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跑步相比,爬樓梯的鍛鍊效果更好而且對膝蓋損傷更小麼?

時間 2021-06-01 01:24:45

1樓:自悟

親身感受說一下,沒有條件做技術研究。但是我認為首貼那個研究不靠譜不走心,上下樓是完全不同的,爬樓梯一般都是間歇運動,這個因素也沒有評估,研究純屬扯淡。

我常年跑步,參加過多次半馬,約五分半的配速,全馬跑不下來,髂脛束症候群如同封印,十幾公里就會疼,但這也保護了我的膝蓋?

有次爬山後腿疼了幾天,然後跑步時,髂脛束症候群來的晚一點了,似乎有作用,我也想有機會去參加越野跑及爬山徒步,所以下雨天甚至一般天氣也會去爬樓梯,大多是爬上去,電梯下來,有時也走下來。剛開始覺得很累,氣喘吁吁,逐漸不怎麼累了,從60多層到二三百層,開始樓層少時間短,後來時間逐漸和跑步一樣了,我爬的樓一共23層,一上下約五分鐘,是間歇運動,而不像跑步是連續運動,等電梯下樓時會有休息,如果走下來,與上相比肌肉受力是不同的,也是一種休息,因此爬樓梯是頭幾層樓兩步一跨,爬到7,8層時,沒力氣了再一步一跨走上去。現在我爬樓梯經常背個十來斤的包,模擬負重爬山。

我的感受,爬樓梯是走,類似於徒步,而且間歇有休息,比跑步對膝蓋衝擊力小而且經休息緩解,下樓對膝蓋衝擊大一些,但由於是間歇性,也不比跑步大多少。即使跑樓梯,由於強度大,跑不了幾層就會慢下來走,其實也沒關係。

綜上,我認為多上少下(下主要坐電梯)爬樓梯的話,對膝蓋衝擊遠小於跑步,如果上下樓全步行,由於是間歇運動且是步行,對膝蓋的衝擊也不如跑步大,完全不必擔心。即使負重爬樓,也沒有問題。

2樓:愛燃燒

週末參加了乙個爬樓接力賽,許久不練爬樓,略感吃力但安全完賽。

有爬樓賽或訓練經歷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有體驗:心跳急劇加速、大腿小腿痠脹、呼吸急促困難、嗓子乾澀疼痛、大腦缺氧耳鳴,身體反應甚至比跑友們懼怕的間歇訓練都大。

那爬樓訓練具有什麼特點呢?

因為爬樓需要克服重力做功,訓練時鍛鍊到身體諸多肌肉群,足弓腳踝、小腿大腿肌肉、腰腹髖核心、手臂肌肉(支撐和助力),而且對這些肌肉群的刺激強度要大於路跑訓練,所以身體反應極大。同時也因其強度特點,對肌肉力量的鍛鍊和心肺功能的提公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實際生活中,很多跑友卻對爬樓訓練卻唯恐避之而不及,多半因為「爬樓傷膝論「,事實果真如此嗎?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先看一組資料:

站立時,膝蓋承擔重量是體重的86%;

走路時,是體重的1.6倍;

慢跑時,是體重的2-3倍;

快跑時,是體重的5-7倍;

爬樓時,是體重的3-4倍;

下樓時,是體重的5-7倍。

如果只看3-4倍這個資料似乎很嚇人,但與其他運動橫向比較我們就能發現,這個數值其實是很平常的,我們跳遠時甚至能有十幾倍呢!

所以在合理安排和正確訓練下,爬樓傷膝論與跑步傷膝論都只是不合理鍛鍊方式後的甩鍋和利益相關者的陰謀論(比如健身房並不希望你去爬樓或默默在跑步機揮汗,他們需要的是你辦卡辦私教課,所以健身房教練會告訴你跑步機和爬樓傷膝)。

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安排以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呢?

體重過大、膝蓋有損傷、心肺患有疾病、老年人慎重選擇。

提前充分熱身,因為爬樓訓練強度極大,對肌肉和關節的要求高,身體在充分熱身後不僅能預防運動傷害,還能提高運動表現,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我們可以慢跑後動態拉伸再加一些跑的專門練習,不僅僅是下肢,髖部核心、肩膀手臂部位也要提前進行熱身活動(爬樓也需要這些部位的肌肉群參與)。

輔助技巧助力,用手支撐大腿、手抓護欄能為爬樓提供額外動力,減輕下肢負擔,有利於提高運動能力。

只上不下,台階下樓時對膝蓋衝擊遠遠大於爬樓,而且在運動後疲勞狀態下容易踩空,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最好選擇有電梯的地點進行爬樓訓練,通過電梯下樓。

