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國貢獻了如此多的知識精英,卻在國家決策上面如此愚蠢,捲入了兩場打不贏的世界大戰?

時間 2021-05-29 23:06:47

1樓:積極樂觀勤勞勇敢

我覺得二戰不是沒可能贏,二戰德國也只不過想恢復神羅地盤而已,只不過德國懟不過美國蘇聯英國,關鍵是誰能頂得住英美蘇圍毆啊???

2樓:劉化搴

正因為德國的精英多,德國才有剛性的需求,為這些精英創辦的企業開拓市場。因此同英法俄爭奪勢力範圍是必然的。

一戰錯在西攻東守的方案本身就不可行;而二戰,錯在德國海軍極度的迂腐和業餘,以及堂堂德國空軍、義大利空軍兩支空軍,在區區地中海這麼個小海浬,愣是消滅不了英國地中海艦隊。同樣的活讓日本人幹,1個月內100%解決戰鬥,德國空軍和義大利空軍打了幾年愣是沒搞定,這也是夠迷的。

3樓:

一戰,德國是被動捲入的。

二戰,看看二戰前6年內,看看題目中所說這些諾貝爾獎得主,看看各大前途無限的優秀醫生、大學教授,其中有多少被納粹判為猶太人直接殺害,有多少被納粹判為猶太人、共產黨及其同情者而被迫流亡到英美。二戰前納粹的「精英」就不是題主所說的這種精英,而是能煽動、能忽悠民眾送死的「精英」,納粹一直在殺精英、給英美是送精英,這些題主所說的精英又能怎麼樣呢,保住一條命就不錯了。

4樓:erickidd

因為德國,或者說普魯士。它建立的基礎就是軍事國家,自打腓特烈二世就希望用軍事解決一切問題,而國家的一切政治生活都是微軍隊服務,所以德國其實更像是軍隊而不是國家。它在十八十九世紀還能憑藉組織,軍事思想優勢和塊大而無視外部影響,國際環境去碾別人,到了二十世紀還這麼幹就是落後時代了,外交上就是能打的絕不談。

況且他建國初期朝野舊有一種思想,就是德意志必須靠擴張來獲得安全,擴張是它的最終追求,所以說一戰這種莫名其妙的爛攤子才會急著下場謀求擴張機會。你要說德二還能憑藉塊大打兩線,最後被內外交患耗死,德三時候已經是實力削弱的肯定贏不了了,能拖到45年才垮,已經是極限操作了。

簡而言之,就是舊德意志從軍事中來,又從軍事中死

5樓:HMS Glowworm

一戰德國加入一戰的原因希望用愛國主義來轉嫁國內的階級矛盾,順便把英國拉下來自己上去。(沒想到義大利反水玩脫了)(事實上資產階級都喜歡這麼幹)

二戰才是德國發起的,發起原因很簡單:經濟不行了,不搶就要死。

個人以為不進世界大戰德國只能更慘。

6樓:「已登出」

在2023年革命裡,參與法蘭克福議會的830名議員中,僅在各類學校中有教職者就有106人,法律界人士223人,作家43人,醫生18人。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乙個知識界人士和中產階級佔絕對主體的議會。以至於當時的人稱之為「紳士議會」。

題幹中隱含了這樣的前提:在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德國知識菁英與政治是脫節的。但是,事實很明顯:

德國的知識精英在19-20世紀的德國政治史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和現代德國政治史程序密切相關。德國民族主義的興起原本就是由知識界和中產階級所帶起的。說的誇張一些:

在某種程度上德國知識菁英需要為德國的右轉和納粹化負責。直到現代,圍繞對納粹德國的評價問題,依然能在德國知識界掀起巨浪。

應該反過來問這個問題:德國的知識菁英在19-20世紀的德國政治史裡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本問題的錯誤太明顯,沒法細說。直接開書單吧:

7樓:只愛我的那個她

如果中國也拿了五分之一的諾貝爾獎、三分之一的化學獎,量子力學也誕生在中國,社會主義起源於中國,人類重要的理論成果都出自中國,我們有黑格爾、馬克思、愛因斯坦、貝多芬、莫扎特、歌德、弗洛伊德等等無數偉大的歷史名人,估計我們也會民族自豪感爆棚。

但問題是,歐盟、俄羅斯、美國在統治這個世界,我們這樣乙個偉大的民族難道不想著發動一場戰爭挑戰一下老牌國家?

