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學只有法學專業沒有智財權專業?

時間 2021-06-03 09:40:13

1樓:黃大樹

因為智財權是最近才成為熱點。

以前中國在智財權方面是睜隻眼閉隻眼,為發展經濟而且科技沒有國外發達,保護力度很低。立法保護水平低那麼司法保護就不可能高,這種情況下對智財權更多的是理論研究,而不是像其他法學一樣重視。

而且智財權只是民法的乙個部門法,因為科技競爭才發展起來的。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中國科技競爭力提公升上來了,專利申請全球第二,企業研發高產,自然要保護高創企業,打擊山寨企業,進而產業公升級。

這個時候,需求來了,智財權不就被重視了嗎(重要是生源來了,才能開系)。不過這還是一門新學科(幾乎全是移植國外制度,而且現在也不是特別完善),大部分學校都在觀望拉,不過最終還是會開設這一專業的,畢竟是需求很大(對質量要求更高)的朝陽產業。

不過本科本來就是通識教育,這個專業學的和法學專業幾乎沒區別,畢竟要司考,頂多多幾門知產專業課

2樓:Pu Pur

智財權本來就是比較新的專業,加之對於人才要求較高,現有知產人才也是十分緊缺的,有幾所學校之前開辦了知產專業,但傳統法學老師因無理工科背景導致教學質量無法保證,所以幾乎出現專業辦不下去的情況。湘大的智財權專業辦得就比較好了,本科階段採雙學位培養模式(法學+理工科),這樣就能更貼合知產實務對於人才的要求,研究生階段也是大部分接收理工科跨考。按我的理解來,整個知產行業還處在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教第二批人如何吃螃蟹,所以很多學校不是不開知產專業,而是老師都不夠開辦不了

(知產專業小渣渣,如果說的不對,你們就當沒看吧)

3樓:白熊律師

因為本科法學專業需要14門專業課(十年前是,現在不知道了),渣一點的學校一般五六個老師就能教了(刑民商訴訟勞動法理憲法等等);本科很少開知產專業,因為這個專業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工科背景搞專利之類,文科背景弄商標著作之類),所以智財權在國內通常都是研究生的專業了,學校搞乙個碩士學位授予資格,那還是比學士學位複雜很多很多的,所以就少咯。

4樓:

很多大學沒有智財權法專業?沒有就對了。恕我直言,一切在本科階段就細劃分方向的大學,要麼是裝逼,要麼確實是很不錯的學校。

本科教育本來就是通識性教育,只有碩士和博士階段才會有專攻方向。本科階段沒有哪個學校敢只教授學生一部或者幾部法律,都是各項都學點皮毛。否則大四學生考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全部要玩完,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可不管你什麼大學什麼專業的,想考這個就必須要會他所圈定的所有法律知識。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細分專業的學校,開設的課程其實和法學專業的並無二致,只是換了個名字逼格高了一點,最多某些課程講授的更精更深一點,但是本質上和法學專業的同學都是一樣的。

我就是法學專業的,我們學校開設了十幾門核心課程,目前已經上過的有民法,刑法,民訴,刑訴,法理,憲法,婚姻法,商法,稅法……據說還有沒有上。而我問了我在重點法學類高校的同學,他是經濟法專業的同學,學的專業課和我這個法學的同學也別無二致。所以我覺得即便叫智財權法專業,你還是該學民刑等法,智財權貌似研究生階段是有這個方向的,那時候學學還差不多,本科階段想專攻這個?

你司考不考了?人家智財權法的研究生幹啥去?

5樓:拿破崙

智財權是一種民事權利,屬於私法、財產法,它是一種有別於財產所有權的無形財產權。智財權法仍屬於民法範疇,是民法的特別法。

為什麼很多大學只有會計專業,沒有審計專業?

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我的專業範圍,只能談個人感受。從技術上來講完全可以同時開設兩個專業,審計專業難度比會計專業要高,但不代表學好會計自然就能做審計。審計分為外部審計 內部審計,兩者之間在技術上,審計目的,側重點上都有差異。具體可以了解註冊會計師審計,與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之間的差異。學好會計就能做審計,...

大一備考法碩非法學(因為學校沒有法學專業),建議看課本(如法理學啥的)嗎?

子衿 不需要大一就開始備考的,戰線拉太長不是一件好事,後期會疲憊倦怠,後勁不足,大一建議對法學先做了解,而且可以看一下自己是否真正的熱愛法學,屬否有足夠的興趣和耐心,興趣其實是最好的動力,可以讓自己堅持下來,法碩的資料其實沒有必要現在就看,考察相對基礎,側重背誦,可以先看一些法學的名著 電影 聽一些...

法學專業,為什麼明明都能拿到碩士學位,很多人選擇讀三年學碩而不選擇國外一年LLM呢?

傑杰 首先法學具有地域性差異 不同法系 不同國家之間法律文化差異較大 其次法學的專業性 邏輯性很強 語言的嚴謹性和專業性要求很高 最後個人發展問題選擇和職業生涯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一心向學術打算讀博也好考研提公升學歷報考公務員也好本科畢業去家裡律所執業也好,這是每個法科生在大三大四應該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