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姚班)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10 19:04:29

1樓:李辰星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來展示一下我記錄的叉院生活。

表示這個學術科創之外的限制太強了,濾掉了好多活動啊。

首先,叉院的大神們似乎對各種非學術活動都不太感興趣,比如說,我們班的新生運動會的看台是這樣的。

其次,似乎非學術活動中也擺脫不了學術的影子,比如,我們班當年素拓的題目是,尋找校園裡的二叉樹。

圍觀大新聞永遠是叉院同學喜聞樂見的活動。(好不容易找一張不露臉的,求二位人贏不要打我)

叉院的體育活動也很不錯,不過感覺跟各項活動一樣。以班為單位參賽時,我們還算強隊,以系為單位參賽時,就變成戰五渣了。別的系乙個年級8個班,我們系乙個年級乙個班,怪我咯。

叉院也有一些很不錯的文藝活動,比如說去年舉辦過乙個卡拉OK大賽,感覺還是非常nice的。

聽說下週末還要辦乙個文藝嘉年華,參加完以後回來更新。

以上內容是2023年6月3日寫下的,今天來把四年前的坑填了。

2樓:

以前,當志願者是會發錢的!

以前,元旦是會發好大的禮包的!

以前,端午節是會發粽子的!中秋節是會發月餅的!

以前,是有元旦晚宴的,是有 Tea Time 的,是有 Friday Night 的!

現在,上班是要打卡的!打卡不夠是要扣工資的!

現在,每學期是要寫自我總結的,是要打分的!

嗯!默默去寫這學期的自我總結了,今天截止……苦逼地匿了……

為什麼清華交叉資訊研究院師資很普通?

Shane 普通在哪.一點也不普通!不評價,只陳述現象。我關注的小領域,看作者 大佬 們的去向,有人去了Stanford,有人去了Berkeley,有人去了CMU,還有Google Research等等吧。而除了這些如雷貫耳的地方外,叉院是我看到的唯一屬於亞洲屬於中國的去處。他們每個人身後都是扎扎實...

作為楊振寧開創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為什麼沒有高能理論的方向?

學半 楊振寧給出的答案很明確,理論上沒有新觀點,大型對撞機上你就做不出東西來。楊振寧直言 在我在美國做研究生的時候,大型對撞機的高能物理 粒子物理 這個領域剛開始大放光彩。也可以說這幾十年來,它是大家認為物理學最最重要的發展領域。可是這領域不只是從今天開始,而是從30年以前開始,就已經走在末路上了。...

為什麼清華的交叉資訊研究院或計算機系的大神大一 大二就可以有大把時間去實習?

難道沒有有時需要簽到的課麼?有的課不是會需要多次presentaton 現場答辯麼?如果老師隨手布置課後作業,每次都需要 去上了課 的同學實時通知他們這些在外面實習的人麼?真的就是純屬好奇,我不是清華的,但真的很不理解他們怎麼做到的。他們這不是逃一兩次的課啊,看劉佳倩的部落格,幾乎前三年的一大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