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藥物提純有效成分,再配伍,是中藥的發展方向嗎?

時間 2021-05-31 20:03:57

1樓:

我們知道,光是一種天然藥物,其成分有很多種,其中最主要成分是不是最重要的,其成分之間有沒有協同作用,起協同作用的成分的最佳配比,成分有沒有經過體內的化學轉化等等這些研究,就讓人頭大。

2樓:「已登出」

這應該算是偏離中醫的本意了。不過目前確實部分的高校或研究所學者在研究,但是沒有完善的理論體系支援,而且也需要長期的臨床試驗。

3樓:公升斗小民

別傻,浪費錢,我當時還真信,買了一堆,除啦當歸提取物,有點效果,就這,潤腸通便,把大便往下擠的那種特效,也是聊勝於無,其他,凡事用味的還好點,但用氣,全軍覆沒,如果有那麼簡單就好了,三伏貼來說,你拿麝香鼠產的代替鹿的,藥效大減,在用現在那些化學的,你是謀財害命

4樓:杜伯怪

「先生,你這味藥被證明有毒啊!」

「小夥子,這你就不懂了,藥雖有毒,但是經過我配伍之後,陰陽調和,水火相濟,五行相生,毒性自然被中和對沖掉了。」

先有「認識世界」,方有「改造世界」。

中醫從「認識世界」這個問題上就無法說服我,我自然無法認同它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當然,也僅限於我。

有的人真的懂,他們真的懂陰陽五行太極八卦,真的懂,羨慕他們,但我學不來,我真的是對不起了。

5樓:維也納的夏天

並不是統一的種植,氣味的標準化,然後理論的統一,科學得研究才是發展方向。

有效成分配伍?那是化學,不是醫學。

有效成分這種東西,就別拿出來了,不然人參早就被人參果人參葉代替了。

某些人覺得麻黃湯的有效成分是麻黃鹼,呵呵,這是思維的上的質的區別,說不通,懂得人才能理解,不懂的人,真的就只是嘴硬。

6樓:fwking

這是標準化的問題,一切以西醫為標準,就容易產生這種怪誕的想法。為什麼我中醫要用你西醫的理念來製備藥物呢。根本就不是乙個醫學體系麼。

中藥又不是用化學成分來治病,而是利用的自然界的資訊,是自然的寒暑變化,地勢高低,陰陽消長等。這也是為什麼人工種植的中藥不如天然中藥效果好的原因。

而合成等方法製備的化學成分藥,可能是有一部分的中藥藥性,但是藥性就過於單一和霸道了,屬於大毒。中藥本身按中醫說法也叫毒,有毒性高低之分。本身使用上已經在配伍上儘量減少毒性了。

你用合成藥,這在藥物使用上的理念就已經是背道而馳了。

中藥的使用必須在中醫的辯證論治的基礎上,否則即使你用的完全是天然中藥,按西醫理念開出的那也不能叫中藥。現在的中成藥不再讓西醫隨便開了,也是基於對中醫中藥的尊重。

7樓:於紹東

不是中藥的發展方向。短期效果!

中草藥裡的有效成分之所以長期有效是因為有次效的那些成分始終在輔助那些有效成分!

天下的大事都是有許多小事來積累完成的!

靈活運用的主題不也是基礎的根基嗎?

8樓:chenc

走這條路至少需要有兩個大前提,一是我們真的知道了什麼是有效成分,別的全是「無效成分」。二、這條路從經濟角度看更合算。

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時間段內,就我看來我們離這兩個前提還有十萬八千里。

不說別的太複雜的了,就說我們喝的水吧。是純淨水對我們更好還是礦泉水對我們更好?

9樓:

本來就是乙個已經存在的方向,乙個分支,和其他方向不矛盾啊親們,而且已經是很成熟的發展道路之一了,經典藥一大堆了,

青蒿素只是簡單的,配方更多,

單味藥比如天麻素,三七,振源膠囊就很經典,還有燈盞花,血必淨,複方甘草這類,配伍多點的比如速效救心丸,超級經典。

常見的藿香正氣水,小柴胡顆粒,風寒感冒顆粒,這些更是一吃就見效,還有那些跌打損傷外用的提純的更是一堆,藥店自己看嘛,效果都很好。

案例太多了就不一一舉例了,中醫發展,多條路並行沒啥矛盾的。

另外,提純並不一定效果就更好,未知之謎依然很多,比如天麻就是典型,天麻素效果就是不如天麻本身效果好。

至於說中醫黑,實在是黑的水平太低了,常識都沒有,他們眼中的中醫其實就是賣保健品的水平,

10樓:

我是不是和知乎上的人生活在不同時代,現在醫院不是大多數都是開的免煎中藥嗎?一副藥只要乙個格仔用開水泡化就能喝呀?這不是中藥提純再配伍的產物?

