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時間 2021-05-11 14:35:30

1樓:蛋黃爸爸

@知乎親子

老祖宗教的東西有些不符合時代,有些還是需要的。

比如仁義禮智信。

尤其是信現代社會最需要的品質。一切人際交往的基礎是誠信。

而讓孩子學會誠信,父母首先要對孩子誠信。答應孩子的事情都要說到做到。

這其中還包括了懲罰。答應的獎勵和平時要做的事情,一定做到。做不到要說清楚理由。說過如果孩子答應做不到什麼事情要接受的懲罰,也一定不能心疼,縱使孩子耍無賴,也要忍住,給予懲罰。

比如我女兒。剛開始學跳舞的時候嫌累。老是找藉口跳一半就跑出來。

後來我們和她談判,達成一致。既然學舞蹈是她自己要求的,那就要對自己的提議負責。如果下次再中途堅持不了,我們就把她的玩具全扔了。

果然,女兒耍了個小心思,「下一次」又跑了出來,一邊出來一邊哭。

回家後我們按照約定,言必行行必果。當面把她玩具都扔了。

那之後,小朋友就再也沒有耍過小心思。答應我們的事情也一定會做到。

2樓:May姐來說

辨別力,或者叫個人思維的底層邏輯。

這會讓孩子知道事情的性質如何判斷,個人價值裡最重要的是什麼,遇到不同的挑戰和困難時如何應對,面對選擇時如何取捨。

3樓:ishw

言傳身教

比如背唐詩這種事我就比較反對,除非你家書香門第,父母天天吟詩作賦,孩子天天薰陶,沒有問題。父母天天自己打麻將刷手機玩遊戲,卻去叫孩子背唐詩,這樣是搞不好的。

你希望孩子長成什麼樣,你自己先去做成榜樣。

4樓:雨或沙

題主說的那幾項都不是凡人標配。小朋友更別提了

關於勇敢,我不會教孩子去和黑惡勢力鬥爭,去見義勇為,能幫的小幫一下,難度太大直接推掉就好。

舉個例項,有成年男子在我孩子小學時,要求幫他帶路,還好我去接孩子放學,那人轉頭走了,我之後問孩子才知道這麼個事,麻痺的老子想想都後怕,水果刀帶身上兩年,從那之後放學必須大人接送。時代不同了,人心變了,助人與防人小孩子還搞不懂,可大人總要直到安全第一吧。

5樓:吳軻

對身邊環境的解讀、對社會規則的解讀、對世界的解讀是父母的重要責任,也是家族文化傳承的重要環節昨天剛做了乙個諮詢:高中男生,成績忽高忽低,有實力,不想動。

大約聊了幾十分鐘之後,男生說我其實想考高分,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考,我能感覺到考試和學習不是一碼事,我覺得這挺不應該的,但我也不知道還能怎麼做,而且我最煩爸媽一張嘴就說「你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的」,他們從來都是打著「建議」的旗號,死活讓我表態,然後又要按他們的意思來,我就不樂意。

叛逆嘛?不,他們在嘗試尋找真相。這種時候,權威不好使,因為他們會懷疑,結論不好使,因為他們會懷疑,他們只信服能給他們解釋這個世界的人。

這是世界觀的建立

如果父母不做,他們就會去其他任何可能的地方尋找答案。

然後你就不要抱怨年輕人和你的價值觀不一樣,因為你們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

6樓:向夢

正確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學習一種精神,就是堅毅不拔,能吃苦

學習一種情懷,學習本身應該作為一種興趣而貫徹一生,而不僅僅是為了謀生做人要有情有義

7樓:馬姐姐

最重要的是與孩子一起成長,並且自己也一定要不斷的學習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了解自己讀懂孩子,知道自己的性格與孩子性格不同的表現,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帶領他成長。

8樓:普礬

父母應該努力尋找到人生的真相,找到走進幸福生活的道路,並幫助孩子認識人生的真相,走上幸福生活的道路。

人生的道路上總是有許多的煩惱,所有的煩惱歸根結底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都是源於人無法有效的面對人生,面對自己,面對他人無法走進幸福的生活。

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需要智慧型,需要相應的思想和方法。

我最近看了兩本書,感到這兩本書對解決人生的煩惱,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很有幫助,推薦給你看一看,書名是,被討厭的勇氣,和,幸福的勇氣。

9樓:才老師國學作文

生活經驗,生活樂趣,生活感悟,了解生活,熱愛生活,才能明白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幫助別人生活。比如迎來送往,這些還是都要學習,家裡來客人了,應該問好,倒水,客人走了,即便自己玩呢,也要出來相送。吃飯的規矩,學習習慣的養成,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單純的就應該怎麼做。

孩子 如何評價 「子不教,父之過」?

夏白芷 父愛如山麼?穩穩的坐著 現在的家庭教育一半以上都是母親的喪偶式育兒。父親的教育太少了。但是在以前古代,一般有知識文化的都是父親,所以 養不教,父之過 但是現在,父母雙方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育兒應該是父母同行的。孩子有問題就是這個家庭的問題。是夫妻之前的問題。 這個要和古代的社會結構聯絡,古...

請教諸君 對「養不教,父之過」之觀點作何感想?

於博士父母學堂 不支援,而是堅決反對 孩子犯了錯,父母肯定是有責任的,但是教導孩子的方式 方法才是合格父母應該追求的東西,文中父親的做法,企圖用自我懲罰 自虐的方式來警示孩子,要小心非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還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害怕 膽怯。 skyrocket 乙個家庭養出乙個孩子,教育沒有有用沒用,...

請問「養不教,父之過」這種理念是否正確?

柳同學 三字經 中的 養不教,父之過 以往的譯文版本是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其實,在當今時代來理解這句話,更多人贊成的說法是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那麼,為什麼在 三字經 說的是 養不教,父之過 而不是 母之過 或者父母都提及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男女不平等,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