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是幫助人們實現目的的,目的實現後行為就意味著沒價值了,就得必須停止嗎?

時間 2021-05-31 17:10:21

1樓:迷茫的人

行為是幫助人們實現目的的。也就意味著行為的幫助性是在目的實現之前,目的實現之後就沒有了這一幫助性,所以目的實現後行為就可以終止。

2樓:古月寒

不是必須要停止的,停止與否的決定權在你手上,即便這件事情沒有價值,你仍可以繼續做。

當然,人一般不會做沒有價值的事,如果堅持做,說明它對你還是有某種意義上的價值的。

3樓:

孩子的愛情的結晶,生孩子從某些理論上說是為了維繫愛情的穩定,養孩子自然就是愛情的一道過程,

倘若有一天感情破裂了,分道揚鑣,孩子難道就不養啦?就該讓孩子自生自滅?

養孩子是乙個行為,哪怕已經沒有當初最終的維繫愛情的原因在裡面了,又會有很多新的目的誕生出來,盼著孩子長大成家立業……

哪怕這些直觀的目的都沒有了,在情感上也是乙個依託。。

4樓:奈何之成

行為是實現目的的方式,有效的行為有利於目的的實現。但並不意味著目的實現之後行為沒有價值。目的實現之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處於運動變化之中的,需要後續的行為來維持目的實現的狀態。

舉個簡單的例子,通過不懈努力追到物件,追到之後你就不對她好,不像她表達愛意你感覺她還會繼續和你談嗎,你感覺追到手之後,你的行為就可以停止嗎,當然不排除有其他例子來反駁。

5樓:小朱班納

問得很抽象。我嘗試舉個例子吧——寫作。

寫作是乙個行為,目的是表達內心想法,幫助他人。下面把寫作套進你的問題裡面:

表達完想法,不寫了,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往往有很多的想法,不可能通過一次兩次的寫作就能表達完。

所以我建議你先仔細思考清楚,你的目的是不是不可持續的?我認為可持續的目的能發揮更多的價值,建議往可持續的目的轉化。

助人為樂的目的是「助人」還是「為樂」?

騎著烏龜上高速 有太多時刻,我們以為幫助別人,是一種施予。其實你並不知道,幫助別人,是一種收穫。收穫乙份喜悅,收穫乙份好心情,收穫乙份難得的滿足和開心。其實,我們每個人活著,都希望找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而唯有在幫助別人時,它們才能被更好地體現出來。不知你是否發現,有許多時刻,我們選擇去做好人好事,並沒...

助人為樂的目的是利他還是利己?

簡單來說就是 助人是利他,為樂是利己 從基因 生物學角度來看,動機肯定是利己的。從文化 道德 社會 文明角度來看,動機可能是利他的。 你就沒考慮過這兩者其實是並存的?有句話叫做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有個效應叫做 馬太效應 這世間其實是幸運和幸運吸引的,反過來也還有 禍不單行 的說法。出於無私的動...

驅使行為的是原因還是目的?

小黑不惡 所有的行為都有其目的,而驅使行為的從來就是慾望!大部分人上班是為了活著這一慾望,一部分為了興趣,然而無論為了什麼,通過一層一層解剖過後,呈現出來的根源在於慾望!人根本很難做到絕對無欲無求,因為每乙份追求都是欲,連追求無欲無求本身都是一種慾望。人因慾望而活著,又因慾望而死。原因,往往都是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