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空調要分制熱模式和製冷模式?

時間 2021-06-08 22:07:24

1樓:慢鏡頭

這個問題,有意思!曾經在我剛剛接觸空調這種高階貨的時候,我也從內心發出過同樣的疑問,也曾想過為什麼空調不能像聲控燈一樣當我們一踏進家門它就自動開啟呢?當我感覺到太冷或太熱的時候它能自動關閉或自動調溫呢?

其實一句話,它不智慧型!當然,現在也有智慧型空調,比如說汽車空調,當你設定好乙個溫度值之後,它就會通過感應器判斷當前的實際溫度與預設溫度的溫差,來決定它到底該給你供熱呢還是應該製冷。然而,而今現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家用空調還沒有用到這種裝備,它還不能判斷當前的溫度,就像現在冬天你要給機器收氟,還得想辦法讓機器製冷一樣!

因為現在的室內機機器外面,還沒有發現裝有測溫探頭!

2樓:捲尺

製冷模式下,設定溫度為25度,此時空調出風溫度約為15至18度可以調節室溫至25度。

制熱模式下,設定溫度為25度,此時空調出風溫度約為33至35度可以調節室溫至25度。

要有送風溫差的。

3樓:蔣曈曈

對機器而言,沒有初始溫度這一設定,只有兩種運作模式(製冷或制熱)。所以機器無法主動判斷是通過哪一種方式去達到你所需要的溫度。可以說是自動與半自動的感覺吧,做不到自我感知溫度一鍵操作(智慧型)。

自我費曼,僅供參考。

4樓:宣少

其實有很多空調是可以根據溫度設定來自動調節,自動切換製冷或制熱模式,其邏輯也並不複雜。例如我所從事的領域精密空調以及市場上的恆溫恆濕空調就是這樣的。

至於家用空調那邊為什麼需要手動選擇製冷或制熱,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

1.作為家用空調,服務的物件是人。當設定乙個溫度時,若為自動調節,空調可能會自動切換模式,給人造成不好的體驗。

舉個例子:在冬天時,人們一般想取暖,假設設定20度,但如果加熱量配置偏大,房間一下子公升到22度以上,這時空調會以為需要製冷,於是開啟了壓縮機,這時吹出冷風,效果就與人們期望的相反了,影響體驗。

2.做成模式是需要手動切換的,對於控制器來說也少了一些邏輯,相對簡單點,可能成本會稍低一點吧(雖然個人覺得應該基本沒什麼差異)

5樓:虛偽筆記

如果我希望把一杯20℃的水調整至30°,那我就會用四五十度的外力加熱,反之降溫至10°我就要用四五度去將它冷卻。空調同理。

既然空調製冷和制熱用的是同一原理,為什麼還會有單冷機的存在?

李空調 製冷是本能,空調必須要製冷,不然要空調幹嘛?但是,制熱就是本事了!並不是所有空調都有那麼好的制熱效果,雖然原理一樣,但是不同品牌用的壓縮機和一些核心冷配件不一樣,導致制熱的效果有著很顯然的不同。 噤聲 從經濟學上來說,這是為了擴大消費者人群。是的,沒錯,就是為了擴大消費者人群,因為在某些地方...

為什麼空調制熱25度就熱 製冷25度就涼快 ?

渣渣輝 空調的出風口溫度基本是恆定的!不管製冷還是制熱!製冷出口溫度在16度以下,制熱出口溫度40 50吧!打個比方家裡室溫30度,開啟空調制熱25度,那麼這個時候空調會根據檢測到的溫度停止工作!再比如室溫10度,開啟空調製冷25度,那麼這個時候空調也會停止工作!或者自動變換模式! 影身蝦 乙個是體...

為什麼空調制熱時,要先除霜 45 60 分鐘才會送熱風,需要這麼久嗎?

猿某人 不需要這麼久。這個時間很不正常,一般是幾分鐘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空調除霜實際上就是在製冷,使得外機換熱器發熱。有些空調採用定時除霜機制,也有些檢測外機換熱器溫度。但不管怎樣,不會需要這麼長時間。因為這麼長時間還不能制熱,就失去了制熱的意義。 競為 不知道你是一直以來有這個問題還是最近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