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名校畢業生(哈佛,劍橋)在小地方從事教育事業是什麼心態?

時間 2021-05-30 20:20:15

1樓:

出國培訓機構其實也很賺錢!!!

出國培訓機構其實也很賺錢!!!

出國培訓機構其實也很賺錢!!!

在孩子父母有錢的地方幹出國培訓更賺錢!!!

在孩子父母有錢的地方幹出國培訓更賺錢!!!

在孩子父母有錢的地方幹出國培訓更賺錢!!!

寧波很窮麼?!

寧波很窮麼?!

寧波很窮麼?!

2樓:葛格的寶貝兒

不好意思,我是來看答案的,因為終於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這個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我的兩份工作經驗分別是中部地區某省會城市的國際學校以及出國留學培訓機構。雖然我不是海龜但身邊不乏「優質海龜」。第乙份工作同辦公室的就有乙個「劍橋女神」,劍橋碩士來我們學校(當地較好的一所重點高中辦的國際學校)教書,且她家境很好,90後的女生每天開跑車上班;後來我離職去了一所留學教育機構,又有乙個哈佛的老師教口語和歷史,並且他的授課風格關係,許多家長並不買賬,他的課排的也不算多,所以收入可想而知,但他似乎很享受,因為每年都可以去美國度假兩個月(他家在美國有房子)。

當然這只是兩個普通的例子,類似的「大咖」老師還有很多很多,也有不少在國外大學任教過的,我就納了老悶兒了,這究竟是為什麼,他們要回來,來一所中學當老師,真的僅僅是熱愛教育嗎?還是他們本身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偉大」?覺得我們大家都一樣,做同樣的事情拿同樣的工資,那出國讀書的目的何在?

何況還是成績優異的人才。

3樓:

第乙個太正常,好多國內機構都是這樣。第二個也許他另有所圖,只是你不了解,聽過好幾個曲線救國從小鄉村上了世界名校的,我身邊就好幾個,中外都有,名校就喜歡與眾不同的人。所以不要把名校看得多偉大,這個世紀的中中國人,能上的還是有不少的。

4樓:

中國的教育難道不是越多這樣的人才越好嗎?能帶給學生更廣闊的眼界,能教會他們更好的體會人生。這樣中國的教育才會有希望啊!人才能一代強過一代啊!

5樓:

出國教育機構?難道不就是留學中介麼?

名校其實真沒什麼,有些名校的專案真不難申請,讀個什麼冷門專業還是arts的,想找個好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回國做留學中介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自己有名校光環,一方面做這東西門檻還低一些,還是挺合適的。

支教什麼的,要是非說有些人有情懷也確實不能否認,不過也有很多估計是沒找到什麼好出路的。

6樓:夕林99

即使現在有很多很多人視情懷如天書,趨名利之若騖,你也不能否認,一定有那麼一部分人的想法和普世價值觀是有出入的。名校,土豪,海龜,高富帥,天之驕子,高大,top10等等這些稱號只是外界給予的評價,他們內心對自己和未來的定位有另一種評判基準和要求。

我們不一定要去理解或認同,也不一定要去崇拜或敬仰,但至少我們應當尊重別人的選擇,雖然我可能不會這樣做,但也應該承認,這個世界因為有這些人的行為而有了一點點特別。不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都必須要用金錢,名利,發展,事業之類泛泛的標準來制定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應當按照世俗對他們的期望去走一條看似順理成章的老路。能活的和大多數人不一樣,沒準才是他們內心對自己最高的期望值呢,而且在我看來,這本身就是極大的成功了。

7樓:小小哈哈問問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BBC紀錄片《人生七年》(從7up拍到56up的那個)裡面的乙個人物——「傳教士」Bruce,看完他人生的56年,你可能會改變你的想法。

8樓:李麗

我認為,上學和讀書單純是為了享受獲取知識和成長的過程。如果僅僅是為了獲得高薪而穩定的工作,那麼學一門手藝會是乙個價效比較高、風險較小的途徑。

但是,很多家長,尤其是自己沒有上過學的家長,往往把教育當作了投資。或者說,在他們眼裡,養育子女又何嘗不是一種投資?

他們自己沒有上過學,卻也不知道哪來的勁,一根筋地認為:再苦再累也要讓娃上大學。

正是因為這樣的決心和付出,所以,當他們的孩子大學畢業,卻在為找工作發愁,或者工資僅僅只能養活自己,不能為家裡分擔時,他們的心裡就會很不平衡,甚至心生後悔。你看隔壁老王家,上完高中沒考上大學就不讀了,現在自己做了生意,每天開著轎車進進出出;看鄰居老李家,唯讀了個三本計算機專業,現在工資也比你高,幾年工作下來,都存了好幾十萬了,你說你,讀乙個一本的英語,有什麼用?虧你還是大學生,乙個月掙的錢還不如我多呢。

可是,如果讀書是為了賺錢,他們當初的確是打錯算盤了。

而我只能暗自慶幸:感謝你當初的一根筋,讓我有機會上了大學,儘管現在的我讓你失望了,儘管你的投資失敗了;儘管我很早就知道這個結局,而你卻沒有發現,儘管這一切也不是我所希望的。

9樓:

劍橋的一年制碩士,走機構輔助申請挺容易上的。哈佛設計學院,今年收至少六十中國自費研究生。哈佛教育學院的一年制碩士,中中國人也不少。

這些說出來都是劍橋和哈佛畢業生,成為機構口中的男神女神。

10樓:黃恩龍

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是名校畢業的,請允許我稱它為「家裡蹲大學」,TA是世界聞名的,好多人在上的,包括我。而現在,我在乙個小地方,幹著讓人無法理解的工作,而我以前,算是小有名氣的程式猿。

是的你沒看錯,我在搬磚!