11樓:「已登出」

這個是目前實驗室中藥的發展方向。

不過未來會不會成為中藥真正的發展方向? 不好說。

粗略地看了下其他答案,大部分對這個方向不認同,無論中醫黑還是認同中醫的。可以這麼說,中藥行業的人是不願意看到這樣應用的,因為會減少很多暴利。另外這樣做會讓現有的中成藥體系面臨著極其重大的改革,幾乎等同於推倒重來。

而許多中藥還面臨著乙個問題,就是原本能治病的藥方,提取成分之後就不能治病了,這個也是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

天然藥物的研究不同於化藥的合成研究,走生物研究的道路可能更合適一些。

12樓:Widmore

要看怎麼提純吧,要是把中藥熬好了然後把水蒸發幹取剩下的渣渣,那不叫提純,應該叫濃縮吧,裡面的化合物還有幾百上千種呢。青蒿素不是這麼制出來的。

我覺得提純肯定是未來的方向,關鍵是先要確定有效成分。但是確定了有效成分之後中藥也就失去了神秘感,想要賺錢也沒那麼輕鬆了吧。比方說大家都知道青蒿素能治病,還會再有人用黃花蒿嗎?

13樓:東木

一些藥物可以這樣做,但是這不應該成為中醫的發展方向。懂一點中醫理論的人都知道,中醫藥是按照藥性來分類的,寒熱溫涼、公升降浮沉的屬性,其配伍是按照藥性來配,而不是所謂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這個說法是從西醫來的,西醫藥是根據化學技術來的。

中醫的思路更全面,它直接從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作用著眼,其產生作用的原因有可能是成分,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比如乾薑,在中醫藥裡屬熱性,然而這個熱性在試管裡分析成分是分析不出來的。所以,按有藥成分來發展中藥只會限制和扼殺中醫,不應該成為中醫藥的發展方向。

14樓:Boris

應該是吧!目前種植的藥用植物都是速生,導致產生出來的藥用成分含量偏低(其實這點從化學角度很容易理解),這就只能靠一些化學手段再濃縮和提取。

15樓:

穿越時間回到古代,帶上一噸頭孢拉定交給老中醫並告知這白白的東西祖傳、能救命。

他們會總結出:

頭孢拉定-包治頭疼咳嗽、拉肚子、定神魂。

白色屬金、入肺、微苦、性涼。

老中醫用完了一噸頭孢拉定後他們會發現茯苓粉也是白色的,也苦;於是他們聲稱茯苓粉就是頭孢拉定,安慰劑效應肯定很厲害。於是茯苓就成了神藥。

看見沒有,天然不天熱無所謂;真正的中醫是白色屬金肺這種神奇的理論

16樓:

理論上是的,但是路很長

第一受限於成本

第二中醫理論基礎需要定量化建模,不能用目前的理論來類推,這其實也是說明現代的定量化醫學理論尚未到頭,還有很長路要走

你想想,這得有多少跨越式的發展

相信中醫和西醫最終是會統一的,在人體生理結構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

17樓:含辛

有效成分是如何明確的?人工合成遵循哪種規範?雙盲屬於哪種檢測機制?

中藥這麼一套搞下來,請問和現代醫學還有什麼區別?做出來的藥物憑什麼還能叫中藥?

18樓:

從中醫角度。不是, 有便宜的藥物,為什麼要提出單質? 而且沒哪個老中醫試驗這種方案(會有小白兔去接受試驗麼?

從西醫角度,從植物裡抽出單質進行試驗,不錯不錯, 達菲不就是麼。

19樓:不想長大

不可行 ,乙個病可能需要A植物A1A2A3成分+B植物的B1B2B4成分+C植物裡的C1C2C4+D礦物的D1成分,要確定這些成分並確認劑量以及後期動物實驗人體實驗,沒個幾十上百億搞不定,這些成本誰來承擔?

