來回答這個答案,因為好為人師。上班人忙都忙不過來,有空沒事就回答問題?誰三四十歲整天趴電腦上給別人意見建議。誰整天上班下班路上然後買菜做飯...

知乎喜歡用故事來回答問題的現象好不好?

我認為,不用考慮這種現象好不好,知乎也沒法控制答題人怎麼答。最關鍵的是看回答的人要有批判的思維,會解讀別人故事的核心。例如戀愛的問題,回答的人舉例子只是拿自己知道的故事說事,不可能窮盡社會百態,你看問題的人千萬別 聽了乙個吸引眼球的故事,就覺得所有戀愛都被乙個故事說穿了道理 乙個故事告訴的你是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