11樓:Nico Chen

這也許是乙個智者的選擇,既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豐滿精神生活;長遠就組織事業來看,以後教育事業必定是熱門,服務業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12樓:至文

為了爽!

為了爽!

為了爽!

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爽!尤其不缺物質的壕,當然要追求精神上的爽!

名校生自然知道,其它很多選擇都比直接去小地方教書能提供更多價值和意義,比如先做大事業,再資助弱者;比如通過科技的力量事半功倍的促進落後地區的生產力。。。然而,他們追求的不是價值和意義的最大化,而是做!自己!

喜歡!的事!簡言之,就是追求爽!

13樓:盧小暉

其實做這種類似於支教的事,對於自己,對於社會,對於那些孩子來說都是極好的,但是,有的時候的確是對自己父母或者自己未來的家庭的不負責任,當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自古忠義還不能兩全呢

14樓:Deer Andrew

我不知道他們確切怎麼想的。但是我記得在我還沒進入初中的時候,哈佛人類學的一位博士生(白人)送了我本紅字聖經,陪我練口語,並且鼓勵我去外面看看。所以我出來了。

想改變我這種在小地方原本可能在蹲一輩子的人的人生,這或許就是他們來的心態。

15樓:腿妹

教育方面挺掙錢的,也是個長久的打算。但是我不完全認同一句話說在好大學出來有一手人脈。可能我的學校不好。但是我認為需要自己的核心價值。自己有價值了別人也會主動找來。

16樓:

這叫經歷繁華,回歸樸素。說的好聽點,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當然,名校教育雖然好,可會不會做人賺錢,卻跟學術能力沒啥關係。

17樓:夏洛克

中國看不起辦教育的?中國的教育做得很好嗎?做教育行業是低素質人員該做的事?

看到這樣的問題,不能不說在一定程度上側面的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畸形,(如果題主的想法具有代表性)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除了問題,接受教育的目的都是功利性的。(題主的想法這反應出了他的功利性,如果這種想法還具有代表性,將是一件可怕的事——都這樣想中國還有希望嗎?)

18樓:GT朱老師

我以前工作過一家公司,創辦人就是哈佛MIT這些名校畢業的老外,做出國留學方面的培訓等等。為了教育情懷嗎?有可能。為了高薪嗎?當然了!

1. 誰告訴你從事教育行業(具體點兒,教育培訓行業)就是放棄了高薪,教育培訓行業的利潤率超高,因為不需要本錢。而且教育培訓收入是純現金流,都是先款後貨,或者現款現貨,沒有押賬的。

當你有了穩定的生源之後,基本只有場地費用和人員費用。當時我公司的老闆自己教課,一天10小時連軸轉,大概學生是一兩百人吧,每人每小時算一百塊,一天乙個人付1000,一百人就是10萬,乙個暑期課程算三周,十五天就是150萬,兩期課程就是300萬。這是乙個暑假的錢。

換成美元,50萬美金啊!

2. 大專生能不能辦教育機構?也能。

有沒有成功的?也有。那為什麼名校畢業的要來跟大專生搶飯碗呢?

因為花這麼多錢讓孩子來培訓的家長,不是希望孩子上大專的!現在好多小孩兒,是已經到美國念書了,還要假期回來培訓。大專生辦的教育機構鎮得住他們?

3. 也有家長質疑,為什麼都讀了哈佛MIT了,或者都讀了博士了,還要做新東方家教性質的工作。我的態度是,讀好學校,獲得高學歷,是增加了自己選擇的機會。

比如說,我可以選擇當家教教中學生,也可以選擇當大學老師教大學生,這就是高學歷帶給我的選擇權。像你說的,學歷是敲門磚,沒有學歷就敲不開門。但有學歷的人也不見得非得敲這扇門啊,我就願意拿著敲門磚來砸玻璃走窗戶不行啊~

19樓:

這個問題我正巧思考過,因為有很多學姐學長都畢業去搞教育了。

何為名校?排名高的入學門檻較高的學校嗎?我個人的體驗是,大多數所謂的名校,大多數人也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也全都是很普普通通的踏實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並沒有必要用一種「哇塞,你讀了xx大學,你是大神啊」的眼光去看待。

