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土木工程所學知識分析這個問題?

時間 2021-05-11 21:50:03

1樓:實習餵養員

複試的時候可能會問到這個問題,簡單的用土力學回答,因為下雨天時,土中的含水率變大,土顆粒之間的粘聚力降低(粘性土),因此土的抗剪強度會降低,而快步走比慢步走加荷卸荷速度更快(固結不排水),因此作用在腳底土中的含水率會更高,導致其抗剪強度更低,此時人的重力作為外荷載作用在土體上時,更容易發生剪下破壞,造成土體失穩,而引起人的滑倒。

2樓:藍色骨頭不姓藍

我看了一下其他答主的回答,有幾個直擊本質,所以深層次就不分析了。

說一說實際情況和書本知識的對照吧。個人感覺這種題主的問題應該分情況的。想象一下,下雨天走路或跑步是不是就做三軸試驗?

是固結排水(CD)還是固結不排水(CU)還是不固結不排水(UU)。

3樓:不想學習

太沙基在提出有效應力原理之前也有乙個問題。

作用在飽和土體上的總應力,由作用在土粒骨架上的有效應力和作用在孔隙水上的孔隙水壓力兩部分組成。前者會產生摩擦力,提供人前進所需要的反力;後者沒有抗剪能力。 人踏在飽和黏土上的瞬時,總應力轉化為超靜孔隙水壓力,而黏土滲透係數又小,快行一步時間內孔壓不會消散並轉化為有效應力,因而人快步行走就會滑倒。

有效應力原理就這樣被發現了。

4樓:文德

這個問題不是單純土力學問題,其實相當於鞋底與路面接觸介面上摩擦的問題。畢竟如果說是混凝土或者柏油路面,這個問題更不是土力學範疇了。不過如果假定,路面是鄉間土路或者是砂石路,可以通過土力學的一些知識進行解釋。

首先我們要區分題主的條件,第乙個是下雨天,第二個是跑步。這兩個問題涉及到的知識,乙個是孔隙水,另乙個是應變速率。前面已有答主從土體本身有效應力理論上進行了分析,核心就是不同土體排水情況不同,會造成孔壓消散有差異,從而降低了土體抗剪強度。

這個回答有一定道理,但是還不全面,主要回答了下雨這個問題,我進行一下補充。

土與結構接觸面上的力學性質是比較複雜的,接觸面在剪下過程中,土體會形成一定的剪下帶,變形主要包括土體本身變形,以及土與結構相對變形。強度還涉及到殘餘強度。現在關於孔壓和剪下速率對接觸面強度的影響還不夠深入。

不過,不管是土體內部還是接觸面上,孔壓如果不能夠及時消散,勢必會影響接觸面上的強度。現有的一些試驗表明,土體如果應變速率增加,其強度是增加的。但是應變速率對接觸面強度的影響,還有待研究。

砂土可能會出現應變硬化,黏土可能會應變軟化。

這樣看,從土力學角度還無法有效解決跑得快這個問題,那可能跑步時容易滑倒,可能因為跑步時糾正方向,個人姿勢會有傾斜,傳遞到鞋面上的力不是均勻的,這會不會相當於在接觸面上,一部分應力突然減小,另一部分突然增加,從而大大增加了接觸面上某部分的剪應力,然後區域性滑動擴充套件為整體滑動。

5樓:劉孟

為什麼雨天容易摔倒,這個問題我大學土力學老師講過。雨天只有走在在黏土、粉土等不容易排水的圖上容易滑倒,而走在沙土、粗礫上不容易滑到,原理如下:

1、踩在黏土、粉土上,短時間內孔隙水無法消散,總應力部分由孔隙水應力承擔,而水是不能承受剪下的,所以切向出現打滑,人容易摔倒。

2、踩在沙土上,沙土空隙大,孔隙水消散塊,總應力=有效應力,由沙土承受剪下應力,沙土有抗剪能力,所以不容易出現打滑。

3、當在飽和黏土、粉土上跑起來時,用力向後蹬,增大了水平剪下力,所以更容易滑到。

4、有些時候地面、大石頭淋濕後,會產生打滑現象,同樣是由於形成的水膜不能承受剪下力造成的。

土木工程如何轉行?

青春是首不老歌 每乙個人的路不一定其他人適合,我作為一名曾經的土木狗,最後轉行做軟體測試 青春是首不老歌 一名土木狗如何轉行網際網路的?這裡面的辛酸或許只有自己清楚,但是我希望的是,要麼轉,要麼被蹂躪,被摧殘之後轉行 為什麼這麼建議?我屬於被社會蹂躪之後,發奮圖強的轉行那一類,就跟項羽破釜沉舟一樣,...

如何理解土木工程師在工程實踐及解決土木工程專業複雜工程問題中要承擔的責任?

塗山鹿鹿 土木工程專業,是大學的一種自然學科。專門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築 地下建築 道路 隧道 橋梁建築 水電站 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土木工程專業給水排水和地基處理等領域從事規劃 設計 施工 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土木工程專業以培養優秀 複合型 工程...

土木工程的就業前景如何?

前幾天我乙個親戚也是提了乙個類似的問題,覺得土木的就業前景好,就業率高,工資也比其他專業的高,想給孩子報乙個土木專業,就跑過來問我土木的價效比高不高。那我就再在知乎回答一次這個問題吧。報考的專業還要看孩子的情況而定,具體地來說吧如果孩子不是親生的,那可以報,是的話還是算了吧 學土木,要做好滿世界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