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標準追求渺茫的理想還是降低標準接受妥協的幸福?

時間 2021-06-07 03:43:03

1樓:難得聰明

既然現實是個貶義詞,那就不用它;既然理想是個脆弱的褒義詞,那也不用它。那麼問題就是:是走一里路吃螃蟹,還是走一千里吃鮑魚?

2樓:鵲鳴醫

信仰,目標,手段,代價。

信仰不可變。變了你就不是你了。當然,信仰無法具體描述。

可以描述的只能是目標。當你達成了某個目標,你就認為已經達成了某個信仰。比如我信仰自由。

但是自由對個人來說無法定義。比如有人的目標是賺了10個億,他認為這樣就能達到自由了。還有人認為成仙了,就達到自由了。

這10個億和成仙都是目標。

有了目標,然後選擇乙個內耗最少的手段去幹。直奔目標。這樣最直接,內耗最少。

但是存在乙個代價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承擔其付出的代價。如果你願意承擔,那麼OK。

那你最快能達到成功。如果你不願意承擔,你只能更改手段。迂迴的去成功。

所以你所說的問題,出不了這4個方面。選擇是痛苦的。能夠真正的認知自我而去選擇,是為自覺,很難!

3樓:郭強

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切格瓦拉。

在不忘理想的情況下,保持住能托底的幸福,利用各種零碎時間和資源為理想做準備。

追求自己的理想學電影,還是聽家人的話學醫?

貓小白 感覺這就是乙個理想和現實的問題,往往追求理想要比追求現實來的艱難的多,電影是一門藝術需要你不斷去賦予創作,且不說最終你能不能達到那個理想的地方,在這過程中是否能堅持原本的初心都是乙個很大的挑戰。學醫的話,其實相比來說醫生是會比電影工作穩定很多,但是學習路上依舊是艱難的,並且醫生需要很強的信仰...

對於當代青年人追求理想還是面對現實的這個話題,你有什麼看法?

特意來搜這個問題,大家都是來解惑的,我來說說我自己,希望有過來人給點建議 出身農村,家裡條件算是比較差的,父母在之前做生意賠了不少錢,父親也是常年勞累身體不是很好。家裡去年才在縣城買了房子也是,有20年的房貸要還,大家別懷疑縣城房子買了還要還20年,我父母做生意賠錢之後在外地打工,乙個月也就3000...

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狀態是什麼?

一位大v 沒有第一因,也就沒有終極,佛祖對萬物成佛還是不抱希望的。終極理想當然是萬物成佛了。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別看那植物細菌沒有腦子,給他足夠久的時間也是有誕生智慧型的可能。但是誕生了智慧型也就誕生了痛苦,惡業又輪迴了。道阻且躋呀 天下太平 佛法不講追求,只講放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狂心頓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