名校只不過是「大神」密度比較大的地方,況且很多大神也真的沒有必要去硬套光環,都是人,何必妄自菲薄呢。

我覺得職業選擇這個事兒,實在是太過私人了,就算是名校畢業的,也並不是人人都想賺大錢幹大事的,更何況從事教育事業為何不是乙個「以小見大」的行為呢。

首先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何名校畢業的人會去從事教育,這裡我可以作幾個揣摩,希望可以有解決掉這個問題:

1. 正是因為讀了名校,知道了精英教育的重要性,想盡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有機會去上名校。名校一般會有很多outreach的活動,比如說派幾個教授去附近的學校講課啊做實驗啊,比如說舉辦open day啊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他們報考名校。

這其實是很多人都願意幹的工作,我們周圍很多很多同學都很熱衷於參加這些活動呢。我自己在做這些活動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那些對知識很渴望的小朋友,我真的會很想去告訴他們盡可能多的東西,看到他們的笑容我真心會很有成就感也會由衷地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

乙個人看問題的深淺程度可以非常不一樣,然而如何啟發性地教乙個學生就是教育的藝術。大家學習生涯或多或少會遇到幾個知識面特別廣的問ta什麼都知道的老師,這樣的人存在就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素質,而名校畢業的老師因為接觸了更廣的世界就更能教出這樣的厲害的人。就拿簡簡單單的乙個化學反應來說,乙個很普通的老師可能只了解這個反應的方程式,因為他們覺得了解這些就足夠應付考試了,乙個名校畢業的老師,很有可能因為自己接觸的額外的知識較多,就可以從這個反應的歷史原因,講到這個反應衍生出的各種工業產品,再到這個反應的深層次機理。

雖然要是每個化學反應都這麼講,肯定是來不及完成教學進度的,但是要是你的某個老師是這樣的,你學習的興致是不是大幅度提高了。我個人認為當乙個認真教書的老師,也是名校畢業生回報社會的很好方法。

2. 我的一些學姐學長就從事了留學申請的行業(也有些順便在英語機構教書),這個行業水很深,關鍵是學生缺乏基本資訊。就拿劍橋來說吧,申請過程中的確有些步驟很需要人輔導(比如說面試,比如說personal statement怎麼寫),而名校畢業生剛好自己經歷過這些過程,便能更好地服務那些報名校的學生。

這個對於美國本科的申請更為重要,因為很多中國學生不知道如何把自己展現給招生官,縱使自己的閱歷豐富,卻無法申到最適合自己學校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留學顧問這個職業就是利用自己的留學經歷把大學和學生錄取之間產生的資訊差給填補的乙個過程。現在好點的留學機構都是會從很早乙個階段開始培養學生,給他們製造一些特殊的經歷(比如說各種工廠的實習機會),給想要申請最頂級學校的學生很多額外的讓他們出彩的機會,這些都是要動用很多人脈的,名校畢業其實很適合幹這個。再親民一點,一些搞職業規劃的也是如此,他們本身得要經歷夠多,才能很好地給建議啊。

據我所知很多學姐學長畢業後很樂意去當留學顧問呢,乙個是機構需要這些名校畢業的人的招牌(更有信服力),乙個是這個工作比較輕鬆而且可以認識更多厲害的學弟學妹(也算是變相積累人脈),況且這個行業工資也不低啊,可以作為乙個跳板工作,先攢點錢,順便在並不是很忙的工作之餘補充知識,之後去創業或者去其他行業都可以的。

3. (這個就比較有戾氣了)名校畢業生並不是人人都是大神,很多人都是普通人。在名校學習墊底的中國人大有人在,況且名校有些專業非常好進,他們只是去鍍金享受人生,為什麼會有唾手可得的高薪工作給這些不學無術的人??????

從事教育行業以及各種基本工作的這部分畢業生,可能在求學的路上遇到過指點迷津的好老師,可能是因為覺得求學路上缺少人生導師,可能那些工作本來就適合他們幹。

如何看待 為什麼要招名校畢業生 中的現象?

Sam Shen 本科某中流985,碩士魔都兩所之一,當年在某券商研究所實習若干個月,結果轉正答辯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拿到,理由是本科學校不是TARGET SCHOOL,我找誰說理去?有些領域是有學校歧視的啊,尤其是某些正兒八經的金融細分子行業,一大堆清北復交常春藤的往裡擠都擠不進去,其他的如果不是X二...

為什麼優秀的名校畢業生都進快消行業?

天道酬勤 一方面,快消品基本屬於人們的必需品,個人護理 菸酒飲料 家庭護理產品 包裝食品等等,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它們不會隨著經濟週期變化而有太多的浮動,這也是快消品的乙個優勢所在。所以從事快消行業,基本可以保證有事可做。而且從快消品在國內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消費群體...

名校法學畢業生,缺乏工作能力 普通院校法學畢業生,工作能力強,兩者當律師,誰的發展前景更好?

法律行業也分高階與低端,層次和接觸的人都不一樣。高學歷,名校畢業是高階的入場券 普通學校,還有那些半路出家的 老一輩俗稱野路子 水平不差,處事圓滑也可以混的不錯 這就是所謂的上限與下限 ps 如果你對你的出身不是很滿意,可以了解一下全國女律師協會會長的個人經歷 這個設定很有意思。學歷高的,一定是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