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在做品牌,老闆突然加了轉化的KPI,各位大佬有沒有什麼好想法 好主意可以教一下嗎?

時間 2021-05-11 17:42:26

1樓:野區溫柔鬼

品牌轉化這東西,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如果說前期的品牌建設是鋪墊,那最後的品牌轉化,或者更直白一點說,變現,就是不能明說的終極目的。

在精準投放廣告的基礎上可以考慮一些平台的廣撒網,利用大資料找到媒介平台和品牌最契合的點,以此吸引目標受眾。

2樓:馬路天使

PR人士,經常會聽到客戶跟我們提品牌轉化。

我們經常選擇的一種方式是和各大平台的KOL合作,通過他們的影響力和粉絲號召力來帶貨。

舉個例子,比如你想賣一件化妝品,可以和美妝博主談合作,在TA的VLOG或者其他推文裡很軟地植入品牌,再加上購買渠道。

3樓:誓言散落

不知道題主公司目前在品牌建設和轉化率的投入比例是什麼樣的。

品牌建設是比較需要前期漫長積累的;如果目前在這方面已經比較成熟了,可以短期內在roi上集中發力,即時效果會比較顯著。不過品牌建設不能扔下,仍然需要持續投入,維持品牌調性。

4樓:念舊

其實可以做到的,換個打法嘛。方法

一、就是在你們活動中分階段,每個階段乙個目標,比如第一階段品牌宣傳,第二階段效果轉化(效果轉化是可以分層的)。方法

二、借助人物品牌(大IP),既做了品牌還進行了效果的轉化。

5樓:上世為你清歡

也要看題主做的是什麼品類的產品。

如果是快消品,那麼很有可能,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銷售額是回頭客貢獻的,也就是那些對你的品牌認知度比較高的消費者(當然,耐用品另說啊~)。

如果是這樣,那麼不妨把轉化重點放在他們身上,挖掘一下品牌已有的粉絲的購買力。

6樓:向光而行

這應該是品牌營銷的痛點所在了。針對此問題我的建議是通過軟文化進行營銷。

軟硬營銷的不同就在於前者讓顧客在心理上主動地認同你的產品形象。而硬文化營銷是品牌廠商用高頻率的廣告來迫使顧客認同你的產品形象。

但是要深知的是心理的認知和視覺認知的效果會產生產品依賴度的問題。

7樓:男巫殭屍島

簡單來說就是,由品牌因素,成功轉化為消費或者目標客戶行為的概率。

如果你是做電商的,那你就按照店鋪成交人數,關注人數,計算出該品牌從訪問到成交的購買轉化交果…。

由此你就可以去推算當天的,當月的。你店裡的轉化率啦~

8樓:烟花雨季

其實我覺得兩者並不衝突。很多人很迷信所謂的「精準投放」。但對很多品類來說,真正大頭的銷售額來自於品牌的忠實顧客。阿迪就曾用計量經濟學模型算出,60%以上的消費額來自老客。

所以如果題主能夠確認自己的產品也屬於這一類的話,完全可以繼續在品牌認知上發力~

9樓:初曉

可以從控制kol輸出內容的時間和比例來找找思路。

先營造乙個白富美人設的kol, 只做單純的分享,順便表達自己對品牌的偏愛,吸引一波固定的粉絲群體。後期人設成熟,再適當加入帶貨內容,比例可以控制再10%以內,保持比較隨意的感覺。

這應該算是乙個兼顧roi和品牌調性的思路。

10樓:不在山間

其實很簡單,從品牌認知到品牌聲譽再到真實效果轉化,這其實是乙個正向的過程,讓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乙個結果量化的依據,每個環節都必不可少。

在實操的過程當中,需要有技巧的尋找轉化的依據。

11樓:借個擁抱

其實品牌宣傳和kpi轉化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好的品牌宣傳自然而然就可以帶來好的業績效果。

現在很注重大資料和企業文化的發展,其實可以從這裡入手,挖掘企業與品牌的文化潛力,讓大眾對優質文化的認同感,然後願意為文化消費。

感覺一直在做夢怎麼辦?

解夢雜貨鋪周公 姑娘,你輕度抑鬱了吧?試著排解下自己的情緒,一定要把心裡的想法說給朋友聽,實在找不到人傾訴,找老師也可以,再不行找個陌生人傾訴也好。不要把情緒憋在心裡,你還沒有化解內心情緒的大智慧型。佛之所以高於世人,是因為佛能化解掉自己的內心情緒,做到心無掛礙,而這種化解的能力就是佛法所說的大智慧...

易到為什麼一直在做充返?

感覺快垮了,在圈錢,腦抽衝了三百,想退錢,結果一直沒有反應,說的3到10個工作日聯絡你,3到21個工作日退款,然後客服只會打這一段話,然後說親給你加急處理了,21個工作日,搞笑吧,這是加慢吧 Quincy 在去年的時候,易到重返最大的力度是返100 那個時候充了200返了200,到現在還剩20多塊錢...

突然發現一直在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十分認可的,怎麼擺脫這種情況?這又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Bingle冰歌 這個 突然發現 其實在我們最初做決定的時候就開始有疑惑的。在當時,可能出於某些別的原因,而做了來自非 自己內心的選擇 的決定。當我們重新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情的發展,預期結果愈發明了 我們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在乙個錯誤的方向上前行。這應該是很正常的心理歷程吧,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