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養不教,父之過」這種理念是否正確?

時間 2021-05-29 22:35:55

1樓:柳同學

《三字經》中的「養不教,父之過」。以往的譯文版本是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其實,在當今時代來理解這句話,更多人贊成的說法是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

那麼,為什麼在《三字經》說的是「養不教,父之過」而不是「母之過」,或者父母都提及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男女不平等,男人就是一片天,女人沒地位,相應地男性在社會、家庭的地位越高,權力更大,而對應的責任也更大。子女之過,就是父之過,父親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

還有一種理解,這裡的「父之過」,其實就是指父母,不單單指父親。也就是我們開頭說的,養育子女的責任是由父母共同承擔的。

隨著人類的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多的父母「失職」了。或為生活勞於奔波,忙裡忙外,或為工作疲於各種應付,鞠躬盡瘁,更有甚者,把孩子直接放在老家,交給自己父輩母輩養育,絲毫沒有顧及孩子的成長。曾經在網上看到有孩子這樣解釋父愛如山:

父親回來都拿著手機,坐在沙發上,像一座山一樣一動不動。聽起來有幾分可笑?

作為父母的你,是否捫心自問,對孩子的教育你盡心盡力了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沒有非去不可的飯局,只要剎那間長大的娃。」

雖然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是作為父母是否應該對孩子多一些教育,多一些陪伴?孩子的教育,不止是父親、母親的任何單方的責任,而是父母應該共同承擔的責任。我們常說都是為了孩子好,那麼就多陪下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乙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孩子不能沒有缺少父母的愛,孩子需要是父母愛的陪伴和正確的教育方式。

2樓:k.k

這只是父系社會用來控制孩子的工具。

因為「養不教,父之過」,所以他們務必要教導我們,務必要按照他們自己的心意,肆意拿捏我們的人生。

也不是全錯,只是「為你好」的未必是適合你的。

3樓:輕輕

理念是對的

但我覺得不應該過度和孩子強調,養不教是父之過,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我做錯了全都是我父母的責任,不是我的責任。

我媽就是一直和我弟弟說說三字經,每局都解釋的很詳細,到這裡的時候,說的更仔細,我聽了都忍不住想笑

4樓:汪財茂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其實是乙個整體,強調的是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相結合。

這裡的父,我個人理解也不是單指父親,同時也包括母親,甚至理解為包括某一家的家風也是可以的。

好的家風,靠父母的言傳身教來落實到位,孩子養成了好的思維習慣、言語習慣、行為習慣,才算初步傳到了位。

言傳身教的家庭教育,自古以來,其中有一大部分靠母親來落實到位。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實在是太重要了!!!

男主外,女主內,這其實是一種家庭分工,也是一種社會分工,這種分工其實挺好。和兒女近距離接觸的主要是母親,這也許是歷來孩子們更愛母親的原因吧!就是到了今天,網上也有個說法很有道理:

母親在,兒女是一家;母親不在了,兒女是親戚。

用現在的時段來界定,孩子從小到初中畢業,依靠家庭教育的比重,從100%逐步降低到初中畢業時候的50%左右。

所以,從古到今,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家校結合。這種理念,當然正確!

2023年10月30日23點

孩子 如何評價 「子不教,父之過」?

夏白芷 父愛如山麼?穩穩的坐著 現在的家庭教育一半以上都是母親的喪偶式育兒。父親的教育太少了。但是在以前古代,一般有知識文化的都是父親,所以 養不教,父之過 但是現在,父母雙方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育兒應該是父母同行的。孩子有問題就是這個家庭的問題。是夫妻之前的問題。 這個要和古代的社會結構聯絡,古...

請教諸君 對「養不教,父之過」之觀點作何感想?

於博士父母學堂 不支援,而是堅決反對 孩子犯了錯,父母肯定是有責任的,但是教導孩子的方式 方法才是合格父母應該追求的東西,文中父親的做法,企圖用自我懲罰 自虐的方式來警示孩子,要小心非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還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害怕 膽怯。 skyrocket 乙個家庭養出乙個孩子,教育沒有有用沒用,...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蛋黃爸爸 知乎親子 老祖宗教的東西有些不符合時代,有些還是需要的。比如仁義禮智信。尤其是信現代社會最需要的品質。一切人際交往的基礎是誠信。而讓孩子學會誠信,父母首先要對孩子誠信。答應孩子的事情都要說到做到。這其中還包括了懲罰。答應的獎勵和平時要做的事情,一定做到。做不到要說清楚理由。說過如果孩子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