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遲早都會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在哪兒?

時間 2021-05-09 18:40:57

1樓:520025

從科學的角度看的話,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存。生命的開始,就是為了生存,生命的生存方式有不少,而我們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繁衍。人從出生開始就需要生存,對於我們人來說,生存就是適應環境,適應環境就需要學習,學習完就需要實踐,後面就是用學習和實踐得到的經驗總結出更好的經驗和和學習流程來讓後人可以用更少的時間更方便的適應環境,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整個流程稱為「傳承」。

所以,我們人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傳承,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生存,我們傳承的本質也是為了生存。

2樓:橘子舟

看了這多回答,我突然想起了中學時代一位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生命的意義在於運動。

今早又聽聞我姐說了句,人挪活。

確實一切物質一旦停滯下來就顯得毫無作用了。

意義應該就是盡力尋找到你的用處

我的人身經歷告訴我,死很簡單。活著才不容易,尤其是活的還像個人。

我現在也是乙個迷路的人,只是看好多回答有些莫名感悟。

好想能有個人能讓我醍醐灌頂,看清前路。

3樓:青陸

意義就是出生後就在學校比成績,入社會後就是比掙錢的能力,成家後比另一半的實力,有孩子之後就比孩子的成績,是不是感覺就像乙個迴圈,每個人都能在這迴圈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4樓:叉叉

生命的到來那種喜悅和離去的悲傷是乙個圈起點終點意義見仁見智

5樓:Kim

很多時候,當我們相信什麼,我們就會奔赴什麼,或許我們就會擁有什麼。

如果我們相信生命的意義,那我們我們便會不斷地去賦予,無論悲喜,無論艱難還是幸運,那顆種子埋下了,便會成為生命的力量,最終實現我們所謂的「意義」。

如果我們只看到我們遲早都會死亡,那麼我們實則把在死亡之前的所有生命歷程全都拋到死亡的黑洞中,我們忘記了,死亡的靜寂雖會到來,但那之前的每一天的活色生香都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

如果我們只看到我們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那我們忘了,在我們賦予宇宙的星辰浩瀚之前,宇宙是靜寂無聲的。

如果我們無法穿過懷疑主義的迷霧,只看到生命的相對主義,無可無不可的輕佻態度,那麼最終我們的行為將會論證我們預設的前提「生命無意義」。因為無論何時何地,這種虛無與虛空,像幽靈一樣盤旋於我們的心頭,揮之不去,我們便把一生輕拋了。

也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太過於渴求生命的意義。渴求的背後藏著我們的焦慮與魯莽,以至於我們只能接受所謂「意義」美好的表象,一旦陰暗襲來,我們將會不堪一擊地陷入虛無與絕望。但不要忘記,所有無意義的虛無與絕望,都有乙個與之對應的「意義」的對立面的存在,此時的虛無只是表象,我們依然盼望,依然想要追尋。

還有一種可能,我們正著經歷人世間的風霜搓磨,我們的經驗與力量不足以與之對抗,剛剛我們所樹立起的「人」的驕傲被現實一一擊潰,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微塵」的含義,本來高蹈的精神一落千丈,真實的苦痛與撕裂讓我們不得不陷入絕望之境。但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光明與陰影相交織才是完整的世界,死亡與生存,痛苦與歡愉,本就是一體的,沒有死的切膚之痛,我們無法體會生之美妙,所以的苦難與無常,正在教會我們肯定自己尊嚴的同時,承認自己的有限性。

然而人可貴的地方,就在於人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去克服自己的不足,可以揪著自己的頭髮,讓自己從泥沼中站起來,這是這個世界上唯有人才可以辦到的事情,豬不行,狗不行,花不行,草也不行,豬與狗世世代代進化,依然只是豬與狗,甚至還能更加貼合人類的馴養,花與草年年的開謝,明年依然還是同樣的模樣,同樣的香氣。而只有人,明年的你可以與今年的你不同,三十年後的你可以與三十年前的你不同,明年的花與草如果與今年的不同,那或許是人類賦予了其新的力量。

我想,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尋覓意義其實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充滿樂趣的事情。相反,可能我們會遇到反覆的枯燥,無聊,痛苦,我們會屢屢陷入虛無與絕望之中。因為這個世界表象太多,紛繁複雜,僅僅依靠我們的經驗與理智,我們往往會遭受蒙蔽,遭受迷惑,在迷霧中苦苦掙扎,發現自己不堪一擊,從而再次思考人生是否真的有所謂的「意義」。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蘆葦哪怕再堅韌,都無法像磐石那樣屹立在天地之間,它雖然不能像磐石那樣經歷千百年風霜洗禮,但正因為思想,使之搖曳生姿,遺韻流芳。只要一息尚存,思想便應無休止。

