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把握學習科研時候的深度和廣度之間的平衡

時間 2021-05-06 03:48:53

1樓:

絕大多數時候,這種詞彙被用出來只是出於初級階段,大家在聊天兒,而不是就具體研究方向

就好像你跟陌生男、女朋友見面,上來不要今天辣椒炒肉漲到二十了,只說,今天的天氣不錯呢

2、小白階段,深度優先可以,廣度優先可以,深度廣度都相容也可以

總之,這時候沒有對錯,往前走才重要

如果有人帶你,ta說深度好,你就說深度好,ta說廣度高,你就說廣度高

ta說兩者都重要,你說,您說的都對

讓ta不覺得你小馬乍行嫌路大鵬展翅恨天低,覺得你還成,願意帶你,這就是你的基本目標

如果沒人帶你,那就隨你走,深也可,光也行

因為3、殊途同歸

最終,深必廣;廣,必深

那種永遠只在乙個針尖的範圍內做東西的,以及永遠蜻蜓點水

都是寫字兒的人為了拉出乙個批判的靶子而列舉的個例,真正實際生活中比例低到可以忽略

最終大家都會自然的在深度和廣度之間找個平衡

只不過有的人是二八開,有的人是五五開,有的人是七三開,沒有人是十零或者零十開

某種程度講,這反映了人「成年人全都要」或者「對面青山總更好」

4、我花過四年,只為找乙個問題的答案;現在,打算兩年找二十個問題的可探索價值

哪個更好?要看你吃到了第幾個餅

2樓:立志科研無問西東

簡單點說話的方式簡單點

貓吃老鼠不能發nature

反之你發現了老鼠吃貓可以發nature。

難道你發老鼠吃貓直接寫個記敘文?

所有需要涉及到的表徵實驗以及專業知識你都要熟應於心。

3樓:Quantum Engineer

挺好的問題,廣度不夠就沒辦法想到idea,深度不夠就不能把idea實現。

新手我建議還是先深度搜尋,因為第乙個工作應該是老闆的idea,不需要自己想。為了盡快取得進展應該先往深里學,尤其是了解這一領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慢慢學會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快速讀懂文獻,辨別文獻水平,了解該領域研究重點。

這些技能非常重要,掌握了之後再學乙個新領域也會方便很多。但如果剛入行就涉獵很多領域,可能就沒辦法學會,容易陷入文獻海抓不住重點。另外乙個建議是多問老師學長學姐,不要閉門造車,否則你很可能發現自己哼哼哧搞好幾個月的東西其實沒有意義。

不只是對初學者,我作為乙個senior phd也面臨深度和廣度的糾結。我總覺得應該多聽talk多看文獻,但手頭的工作卻從來都做不完。我也不太知道怎麼才能做到像我老闆一樣,對什麼都有自己的理解。

4樓:腦科學世界

其實非常不好把握的。個人建議,你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你未來職業規劃。如果你對科研沒有很多興趣,碩士畢業就會去從事其他的工作,那麼就不必太深入。如果你後期繼續讀博士,希望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那麼科研的深度是必須的。

你們團隊的培養傳統。多問問你們課題組的師兄師姐,看看他們的培養經歷。

以上的順序,越靠前,越重要。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配圖與內容無關)

5樓:蹲在旮旯裡的發現

眼界排在第一位。深度與廣度都要有眼界支撐才行。眼界,是個人的修行,下的功夫夠了,量變自然質變。人就怕忙一輩子,沒鍊出眼界,那就是勞力了。

如何更好把握古詩詞創作的「度」?

菅玟茜 送友入京 山城渾一色,雲海正茫茫。水滯千帆影,江流萬里霜。高風拂月露,初日落星芒。樽酒離顏淚,何曾是兩鄉?先說優點,讀起來很有詩的感覺,而且,意象豐富。頭聯不錯,開的好。第二聯也不錯。缺點 後兩聯意境不夠和諧。高風是什麼風?高風拂?這句是什麼心境?還有,初日落星芒?是天亮了星星消失了還是星星...

如何培養自己的全域性意識,讓自己更好的把握整體呢?

格爾頓 主要方法為 首先,要有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有大局意識,才能找準定位 明確方向,講大局責任才能圍繞中心 有所作為。實踐證明,不斷增強服務大局的自覺性 創造性,才能落實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才能更好地為推進偉大事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其次,要提高服務大局的能力。要按照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堅...

深度學習的多個loss如何平衡?

汪鵬飛 試試這個公式 出自Multi Task Learning Using Uncertainty to Weigh Losses for Scene Geometry and Semantics,我應用的任務上能work 墨虺 參考 神經網路中,設計loss function有哪些技巧?劉詩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