但問題是,外蒙古、外興安嶺、台灣都未回歸,我們這樣乙個偉大的民族難道不想發動一場大戰奪回屬於我們自己的領土?

8樓:葉揚 獨眼

不能從結果推論,他們有必勝條件才動手,和被動參戰國不一樣。

這兩場戰爭都有他們必須打而且自認能穩贏的前期階段。

另外,兩場戰爭互相牽扯,由於一戰的敗局,導致德國一定會發起或捲入二戰。

開戰後也一度節節贏了,但隨著戰期的加長和一些政治上的意外,尤其是預設盟友的不濟和背叛,以及一些預設中立者的參戰,加上天氣和戰期、戰線過長,導致了最終的敗局。

這個過程比較像在賭桌邊上坐得越久就越會以敗局告終。一開始的輸家選擇硬扛,直到拖垮贏家。這並不能說明贏家蠢……只是他陷入了實在無法脫身的僵局。

9樓:ka ka

好吧。第一次見到笑別人沒有奪冠的。 德國的戰略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你說後期為什麼沒贏? 當年如果能預見到需要兩線作戰, 還有美國?

你說說蘇聯為何也垮了?沒有預見到資源供給跟不上美國,也是愚蠢?

為什麼國家政策那麼愚蠢? 你覺得還有比火星政策更愚蠢的玩意兒嘛?

10樓:裡泰白

從「捲入」兩個字上就看出你們是多麼低估德國!這,是近代世界已知歷史中里唯一乙個敢於「發動」世界大戰的國家/民族,他們或他們領導的目標,是統治(或非統一)全世界!這是歷史、這是事實、這是真實存在過的事情!

僅此一點,說明該國家或民族,是有多麼大(或稱雄偉)的野心!而且他們將此付諸實踐!

而日本、公尺國、腐國那種,只會在動漫電影裡YY一些表面上拯救或毀滅地球,領導人類,而實際上用他們的話說——Never Existed的故事來自尊自大的國家,與德國相比,是多麼可笑!

中國古語一句足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後面的我真不想多說,第一,我真說不了什麼;第二,我真覺得沒必要說了。

看看現實就夠了

11樓:

正是因為有實力,才敢打仗。而且需要注意,一戰並不是德國主動挑起的。而是歐洲各個帝國一系列矛盾導致,而德國的參戰讓英法坐不住了,所以平衡瞬間崩塌之後變成了世界大戰。

二戰是作為對一戰各種施加在德國身上條約的報復。再加上希特拉的癲狂想法。最後開弓沒有回頭箭,只好一路打下去了

12樓:吳斌

樓上幾位說的很精彩,但是我覺得有點跑題。

德國的科技實力確實非常突出,二戰前是世界科技的中心。不過,有個問題是德國的開放程度不夠,德國的合作聯盟意識不夠。這可能與德中國人非常嚴謹的個性有關,因為開放合作,要求容納千奇百怪不同的個體,一種非常嚴謹的文化,要求大家都協調一致,是很難容納太多不一樣的個體的,因為那樣難以協調。

而這種過高的一致性要求會壓抑很多個人化的訴求(比如個人生活享受的權利),同時,這種文化,也容易造成偏執,一旦高層走偏,整體就會走偏,其實日本的文化也有類似的問題,他們正好在二戰中爆發,碰到了一起。

