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智慧型化,自動化嗎?

時間 2021-05-31 01:18:24

1樓:乙隻物聯網鯨魚

科技創新,是一次解放勞動力的過程。最起碼目前的發展趨勢是向著智慧型化方向走的。

物流倉儲就是是乙個由人工到智慧型的過程

物流倉儲經歷了:人工、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型化這四個階段。

1. 人工時代:由人完成貨物的搬運、上架、分揀等各種作業。

2. 機械時代:由吊車、公升降機等大量機械車輛裝置執行。

3. 自動時代:在機械化基礎上,使用自動引導小車(AGV),由搬運機械人進行自動識別,自動分揀搬運貨物。

4. 智慧型時代:在自動化基礎上,結合數位化。通過物聯網技術對貨物資訊進行採集處理,由雲端分析並發出指令,實現無人作業。

智慧型化倉庫管理長什麼樣?

運用自動化搬運裝置對高層貨架進行處理的立體倉庫。通過作業設定控制面板進行任務下發和AGV任務下發。

由輸送機入庫,堆垛機完成貨物的上架。再由AGV機械人結合WMS倉庫管理系統,借助MES資訊化管理平台,進行高效、靈活的搬運工作

智慧型化的優勢

通過物聯網以及感測器對貨物屬性、溫度、等資訊進行實時採集與分析,提供針對性的指令操作。從入庫到出庫全流程可視,實現對貨物的遠端感知與操控,雲端可以形成三維數字服務以及倉庫管理策略定製等更深層次的能力,同時支援倉儲管理、訂單管理、運輸管理多個系統協同執行,優化了成本,提高效能。成為「倉儲——分揀——配送」一站式服務。

由此可見,自動化裝置如同四肢一樣,而數位化的運營系統相當於大腦,流程視覺化則助力理清脈絡。幫助管理人員「足不出戶」掌握倉庫全流程,實現了視覺化、精細化監管。

全域性掌控節省成本

線上工作流程加快了事務處理週期,平均出入庫節省67%~83%的時間;人力成本減少30%,車輛成本減少20%,運營成本大大降低。

大勢所趨

隨著新基建和數位化技術的成熟,智慧型工廠聞風突起,物流作為其下游環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倉儲物流行業向著智慧型化轉型迫在眉睫。

構建先進 2D 和 3D 視覺化所需要的一切

2樓:問題兒童

我想題主必定是某個所謂「普通」倉庫的骨幹人員,才會有此一問。在此僅從自己的理解並嘗試回答這個問題:

倉儲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①從倉庫作業內部的裝置實施來看:從純人工時代到動力車、傳送帶、叉車、舉重裝置等機械化時代,到手持終端、倉庫管理系統、自動訪問系統、自動導引車、堆垛機、貨到人和機械人等自動化設施裝置應用的自動化時代,到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的智慧型化時代,接下來到來的時代,誰也無法做出準確預判,所以,倉庫內部設施裝置的智慧型化、自動化只是乙個發展階段,等虛擬實境和深度學習真的商業化應用後,會不會進化出虛擬倉庫或者超級倉庫,拭目以待吧。

②從組織管理形態來講:隨著作業方式的改變,系統和裝置的管理、運營維護會逐漸成為倉庫組織管理重心。當然,現場作業管理依然是主要的場景,只不過是通過裝置設施來進行管理。

③從倉庫功能來講:依然是儲存、流通加工為主。就算是超級倉庫(雛形可見廣東惠陽菜鳥倉)和細胞倉庫(嵌入海綿城市中的倉庫,用模組化的思路進行建造,可移動,現在的技術和演算法能夠是細胞較為合理地分布在需要的地方,節約配送成本,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移動倉庫(亞馬遜的城市飛艇-「空載物流中心」),從服務上滿足即需即用,即用即走的服務要求,但並未改變我們對倉庫功能的定義。

④從商業運作角度,倉儲空間供給的結構性失衡比較突出,中小微企業零散化、碎片化、彈性化倉儲使用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通過共享經濟和資訊科技釋放大部分閒置的倉庫空間來滿足這些需求,應該會是主流趨勢。

我想,以上已經順便解答了,為何所謂「普通倉庫」得已生存的原因了。

3樓:冷修塵

我覺得會和整體的物流發展趨勢一致——未來將會是小而美+綜合強的兩極分化,即效率至上+資源集中兩種發展方向。

所以,lz所謂的自動化智慧型化,從投出產出比來看,更適合於後者,但不代表前者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前提是倉庫本身的業務屬性和規模是否支援高階投入。

4樓:南京學思

普通倉庫有沒有什麼可以簡單創新的地方?