然而,很多時候,思想並不能直接賦予意義,沒有行動的思想經常淪為夸夸其談。

我很喜歡羅翔老師說的一句話:「人最難的是跨越知道與做到的鴻溝」,而擺脫這種危機,可能每次要讓行動先走一小步。我們明知道會死亡,但死亡不是生命的對立面,死亡是生命這個長句的最後乙個句號。

我們無須去逃避,去害怕,可能人這一生練習地就是如何去坦然的接受死亡。維根斯坦臨終時曾說:「告訴他們,我度過了極好的一生」。

常人眼裡,天才的一生掙扎苦痛不斷,但他說的這句話,可能就是對生命意義最好的回答。

6樓:MOMO

大部分生命都是因為欲愛而來到這個世界的。有些生命則是存在著復仇的強烈慾望。有些高尚而智慧型的生命只是想要來幫助其他生命而來的……。

不管生命有沒有意義,來不來這個世界暫時你說了不算,除非你能像佛菩薩阿羅漢等有足夠的智慧型能夠超越生死!祝福你!

7樓:初夏

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活著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有限的活著的時間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享受當下,去愛自己,愛別人,愛生活,享受生活。

8樓:G-POTATO

生命的意義在於完成上天賜予的使命。

這種使命分為兩種:表象使命和潛在使命。

表象使命就是死亡,或者說繁殖後死亡。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即完成使命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或多或少的接觸摩擦,進一步激發起某些人群的另一使命「潛在使命。」

潛在使命即活著的真實意義是什麼,也可理解為人生所追求的自我價值。這個潛在使命人人都有,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發掘啟用它。有些人努力尋找,窮盡一生也無法得到,而有些人卻在不經意間得了「道」,【好比桃花源記中高尚人士與武陵人。

】如果上帝存在的話,那麼有這兩種可能:

1.他賦予人類表象使命和潛在使命都是100%,而表象使命的達成率近乎100%,由於缺乏啟用條件,潛在使命的達成率卻不足20%【僅憑自己的感覺估算,沒有經過具體的資料統計】,因此絕大多數人無法了解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結論:上帝給予人平等的使命,但能否發現生活真實的意義,僅看個人際遇,屬於隨機事件。

2.上帝賦予人類表象使命是相同的,但是潛在使命確實有限的。表象使命是一一對應的,潛在使命卻是隨機分配的。

綜上可見,上帝是愛擲骰子的。

9樓:Q-Queen

死亡是大自然規律,人類基因需要不斷的去更新公升級,變得越來越優良。

人是非常複雜的動物,除了基本的物質條件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實現自我價值,為什麼有人到老了會遺憾?為什麼有人拼命的活著?為什麼我們時不時會有遺憾?

終究還是覺得自我價值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

所以從個體而言,生命的意義在於實現自我價值。

從人類這個大群體來說,是在推動整個人類這個物種的進化與人類文明的進步。

望眼2023年前,我們讀到的故事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感覺很容易,很好理解,這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歷史,這些巨人在用生命不斷的為後人提供經驗提供智慧型,才使得我們後人可以看的更高更遠。

所以,遲早都會死,但是發揮的價值不一樣就像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這大概也是道出了生命的意義。

10樓:小軍

我覺得生命的意義是在於過程吧,結果什麼的都無所謂了,就好比死了就什麼都沒了,只要活著什麼都會有的,哪怕現在什麼都沒有,努力一點慢慢都會有的。

11樓:然兒

作為單獨的個人的生命的意義是被賦予的

或許是建立屬於自己的世界的規則,召喚使命,完成它

如果有自由意志的存在,那生命的過程肯定是遵循個人意志的選擇,在建立的過程中擺脫迷茫和糾結,並不活在顯性的人為制定的規則之中而真的知道自己是誰。為了意志而活而非生存。

12樓:竇竇竇 竇飛

周而復始結果固然重要,但是怎麼取得結果的過程才是你最能體現自己的地方,生活偶爾要有儀式感同樣的人生為什麼不努力把自己的生活過的豐富多彩呢?