英帝國的淪落,原因太多,樓上說的似乎片面了一點。

德國最近這些年發展很快,在各方面都進步很大,包括足球,連美國都在研究德國的創新實力可能超過美國。我覺得乙個重要原因就是德國這1,2十年開放程度大幅提高,包括移民政策等。

13樓:子玄

戰爭的目的在於重新分配資源,但是戰爭卻必定出現輸家與贏家,從而無法實現平均分配資源,然後繼續戰爭迴圈往復。德國不打日本也會打,歸根到底便是經濟與民主政治發展不平衡必然出現的問題。

14樓:張大仙

這與國家決策有什麼關係,只是乙個國家的野心當然要與實力成正比。他們只是做了當時對國家最有利的決定。如果真的要說國家決策失敗這兩個隊友才是真的毀一生吧。

15樓:

所謂的打贏打不贏只不過是對結果的評價,我只知道當初美中國人可是吧德中國人當做是從外星來的人。樓主不知道二戰法國是怎麼被滅的吧

16樓:

我個人比較討厭事後諸葛亮的人,對於那個精英德國,他沒有敗給對手,而是敗給了不斷龐大的野心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方向。對於德國,對內是輸出嚴謹的科學思想,對外卻輸出不可理喻,或者說是瘋狂的哲學思想。

17樓:Kelvin Li

的確是愚蠢的行為。

個人覺得這完全是路徑依賴,從普魯士崛起,就注定了這個國家的性格。

其實還有更愚蠢的行為就是20年代起,中國的知識精英也大量選擇了我們現在的道路。

原因之一也是路徑依賴------帝國傳統,我們從來不想做乙個巴西式的大國

18樓:正龍

這2場戰爭都是精英階級支援的,如果主流精英階級不支援,是無法發動戰爭的。

不支援的才是非主流。

我們在網上吐槽罵專家學者,但他們才是你所謂的精英階級。

19樓:Justin Liu

希望我今後不用去回答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中國,這個IQ遠高於其他人種的國家,在國家決策上面如此愚蠢,捲入了一場打不贏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20樓:小星

「愚蠢」是從道德角度講的,而知識通常和道德沒關係,精英一般不直接參戰(及時直接也用處不大),並不能完全控制有他人參與的戰爭。

21樓:Joker

希特拉要是不打二戰就沒法對他的黨和人民交代~~當時的世界環境已經把德國逼入絕境,希特拉也是因此而崛起~~所以之後英法對希特拉的一再放任,我估計也是他們覺得之前壓迫得太緊,擔心狗急跳牆所致~~沒想到希特拉果真狗急跳牆了~~

22樓:

這個問法有點不妥,打不贏的戰爭是我們後人的看法,當時的德中國人可能不是這樣認為,而且戰爭初期的形勢對德有利,確定了優勢。戰爭的原因也不是單方面的。一戰後,德國外長在接受《凡爾賽和約》文字時,被規定不得口頭辯論,仍然發言說:

人們要求我們承認我們是戰爭的唯一禍首,我本人要是這樣承認,那就是撒謊。知識精英是在學術上的,政治精英是政治方面,產生知識精英的社會歷史條件不一定就能產生政治精英,而且政治受影響的因素很多,不可預見性更強,也不是僅靠少數人可以左右的,

23樓:Arvin Chan

經濟危機導致走上戰爭之路也有點合理的,就算希特拉有愛因斯坦的智商也不能以一抵百啊?輸了有什麼奇怪?有誰不會犯錯?

