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生,是以獲得高分為學習目的還是以學習知識為學習目的?

時間 2021-05-06 17:21:34

1樓:曉橋鎏水

以自身發展為目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以後有一技之長,低分不一定餓死,高分不一定出類拔萃,多出去看看走走,想好自己的目標,奮力前進

PS:如果你的目標是幾個億,那相當於沒目標

2樓:OvO0i023

其實都沒差。 以高分為目的,那麼你比較有動力就會刨根問底弄清自己不懂的部分,避免失分。 那麼你拿了高分就代表至少試卷上的知識點你都記住了,知識其實也就學到了。

高分帶給你的成就感也挺爽的。

如果以學習知識為目的,那麼可能學起來心理壓力會小一點,會有一種「我在變聰明的」幻覺,其他「好難,好煩」的感受會少一點點。 學進去了,那麼考試分也不會低了。 也挺有成就感。

所以,要不你試著結合一下兩個目的? 又要拿高分,又要學到知識 。

3樓:知乎工具人

說實話,高分,本質上你學習就是為了乙個有高度的大學和未來,也沒必要惺惺作態跟自己說愛的是知識,反而你就立好自己的目的,目標明確達成的更順心何樂而不為?

4樓:九思

個人覺得分時間段,涉及公升學考試的一般以成績提高為主要目標,考上再說,也就是要你。上了大學,更注重能學以致用,高分作用在減小,高分低能沒人要的。

5樓:輕舟

兩者是一致的,只不過是學習的兩個不同角度而已。你能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高分,說明你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達到了乙個很高的程度,而且超越了大多數人,你也就成為了該學科的佼佼者。

同樣,你把知識學懂學透了的話,做題和得高分也就水到渠成了!兩者也算是殊途同歸吧。

6樓:旋風一劍

先說結論:個人認為應該是以建構自己的思維體系為最高目的。

如果說以高分為目的,那麼高考以後,你所學過的絕大部分東西都會成為無用之物,在你今後的人生中價值趨近為零,高分除了作為好大學的敲門磚,對人生影響其實很有限,與世俗眼中的成功更是風馬牛不相及。

如果說以學習知識為目的,那就先要明確,什麼是知識,目前還缺少乙個有明確共識的定義,我們姑且把知識看待為對客觀世界的規律性認識,再談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你學到的是什麼樣的知識,如果是碎片化的,哪個帝王執政了多少年,或者哪個地方冬天最寒冷,等等,除了能作為聊天的談資,對你的成長沒有實際價值,因為他沒有提高你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如果學到的是體系化的知識,比如,歷代君王普遍遵循的執政規律是什麼,或者生物學的進化規律是什麼,不管這種體系如何,實際都為你提供了乙個認識世界的視角,或者如波普爾所說,為你提供了一種正規化,這對你認識世界是非常有用的,這也就是一些大牛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重要原因。

因而,學習還是要學習體系化的知識,特別是學會不同的解釋問題認識世界的方法,換言之,不斷增加自己對做人做事的規律性認識,這才是最有意義的,而副產品才是高分。

7樓:成城

作為學生,以獲得高分為目的和以學習知識為目的是並不矛盾的。

在小學中學階段,我們學習的都是基礎知識,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取得高分必然是學到了知識的。

我們常常陷入基礎知識無用論的誤區,認為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要從以往的課程和評分標準中掙脫出來,才能達到孩子的全面發展。

我認為我們目前中小學安排的課程其實是很合理的,能夠幫助學生具備往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能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的認識自我。

以語文為例,家裡有許多長輩搞教育,每每談論起來都會說語文課文的選用都是古今中外最為優秀的文學作品,我的爺爺九十歲高齡,熟讀古文二十四史等,依舊會翻看我的高中語文教材,常常讚嘆。語文成績要好,必然少不了大量的閱讀、理解、寫作的積累與訓練,在這個過程中難道不能獲得知識嗎?難道不會對自己審視和規劃嗎?

不要把取得高分和獲得知識對立起來,二者本來就是一體的。對立起來的言論鼓吹,對大部分孩子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如今的教育資源並不是時時處處都充足平等的,高考是對絕大部分學生最大的公平,還是希望學生在學習階段,盡量取得乙個好成績,不要敵視高分論。

因為如果以取得高分為目標,必然是要用盡資源獲取知識的。

學到的知識不會無用,即便自覺在生活中其實用不到,但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的過程已經在潛移默化的塑造著不同的人生。

對於素質教育來講,目前有些學校會在高考後招錄提前批,對考生進行綜合素質考量與面試,也是乙個途徑。但這些參加提前批能錄取的孩子,分數本就不能太低,並且大部分是享受著各種優越資源的,需要認真考量作為一名學生的自己是否擁有這些優勢資源。

8樓:雲中君

如果學習不是為了提公升自身的認知水平和探索世界的能力,那學習毫無意義。就中國目前的對教育的態度,只要能有獲得高分的方法學校和家長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少數家庭的新式教育不能代表全部。

9樓:山無稜天地合

填鴨式硬性學習本身就是在培養工具,而分數是檢驗乙個工具的不錯方法。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見家長老師說「好好學習」,那他們所說的學習,是指什麼呢?