嚴格控制訓練密度和強度,不在身體疲勞或受傷狀態下安排爬樓訓練。對於初次或長時間間隔後再次開始進行爬樓訓練的跑友,一定要注意強度,先慢後穩,摸索清楚自己的能力再將其作為常規訓練課,一般訓練密度一到兩周一次即可,因單次強度和個人身體情況而異。

結伴訓練。一般有電梯的樓道很少有人,而且有可能沒有手機訊號,萬一發生意外無人發現或無法與他人聯絡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所以為保證自身安全,請結伴訓練。

好了,新技能get到了嗎,想不想虐一波~

愛燃燒 | 中國領先的耐力運動社群

愛燃燒知乎專欄

3樓:Leo 村夫

走樓梯鍛鍊實在是害人啊。

膝蓋不是肌肉,不會越用越強壯,只會越磨越薄。 到最後坐輪椅。不過這個過程最少需要五六年以上時間。畢竟人體比較奇妙,能自我修補。

我想舉個鄰居的例子,可我以前的鄰居沒人認識。好吧,名人例子:鄺美雲。最近剛上報紙。

不過這個沒有資料支援,沒有雙盲測試過,不科學喲。

4樓:

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有條件跑摩天樓,所以跑樓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間歇運動,無恢復時間的長時間跑樓梯沒啥機會體會,並且也沒多少人的身體素質能堅持住。

就我個人體驗而言(我家在13樓),跑樓梯(兩格一上快跨/跑+電梯下樓)心率帶動速度和跑步一樣迅速,因為都是大肌群參與+持續性輸出的運動方式,總體強度都很大。

我不知道你說的鍛鍊效果具體如何量化,如果只說消耗熱量的話,主要還是看強度+持續時間,但基於單次運動記錄耗能計算的話,顯然要讓一次跑樓梯超過一次中高配速的跑步,這很難,因為絕大多數的時候跑樓梯顯然都是間歇的,如下圖里這樣,包圍的面積自然小了,平均心率不可避免地也會小。

下面帖下跑樓梯記錄:

另一次長距離跑步的記錄:

簡單地說,跑這麼一次對我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心率上其實綽綽有餘,強度上公升的最大障礙是肌肉承受不住。而跑樓梯,如果沒有下樓部分的rest-time,我想我是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的。

至於運動感受,的確膝蓋上跑步的反應會略大點,而跑樓梯則更多偏向臀部(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跑樓梯而不是跨,膝蓋也是不輕鬆的),但因為我的BMI本身就很低,所以感受都不算大,如果有大塊頭現身說法也許更直觀。至於運動損傷的問題,無外乎運動量+休息,跑樓梯這點和跑步一致,運動本身來說有衝擊但也有恢復收益,你沒必要放在心上,如果你對運動損傷實在放不下心,我建議直接玩橢圓機

如果真有人認為每天跑步關節要出事,而每天跑樓梯身體不會有明顯反應,那只能說你從事的運動強度不對等而已。

為什麼爬樓梯更辛苦,心率卻比跑步低?

馬拉松Sean 運動模式和所用的肌群不一樣。爬樓按重要程度排序,主要是股四頭 臀大肌 比目魚 腓腸 guo 左月右國 繩肌群 脛前。跑步的排序不一樣。 Tang小山 我認為這純屬是強度的問題。樓梯上公升所需要的綜合輸出肯定比跑步猛,所以只能降低某個引數達成最重目的,好比心率。你可以去試,跑樓的時候你...

每天都爬樓梯,如何保護膝蓋?

體創首席動力熊 建議你進行髖關節後伸和外展的力量訓練,髖部力量增加可以減輕膝關節壓力。髖後伸肌 臀大肌訓練 動作要領 骨盆保持中立位不要有旋轉小腿垂直地面,膝關節髖關節肩膀在一條直線上 臀部夾緊強度為臀部感覺到累或者臀大肌感覺酸的時候再堅持5 10s 髖外展肌 臀中肌訓練 動作名稱 側臥位臀中肌練習...

爬樓梯還是平緩坡道,哪種資金曲線好?

流星 你理解的沒錯。樓梯式的我認為更具有普適性。盈利的結果肯定是存在交易優勢有。小贏小輸能平緩拉公升,必然存在勝率優勢。這種情況應該是盤感優秀。基本就是日內。階梯的優勢是盈利空間大不需要多高的勝率。並且以此為基礎可以演化出來盈利加倉的操作,進一步放大風險收益的關係。只要願意認可並且執行該優勢。勢必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