這才是題主的核心問題。

倉庫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智慧型化,自動化的。總趨勢上的確是這麼發展。但是具體的工作生活和趨勢還是有所偏差的。

智慧型化和自動化並沒有深刻浸潤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否認經歷了曲折但不可逆的發展之後,智慧型化和自動化最終將成為主流。也不能否認,現在正處在曲折中。

普通倉庫在很多方面還是比不成熟的智慧型化倉庫更可靠、更節省成本。

好,回到核心問題「普通倉庫有沒有什麼可以簡單創新的地方?」,這個問題換成「普通倉庫如何變得更智慧型,更自動?」會更好著墨回答。

要更智慧型,就得讓倉庫有記憶。曾經手抄筆錄階段的倉庫也是有記憶的。查查過往的各種單據就可以了。

如果用軟體替代手抄筆錄,就可以節省大量搜尋查詢的時間一些重複的倉庫管理操作可以製作成類似巨集程式的一條條指令。這樣日後操作時,就可以精確到達每乙個工位。

看起來很簡單的操作,其實就是智慧型化大勢當中的一小步,就在這樣類似的步伐當中慢慢前行,最終會達到那個目的地的。

5樓:肖竹子

你的問題描述很長,可以認為你想問兩個問題:

1.倉庫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智慧型化,自動化嗎?

總的來說,同意勺子,倉庫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智慧型化、自動化,這是效率提公升的必然要求。參觀過一些倉庫,有全自動的,也有比較基本的堆垛+叉車式的。倉庫有很多種,可以分為生產倉庫和流通倉庫,你的描述主體為倉儲物流企業,那麼我們就基本限定在流通倉庫,即那些為產成品儲運而生的倉庫。

大規模的配送中心是必須要實現智慧型化、自動化的,他們往往更接近最終消費者=人口多=地價高=集約化=高度自動化和智慧型化,但是國內目前配送中心都是自建的?不對請指正。越往下面的渠道功能自然也越初始。

2.對於普通倉庫有沒有什麼可以簡單創新的地方以提高倉庫的利用率?

這個普通倉庫有多普通?簡單創新要多簡單?只能泛泛而談了。

倉庫內外部布局合理化。包括優化貨物的碼放方式,使用更省空間的貨架;按照使用頻率來擺放,即ABC分類法,優化動線,節省分揀成本;整體作業路線規劃,U型(出入口在同一邊)還是I型(出入口在兩側),還是為了走更少的路幹更多的事兒。還有就是建立彈性,一方面是為了未來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為了應對季節性的需求變化,比如雙十一。

加科技。WMS不知道算不算你說的智慧型化自動化,我覺得不算。還可以應用條碼技術,比如RFID。

6樓:

同意樓上回答的,不同型別倉庫需求不同。

我個人覺得相比全自動化倉庫,半自動化(機器協助人工操作)的倉庫反而會相對來說現階段效率更高。

另外也要看倉庫內包裝機器的發展,很多人會把這一塊忽略掉。這一塊開發好,也可以省出不少錢。

當然如果以後高階機械人開發出來可以完全替代人類,基本社會就全智慧型化了。

7樓:

趨勢肯定是。

但是,能滿足基本需求的儲存服務,長期都會被需要,不一定必須是機械化、智慧型化的「高階倉」。忽略頭部客戶的需求,我們會發現,倉庫的基本服務模式——儲存、包裝加工和運輸交付,是乙個長尾市場,有無數的小微企業需要這種基本型的倉儲服務。現階段,相較於「高科技」,「好用」可能更重要。

跟零售業態很相似,大夏天買一瓶水,不會刻意去 3 公里外的超級大賣場排隊買,也不會非要找一家無人便利店買,就近買才是正常的決定。

剛才說基本型倉儲服務,這個長尾市場能被滿足的前提是:

1、供給要足夠的豐富;

2、服務容易獲取。

這才是真正的挑戰。目前為止,還沒見到那家公司做出很好的嘗試。

將來可能沒有什麼「高階倉」、「低端倉」的說法,更多會是功能性的定義。

「普通倉庫」,與其考慮提高倉儲利用率(這是機械化智慧型化才能達到的,跟問題的預設相悖),不如考慮客戶結構和另乙個重要指標:非租金收入和租金收入的比率。這個比率越高越好。

智慧型化和自動化的區別在哪?

虎王 舉例說明 某企業建設了一條全自動流水 線,用來生產某種產品。原計畫三年收回 成本。但一年半以後產品賣不動了。而產線轉產卻非常麻煩一一這是條自動化 產線,卻不能稱為智慧型化產線。因為智慧型 化產線需要應對產品種類的變化。 向陽之言 印象中好像看到過類似的抖機靈。自動化 你告訴機械人,做飯要先把公...

工業自動化未來發展趨勢及我國將達到的水平?

Yesir 沒有趨勢一說,工業自動化是必然迭代的過程,未來5G和6G的物聯網,消費資料和工業資料融合生產 但中國還路漫漫其修遠兮 因為工業自動化必須依靠長時間的研發積累,不僅是資本,且需要時間。20年後再看。 X先生 小智 表面風光,實則扎心的製造業 一些事實 製造業作為國家建設基石,其地位是不可撼...

高度自動化 智慧型化的未來世界,什麼樣的體制可以確保普通人類不被邊緣化?

華族 將普通人都改造成機械人 這個方案恐怕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相對於資本家來說,改造人是沒有強ai機械人好使的。前者是有自由意志的,沒有後者聽話。而且更加關鍵的是,憑什麼幫你改造?要知道,改造不可能是免費的。待續依然安利我寫的這篇故事,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s www. 已登出 沒有體制可以 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