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有 動詞 這種用法?

時間 2021-05-31 22:34:59

1樓:

很多台灣的或者閩南地區的人喜歡在說普通話的時候這麼用…作為福建人我也有點不理解,閩方言裡「有」發作ǔ,在說方言的時候其實順嘴的,而且大量使用。而講普通話的時候,動詞前面加個「yǒu」不太順口也彆扭… 所以這個可以叫普通話閩語化?(狗頭

應該和英語的關係不大,我10後(1910s)的奶奶在世的時候也經常這麼說:lì ǔ 到厝? (你有到家?

其實就是你到家了沒?),lì ǔ lǒ dià 你有落鼎? 你有下鍋(開始做飯)?

另外,這是福建腔或者閩南腔,是共和國諸多口音的一種。

2樓:

「有」有兩種用法,一種用作普通動詞,表領屬,另一種用作助動詞,可以表示完成,存在。你說的這種是「有」是用作助動詞,而且這個用法南方方言大量存在。語言本來就是一直變化的,坦然接受就好。

3樓:Zhihong

正如「的」、「地」、「得」的分別一樣,這是刻意模仿,生搬硬套英語(完成式)。東施效颦,雖時下流行,但是正宗的漢語是沒有這種表達方式的。

有沒有必要?絕對沒有。

4樓:

漢語語法本來就鬆散不像其他語言的語法比較嚴謹,只要不影響意思表達是沒關係的,當然了,我個人認為這種鬆散的語法更有魅力呢。

5樓:

很常見,但我不會這麼用,因為 「動詞+過」 是我習慣的用法,若換一種說法必定是有原由。我想題主不爽的不是這個語法,而是一些人背後改變自己說話方式的理由。這些微小的改變,往往沒有必要,然而誰也不好妄下評判。

6樓:李如一

施水液說香港沒有這個用法,這是不對的。粵語一直會說「我有去過」,在日常對話裡有 + 動詞很常見。

大陸中文從香港、台灣、日本借來的詞彙和說法多不勝數,深入生活各個層面,而且這個過程仍在進行中。

如何看待「最 之一」的用法?

最,用來表示最高端。這是很常見的用法。對於乙個確定的範圍,乙個明確的指標,要確定 最 是很容易的。比如,全省高考理科分數最高的學生 高考理科狀元 比較的範圍確定,某省的高考生。用來比較的指標也很確定,高考理科成績。這樣,是不會有 最 之一 但是,如果比較的範圍不是非常明確,比較的指標也不能精確量化,...

如何用法律反擊這種百年難見的父母?

投胎不好那是沒辦法改的。所謂君子欺之以方,如果自己拉不下臉子和良心,固守著孝道,那是沒辦法的了。否則,辦法如下 一 贍養問題。如果能爺爺奶奶的住房問題,則能不接回家就堅決不接回家。二 贍養費的問題。兒輩 爸 大姑小姑 應該召集並正式召開家庭會議,決定各家的贍養費和贍養責任的問題。形成決議白紙黑字簽上...

如何看待狀語從句與主句謂語動詞的關係?

Kyle Wong 1.狀語其中乙個作用是用來說明乙個動作發生的時間 地點 方式 原因等 2.狀語從句就是用乙個句子來說明主句動作發生的時間 地點 方式 原因等 英語思維 狀語修飾動詞 這是錯誤的定義。修飾動詞的就是副詞,因為動詞僅僅包含動作資訊,太過單調,所以需要副詞提供額外的資訊,比如時間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