從他們的角度來說,這個好好學習就是為了分數,家長可以炫耀你的分數,老師可以獲得更好的待遇等。

我記得現在初中有英語書有一課有一句話「study for a test」為考試而學習(不知道對不對,反正我英語挺渣的,只記得漢意,英語打的對不對不清楚),作為乙個學生,有幾個敢說:「我學習不是為了考試」?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裡,學習是乙個很奇怪的事情,如果你說是為了擴寬視野,它有道理,但是也沒道理,書本的知識並不能脫寬多少視野,她更主要是培育基層勞動力的,填鴨式教育培養的模子,讓上層有源源不斷的基礎勞動力。

都說生活影響價值觀,有人說高階家的學生不也是要上學麼?但是就像乙個故事裡說的一樣:乞丐以為皇帝皇后是拿金鋤頭鋤地。

開始時我還會羨慕一些有名氣的高中學校(答主高一),但是後來看其實也沒想象的那麼好(最近沸沸揚揚的衡中寒假事件還在呢)。事實上,我們都是流水線上的工具,又何談好壞?貨與帝王家罷了。

我們常笑話范進,卻不知我們於范進又有何異?說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悲哀,那麼真的如此麼?

至今記得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她允許人們擁有夢想,但這也是最壞的時代,無數人懷揣理想前仆後繼被埋葬。」

在作為學生前,你的夢想是什麼?你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夢想麼?絕大部分人都是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什麼,最後選了乙個偽目標。

我們都是磚石,平凡而又卑微,從乙個模子刻出來,鋪在了歷史車輪前進的路上,難談對錯,乙個物種前進,總是需要大量的人去犧牲的,或許有一天,後世人會感嘆我們的可悲,但是確正是這樣一群可悲的人鋪墊了萬千大道。

話題扯遠了,大家當小兒玩笑看好了

10樓:舌丙

高分,因為你在學校學的知識不一定是對的。這些知識的存在,只是為了讓你方便理解,但並不一定保證是正確的,但絕對可以提公升分數。

真理需要自己去探尋。

11樓:連林棟

最好的目標呢,是以學知識為目的,因為你畢竟是學生。仔細分析「學生」兩個字,你會發現這是一種身份,和「學」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最好是以獲取知識為目的。

但是也要結合你自己現在的情況,比如說如果你快要高考或者其他的重大的考試,那就先顧眼前,學會審時度勢,這樣才不會吃虧。

但是不能忘了學習是要獲取知識點,只有這樣,才會願意學,學的到知識,自然也就能拿的到高分

12樓:提筆逐夢人

我覺得第一種是最重要的,也是身為學生的首要任務。可能我說這話會有一部分的人站出來挑釁我,然而進入了社會就是這麼殘忍的,高學歷好的學校真的是你各種晉公升渠道和入門的敲門磚!

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前提是也你得到考核的認同之後,乙個漂亮的成績單也是你檢驗你個人能力最好的一張證明

13樓:Sakura

其實我倒覺得大學之前學的課本上的不見得能幫你開闊多少眼界,畢竟寫在教材裡的都是多少年沉澱下來的東西。但是你通過學習這些取得高分(高考),通過這個台階之後,你學到的東西更加專業性,更能開拓眼界

14樓:Pulunos

這個問題需要看個人的身份。對於學生來說,高分往往更重要,畢竟各種公升學考試只看分數,就算你眼界再開闊,知識掌握的再多,分數不夠,該不行還是不行。但到了社會上,沒那麼一堆重要的考試了,知識掌握了多少,眼界的開闊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影響乙個人混的情況。

或者說大學之前絕對要專注分數,因為不同大學的學習氛圍和能提供的平台還是不同。大學空閒時間比較多可以拓展一下。

15樓:普拉斯緹可

在進入大學以前,兩者在某些部分是存在矛盾的,我的建議是大學以前以高分為主,進入大學後以知識為主.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本身就不需要你學習其他知識,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只是個口頭形式罷了,真正應該做的是身體健康考高分,在義務教育階段深究會陷入兩難,因為某些題型中,出卷人只是想得到他自己所想的答案,比如英語的閱讀理解.