13樓:恂恂

在我看來,這是兩碼事,死亡只是一種結果,具有不可抗拒性,我們應該欣然接受。但生命存在的意義在於它能發現並創造價值,我們在享受生活、學習、工作的樂趣的同時還得忍受苦難和折磨,這是我們生而為人必須得經歷的,儘管如此,但我們仍需積極樂觀,不慌不忙,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裡創造出盡可能無限大的價值,或許這就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奧義吧。

14樓:孤單芭蕾

我覺得正因為人得死,所以活得才有意思!

因為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所以喜歡的事情就得抓緊做,不然沒機會了。

反之,反正也死不了,時間長著呢,著什麼急,乾脆什麼都不著急,然後越來越懶得動,越來越無聊。

至於生命的意義,你說有什麼意義就有什麼意義。你想有什麼意義就有什麼意義。主動權在與你!不是很有意思?

有遺憾的人生才是人生,所以死賦予了生命的意義。

以上純屬糊了了……被生活蹂躪得,覺得被蹂躪才是活著的意義!

15樓:不要忘記那些經歷

這絕對是乙個吃飽了的人才會問出的問題。

乙個乞丐絕對是問不出這個問題的。他關心的是下一頓飯是怎麼解決,意義?能換一張大餅還是一碗粥?

16樓:謎罔

在於體驗,在於吃吃喝喝,在於個人價值與追求的實現,在於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裡,利用可控的物質資源與精神享受,讓自我的生命意志的得以綻放。群體利益,人類未來等等,都往後稍稍吧,你是個人,才是群體,先把自己這一生活通透了,順手考慮那些有的沒的。

17樓:鹹魚

不是因為死亡生命才無意義,生命從始至終都無意義,哪怕永生仍是無意義。

尋求其客觀意義只能自討苦吃或自我欺騙。

來了就來了,你可以賦予主觀意義讓自己更激情一些,也可以接受真實感受精神自由。

18樓:白粥戰士

我覺得難道這個問題不等於: 吃的飯遲早就要拉成shi 吃飯的意義在哪?如果想不明白你就不吃飯了嗎?

「吃飯」 吃的是好吃的想吃的並從中獲得滿足快樂等等,每天都會想下一次吃什麼?不吃就餓得慌

生存亦然是做想做的會開心的或者對社會有意義且自己感到滿足的…過程很重要珍惜當下。

19樓:山那邊

生物都有生命,海藻的生命只有幾個小時,它們一出生就開始交配繁殖,產卵後就死亡了。昆蟲生命只有春天到秋天不到一年,它們也是為了種族而生存,如螳螂,母螳螂在交配後吃掉公螳螂,為的是利用公螳螂的蛋白質為提高產出的卵的貭量,以便卵在冬天能倖存。魚類也一樣都要為了種群後代的繁榮努力。

大馬哈魚兩年後,克服千難萬險迴游到出生地交配產卵後,用完了一生,死後用自己的屍體肥沃了水質為出生的小大馬哈魚提供食物。動物也一樣,幹方百計保護幼小動物,如動物和飛禽的遷徙,為了有適合的棲息地產卵和育兒,同時淘汰老年的雄性動物等等。所以人生的的主弦律應是種族的繁榮,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的基因都在要求你要為人類的繁榮努力生活,包括生兒育女,包括為人類社會做出一身的貢獻。

既然人遲早要死亡,那生命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aral 善和惡,這就是意義。人的無節制慾望帶人到懸崖,整個榮譽與尊嚴毀於慾望。道德,節制,愛帶人到簡單的而永恆的幸福。我們用我們艱難困苦的生命來證明這條天律。用短暫的生命獲取噩運或善報,就這麼簡單。 金秋 意義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天道輪迴,四季更換,萬物此消彼長,生死輪迴!人有六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既然生命的終點都是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死亡則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生,則體驗生命從萌生到成長繼而成熟直至死亡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的一切就是自然規律的一次演變。生命的誕生和發展,需要生命體去感悟和遵循,生命的存在需要生命體去演示和闡述。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物質存在形式,而其存在就是生命最大的意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

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應如何理解?

為了吸取能量。凌駕人類之上有一種存在,把人類的喜怒哀樂都當成食物,人類源源不斷的情緒波動,都化成它取之不盡的能源。如果人類每乙個都平靜互助,不攀比不弒殺的,大家還願意生產點東西,交換一下,大家就都滿足了,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情緒。所以一定要有鬥爭,要比來比去,不比較就沒勁,光是像動物那樣吃飽人類是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