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為什麼沒有左上腹部(胃體)隱痛這類的論述?

時間 2021-05-11 09:03:23

1樓:

才開始背傷寒論(背到40條),試答下。以下憑記憶寫出。

第28條,「...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心下滿,我想應該就是胃部吧。

第37條,「......設胸滿脇痛者,與小柴胡湯......」胸滿脇痛也沒說左右,差不多是你說的位置吧。

2樓:psasura

這是啥意思?不是中醫但想用傷寒論給別人治病?那能合適嗎?上腹部隱痛,感覺上熱下寒,小腹喜按就想用瀉心湯方治?胡希恕都不敢這樣治。不要亂用藥,也別亂治,中藥是有毒的。

3樓:五福恆

首先你第一步就錯了,你要先診脈查內傷還是外感;

第二傷寒論所言為滿而不痛者宜半夏瀉心湯。

第三步,治病不可拘泥於術,明術之道,醫之理,而後隨證治之即可。

現代人多內傷病,你可以診脈看下。此般病多在脾肝腎經,你診脈查病部,而後查脈浮沉以定病氣深淺,而後擇病經相對應通氣深淺的穴位或擇氣味入經,或行或補,隨病治之就行了。

久年臟腑及經絡並病者,需要3次才會出效果;突發不久者,針入則痛止,脈平則病癒。

4樓:

回答問題:東漢末年沒有人提出腹部九分法,不存在左上腹部這樣的名詞。

首先,左上腹部的器官包括脾、胃、結腸脾區、左腎上腺和左腎,而如圖所示這個範圍並不是「胃體」所在的位置,也不是其他器官的體表投射區。此部中醫稱「脅下」,大部分情況下是屬於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的分野,可見於張仲景多篇。這樣的症狀當然也就不屬於所謂的胃系病,而是屬於現代醫學體系下的「肋間神經痛」,注意排除骨科上的胸椎退行性變或肋骨外傷,普通針刺解決較好;注意是否與呼吸運動如咳嗽、深呼吸或打噴嚏有關,則還需明確辨證分經,參考《金匱》都小青龍加石膏證;注意明確診斷,排除帶狀皰疹、結核或腫瘤等其他疾病,這個在張仲景的年代是少陰篇的不治之症及藏結病;若伴隨失眠、食慾下降、焦慮、抑鬱等,注意排除心理障礙的軀體化表現,大部分可以回到柴胡證上去;若是水飲留據所致,也有十棗、葶藶等如法;若有瘀血,必要活血化瘀;注意排除其他答主提到的「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公尺湯主之」和「胸痺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針對不下利一證,注意是否有消化代謝廢物產生及排出;注意消化道動力是否正常等。總之病機有虛實之別,權宜有急下存陰之策,再追個一貫煎穩陰就好。諸瀉心湯的證,大多是誤下所引發的邪氣內陷卡在心下這個位置,也就是胃的位置。

且不是隱痛,而是痞硬。古人出於各種奇奇怪怪的原因,常常心胃不分,這一點現代人需要理解。當然諸瀉心湯證也可以不由誤下引發,但有是證用是方,在方證不能明確對應時,自然無法收效滿意。

此外,由於人類往往無法準確對內臟感覺定性定位,必要時結合現代醫學檢查。若症狀描述準確且病機把握無誤,此證仍直指原書少陰篇。以下兩組條文供參考: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及「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總之要先明確診斷,只這樣看來,四逆散的可能性大一些。

為什麼要讀傷寒論?

卡拉是只貓 中醫粉愛說幾千年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好吧,我們翻翻歷史看看傷寒論對熱病效果如何。從歷史事實看,傷寒論 出現後對中國瘟疫的防治並沒有起到任何實質影響。瘟疫依舊史不絕書,死亡依然觸目驚心。從1500年至1911年不到500年中,共發生大疫238次,平均兩年就有一次。尤其明末清初的大瘟疫,慘烈...

《傷寒論》80條梔子幹薑湯為什麼不加甘草?

樂修齊 問題很好,很難回答,看了下其他回答基本都可以用梔子類的其他方反駁。梔子類方共十個,用甘草的只有梔子柏皮湯和梔子甘草豉湯兩方,說明梔子並不常伴甘草。梔子甘草豉湯,嘔吐下利後,若少氣者,用炙甘草說的過去。梔子柏皮湯身黃 發熱都不是甘草的適用證,但是此方梔子用到十五枚,甘草也僅用一兩,可能意義在這...

傷寒論裡有不熱不寒者,沒不陰不陽者。那為什麼有太陽少陰合病呢?

王旭競 少陰病是動血傷血,太陽病是肩背頭項痛。表尚未解,已然傷血的,自然是太少兩感。至於什麼不陰不陽的,你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吧換句話說,假如表未解,還傷血,又有燥屎,大便不通,是不是還合了陽明經。如果還腹滿小便不利呢,是不是太陰經也有問題。如果還氣不足,手足厥逆 胃痛,是不是還有厥陰經問題在。從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