16樓:滷蛋舅爺

如果你不能打保票,那你就學能讓你考高分的知識,如果你現在連學校教授的知識都沒學好,高分都沒考過,你還想學你自己認為的「知識」,那你以後的生活狀況會很一般或者說窘迫。

如果你是那種不在乎世俗禮節,是那種不願默守陳規,有能力自力更生的人,那就放手去做自己喜歡的,去學自己想學的

17樓:湘西老土匪一名

兩邊不太對吧,得高分只是看到了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選拔制度,但是這個制度實際上是學習資源的再分配,潛在的目的是,將更有可能做出突破的一小部分人送到相應的研究環境中去,學到最後,不再有老師給你打分。而你作為人尖子,很可能窮其一生,沒有任何突破,也就是這場大考你無數勝利換來終考零分(這是事實,不是嘲諷)。

後者的描述呢,有點格局在自身修養,其實是比較狹隘的。這部分算是現代教育解說的比較完整,但是相對輕視了知識的實用性和社會性。因為老早之前《師說》講的就比較清楚了。

乙個是學來了知識混生活,乙個是尋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一點不來虛的。獲得知識,開闊眼界,其實就很虛。

不是漫無目的學,也不是社會對個人學識沒要求。

兩個人都只說了第一層,後面沒事的,到第五層都是殊途同歸的事。不然怎麼叫社會的毒打,對吧。

18樓:旅客

我覺得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獲得高分是為了讓你可以通過學校的考試,可以獲得更高的學府認可,從而可以進去學習,學習知識是為了你自己,為了你的以後,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電腦的軟體和硬體,缺一不可。

19樓:烏山卡

學習本來當然是以「學知識學會了」,「提公升自己」為目的的。這種學習,很開心不是嗎?學自己喜歡的事物。

但是學校教育中,學習摻雜了功利的屬性,「好好學,將來進了社會能階級躍遷,能出人頭地,能找好工作,賺大錢。」也許確實能,但是這就要求學生可能要學自己本來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學科,並進行諸多比較,比別人好就會受褒獎,被偏愛,沒別人好就要被批評,受侮辱。學習這個事情的性質變了,變成了一種必須做的事情,一種手段和工具。

固然這也能學來很多知識,也能學的很好,但我們不一定開心,因為我們是在為了比較的結果以及這個結果的附加利益而學,為了分在學。這是學習的「異化」。

其實如果你正好喜歡你選的科目,在學校的學習也和第一種差別不是非常大,都是為了喜好,為了提高去學,而且學校提供了乙個平台,乙個場所去更方便更好地學習知識。但是如果你非常憎惡你所學的,那麼就只是被動學了,就是為了分數學。

每個人的性格和喜好都不盡相同,所以注定有些人天生就是學習的料,有些人天生就不是。不過沒關係,高考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學自己喜歡的手藝,作為主業或者在做工之餘當個副業,也不算壞不是嘛。

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是比單純的學好更重要的。

比如我,我是個個人主義者,我就只是希望來人間走一遭,盡量活的幸福,能維持精神世界的純淨就夠了,學習樂意學就學,不想學就稍微逃一逃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長大了做份能維持自己活著的工作就夠了,最好和我的喜好相關。我意外地發現不那樣用功也能拿到年級前列就很開心啊,意外發現自己有很高的英語天賦也很開心啊。

讓我有種整個人生中得到的所有美好時光、一切的親密關係以及各種道理才是真正的學習的感覺。

大學進入學生會是以能力為主,還是以學習為主?

櫻島麻衣不能哭 題主這個問題有些歧義啊,不太清楚是想問加入部門的篩選條件看能力強弱 學習成績?還是進入部門以後要選擇提公升能力 努力學習?總之下面我會從兩個角度說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要宣告的一點是學生會只是由學生組成而已,職能承接的還是學院或學校的任務,尤其是團委黨委體制內的部門。跟社團是有本質上的去...

以應試考高分為目的的學習,和以追求真理,改變世界為目的的學習,學習方法和路徑一樣嗎?效果一樣嗎?

宥芷陽 從現實生活來說,要考高分只要找對學習方法就行了,對於有精力的和一般聰明的人來說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比較輕鬆地達到。但是要改變世界 這個看題主說是什麼程度的改變了。1.如果是像愛因斯坦那種程度的改變世界,嗯,你可以參考關於愛因斯坦的各種資料。2.當愛因斯坦難了點,當袁隆平錢學森鄧稼先這樣的科學家也...

現在的大學還是以學習成績為重的嗎

橙子味汽水 看個人吧 看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畢竟我覺得條條大路通羅馬 有的人認為成績重要應該是以後要從事這一行 當然一定是要在拿了畢業證的基礎上培養其他的興趣或者技能 樓主,百分之99的人在大學拼死拼活賺的錢,還沒工作後乙個月來的多。可是付出的代價是什麼,翹課,掛科,重修,補考一條龍,找工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