刺殺希特拉的人多得是,不過擁護的也不少。希特拉有點低估了盟軍實力。

24樓:

在英法作為世界超強的世界,德國能夠安心做永遠的小弟嗎?你別說德國和日本傻,現在乙個是做了幾十年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乙個是名符其實的歐洲盟主。不打?那就是波蘭和印度啦

25樓:趙一方

先不說一戰是不是德中國人策動的。

當時德國統治集團可能認為發動戰爭可以得到得到切實的利益,從意識形態上,戰勝可以提高德中國人的世界地位,到實際的所謂的拉動經濟。這些都夠成了不壓制動員戰爭的理由。一句話,他們認為能打贏,而且打贏好處多多。

根據普法戰爭和一戰的記錄,德中國人的確能打。

但是,那個是瘋狂而又極端的年代,20世紀初的技術革命使得戰爭的規模呈摩爾定律式的增長。德中國人在普法戰爭以及一戰的經驗,很可能已經不適用於更大規模的全球戰爭,而全球戰爭的勝利在某種程度是資源和管理來決定的,誰能在調動更大規模的資源,誰能更高效地組織管理這些資源將其投入戰場,誰才能打贏那場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發展就體現了當時的趨勢。

很不幸,德中國人恐怕已然停留在區域衝突的地位,因為他們的組織配置資源的能力還沒有到達全球性的地步,相比之下,美國和蘇聯由於天然的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內生出來的調配資源的力量越是到戰爭後期,越能體現出來。而且,顯然,德中國人沒考慮打輸了會是什麼後果,一戰的經驗告訴他們,打輸了最多賠錢,吐出來和法國的爭議區域,估計根本沒仔細考慮過一場代價巨大的世界大戰之後,戰敗國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事實上,能夠貢獻出那麼多知識精英的國家是不可能沒有人考慮過上面的問題的,問題在於,那些真正理解全球戰爭的精英們,在二戰爆發前期,對於國家的決策能夠有多大的發言權?山本五十六能阻止日本向美國宣戰麼,即便他知道最後肯定輸,即便他知道會輸,他能想到日本人在後面幾十年裡裡面連國家防務都要交給美中國人麼?德國的情況很有可能是這樣。

說白了就是,統治階層和精英階層的錯位導致了德中國人捲入了兩場打不贏的世界大戰。

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在那個極端瘋狂擴張的年代,很難意識得到自己在幹蠢事的。

最後補充一句,英美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凱恩斯,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並舉,在任何國家級層面的問題上,都有世界級的專家提供諮詢。而同時期的德國,日本,在經濟學領域,由於是後進國家,這方面非常欠缺,很多決策從更大的角度來看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問題。

不平衡的發展,在應對全球衝突的時候,早晚會吃苦頭的。

當生活中充滿了如此多的苦難和痛苦時,為什麼我們還要堅持 生活是美好的 這一說法呢?

風之境界 不是 生活是美好的 而是 生命是美好的 在生活中的種種喜怒哀樂 悲歡離合之下,潛藏的生命本質始終都是圓滿的,是快樂的。 風捲殘雲 談論人本身,這個有趣性,就會讓我們啼笑皆非。例如,為什麼別人不理解我,和,為什麼我理解別人,對方還不領情?例如,為什麼我哭了,別人說我矯情?例如,為什麼我有時候...

為什麼要求如此高的航天事業仍然有如此多的事故

卡卡羅特 主要是不能量產,不然事故率很快就降低了。這兩天看到個新聞,說華為測試鴻蒙,用一百萬臺手機。不知道真假,取個意思。航天事業就差在這了。 caoglish 邏輯應該是風險高,所以要求高 而不是倒過來要求高,所以風險低。對未知的困難,往往是不確定因素站佔大頭,而人們只能控制確定因素。所謂謀再人,...

為什麼許多德國納粹軍官的顏值如此逆天?

我們電子工程學院拍招生宣傳片也是從外國語和法政學院把校花請來拍的。同理,計算機學院的校草也被經管學院綁去拍招生宣傳片了。 kboy後悔 這個怎麼說呢,除了希特拉所推崇的種族論,雅利安民族至上,圍在元首身邊的都是一些當時德國年輕派,他們很多以前就是貴族出身,家庭基因也在,不缺少美的基因 更何況運動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