20樓:一頭發光的牛

有本書叫中藥化學。我以為這是乙個必然的研究方向。是不是最終的發展方向,有待繼續深入。

目前來說,對單味中藥或者對中藥單體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解釋中藥的作用,因此還取代不了傳統的中藥理論。

再多說一點。任何醫學都離不開診療。中藥化學的研究屬於療的方面。

是基於現代科學或者西醫理論的研究,中藥的應用可以參考這些。但是中醫的診療是分不開的,中藥我們可以定義為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天然藥物的應用,因此通過藥物研究推翻中醫目前還只能是一種可能性,想要完全推翻中醫理論,要將兩方面都研究清楚才行。

21樓:國樑

主要是走這條路出力不討好。

出力是出大力,中國沒幾個藥廠有這個實力。

不討好是很難有陽性結論。

國際幾大藥廠,寧願從既往經驗/疾病靶點尋找藥物,也不願在這一堆裡面提純。

很多人認為大多數天然藥物有效,實際上大多數無效,無效去提什麼都不知道。

真有效的話,屠呦呦就沒有那麼難了,幾大藥廠是逐利的,早蜂擁而入了。

歷史上成功的例子不過是屈指可數的幾個,我知道的只有阿司匹林(柳樹皮提取物的改進。現在解熱鎮痛還基本被更新的藥取代,相當於已經改進了兩代),地高辛(洋地黃提取的一類藥,目前還在用)。金雞納我還沒查。

22樓:臥室打頭

這其實不是中醫,而是「天然藥物化學」。

微博上的西醫黑「芋頭微波」說過兩句話,大概意思是:屠呦呦萃取青蒿素的「萃取法」源於中國,疫苗技術也源於中國的「種痘」,天花是被中醫消滅的(至少不是被西醫消滅的)。所以西醫在中醫面前算個弟弟。

大概意思是這個吧,原話不一定是這樣。

說得沒錯,但起源於中國的東西很多,比如火藥也起源於中國,但很明顯外中國人比中中國人更會用火藥,事實是在使用火藥這件事上,中中國人才是弟弟。

萃取和疫苗起源於中國,但這兩種技術外中國人都用得比中國更好,比如中醫的萃取技術,只能萃取,不能提純,屠呦呦萃取出來的東西裡一大堆化合物,後面的分離、提純、確認用的色譜法、核磁共振、質譜法等等,都是現代科學的技術。

承認這些技術起源於外國,或者外中國人用得更好,對於某些愛國者真的很難。

23樓:DRDang

首先你說的這個是早就已經發生過的事。中藥學在西方科學中對應的學科是天然產物化學,屬於乙個包含了分析化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和藥理學的交叉學科。由於傳統的中藥學根本就沒有藥物分析化學和藥物有機化學這個概念,所以為了和國際接軌,現代中藥學這個名詞早已被現代天然產物化學所代替。

有代表意義的例子比如屠喲喲從黃花蒿裡提取了青蒿素並應用到臨床。與屠喲喲一起獲獎的大村智(阿維菌素的發現者)也是天然產物化學家。需要說明的是,現代天然產物化學研究的領域近幾十年早已轉向了數以億計的海洋生物屆和微生物屆群體。

而傳統中藥的研究範圍(主要是不到7000種藥用高等植物和少量動物體)和它相比基本上可以說是微不足道。其實國內科學界早已達成共識,傳統中藥學作為乙個舊學科早就沒有了存在感,被現代天然產物化學取代是不爭的事實…

中草藥提純有效成分的研究方向有意義嗎?

中藥材有效成分研究很有必要。具體可以參考 中藥化學 課程。但是提純就完全沒必要,提純不代表就是完美的。中藥向來是複方使用的,是眾多有效成分相互作用的。我們在看食物既要看微觀的有效成分,也要看巨集觀的作用與療效。提純不一定能把療效給顯著出來。 咖啡貓 有意義,有一門叫天然藥物化學的了解一下。但我覺得中...

中草藥中有效成分是什麼?

撬地球 絕大部分中草藥提取不出能治病的有效成分。有些能提取出來,但遠遠達不到能治病的劑量。還有很多能提取出對人體有害的毒性物質。 打個比方,你想吃點甜的,從白砂糖的瓶子裡倒出一些,加水化開。和你拿出一根甘蔗,榨汁喝。就很形象的模擬了化學藥和中草藥的區別。乙個是純的物質,你確切的知道裡面是什麼成分,也...

怎樣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這很難嗎?

小鍋燉豆腐 提取很簡單啊,一直煮一直煮,溶劑選95醇之類的水溶醇溶都可以了 分離純化不容易,很難提取純純的無雜質的,要再說到提取出有用的新成分那就更難了,財力物力人力都跟不上而且也不能保證提取出來的真的可以臨床應用 小太陽 提取其實不難,但是你要把提取物做結構鑑定,因為提取出來的東西,有的有活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