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不願意被稱為 倭 ?

時間 2021-05-30 02:03:24

1樓:KingOD

你小的時候有個跟班,你叫他「屁墩兒」,你比他聰明還比他壯,他很聽你的話,你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後來他長大了,也成了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你們的關係也變得不咋地,然後你還在別人面前喊他「屁墩兒」?

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吧

2樓:

越南抄襲那是表面的

日本是乙個神話體系和妖怪民族精神都都是低劣抄襲和山寨的國家

可耐不住別人外務省6倍經費培養的知日派多啊

3樓:一粒塵埃

有人認為倭是中國古代對倭奴的簡稱,其發音與日語中「女人」的發音是一樣的,中古漢語「倭奴」的發音是「wana」,古代日語中「女人」的發音是「wonna」。

4樓: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是當年光武帝給的名號,一開始日本人還樂壞了,要知道漢人對周邊國家部落稱呼不是蠻就是夷,倭字好歹還有個單人旁,日本人認為漢人起碼把他們當人看,過了數百年後才知道倭字是矮的意思,是漢族人在笑話日本人矮……

5樓:旅人

就像支什麼的詞,日本人一開始用它也沒有惡意的意思,倒是我們一廂情願給它加了個貶義的含義,到現在成了日本一些右翼用來貶損我們的利器。

6樓:「已登出」

別鬧。。

又是一群沒文化的-,-

翻一下說文解字,是沒有倭這個字的。這個字是個仿造字,仿魏。

都是委聲,但是相比較從鬼來說(這是宗教問題),他們更喜歡從人。

倭奴這種詞的貶義色彩,是宋明時期賦予的。

7樓:春梅狐狸

我鄰居說,你要麼叫【王美麗】吧,這個名字一點貶義也沒有,但我還是不樂意叫,因為——憑啥你要我叫啥就叫啥

但是如果我這個鄰居還兼是我老闆,對我說,我們要跟阿里巴巴學習,所有人都取個花名,你要麼叫【王尼瑪】吧,這名字感覺有點怪怪的,我還得叫啊!

8樓:馬蘇

曾經有個叫做俠客遊的遊戲,日本人做的,裡面的「日本」叫做日倭,「中國」叫做長唐。

雖然如今中文中有唐人和唐餐這樣的說法,但一般你不會說自己是唐人宋人秦人什麼的。同理日本人應該也不會說自己是邪馬台人什麼的。

所以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沒必要上綱上線

9樓:M3小蘑菇

我估計上古時倭這個字發音和矮一樣,而「倭奴」這個名字實際上可能是「阿依努」的音譯

也就是三國時的日本還是阿伊努人佔統治地位,就是這樣的:

後來從東亞過去的黃種人逐漸佔了主導地位,他們自認大和族人(yamato),和阿依努不是乙個民族,自然不認同中國繼續對他們稱阿依努了

10樓:臣心如水清

在古代,泱泱中華,世界之中,謂之中國。其時國力強盛,四方臣服。即便到了乾隆年代,西方國家來華,帶來了文明與科技。國之大臣仍嗤之以鼻。況且在

六、七世紀的倭國,大唐帝國更是視倭國為草芥。倭國改為日本,源於倭國的漸強,想擺脫臣服中國的尷尬。倭國這段歷史,應該是日本人的恥辱史。

你看,大東亞共榮圈,多體面啊!多榮耀啊!所以,日本人不喜歡人家稱之為倭,正如中中國人不願意人家稱之為東亞病夫一樣。

相似的情形就是漢城改名為首爾,因為漢城有漢語化之嫌。作為當今有四小龍美稱的南韓,他們看不起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總是在想方設法地擦拭受中國文化影響的痕跡,通過這樣來標新立異,屹立東方,屹立世界。所以,再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回從前的強盛,是當今十四億華夏兒女的中國夢!

到那是,再見倭國!再見漢城!

11樓:TCM1987

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樣都發音為「yamato」,「大和」一樣為日本國的別名,「倭」字並沒有貶義。此名起源於三國時期魏國皇帝曾御封當時日本的君主為卑彌呼(即親魏倭王),「魏」字去右邊的「鬼」字捨去「魂魄」之意,加上左邊「亻」加上往來的「友人」的意思,於是親魏倭王的所在國家也叫做「倭國」,倭國之名得此由來並延用了較長一段時間。7世紀後半葉(中國唐朝時期),倭國對外國號修正為日本。

元明天皇治世時,規定以「和」字替代「倭」字,並以開頭附以「大」而始稱「大和」。古來的日本君主自稱倭王,受中國皇帝冊封。自神武倭王起,擅自改稱「天皇」,以顯示其凌駕於中國「天子」的權威。

12樓:Harunobu

現在倭的訓讀是やまと,與「大和」的訓讀是一樣的。所以其實稱呼日本為倭也好,大和也好,在發音上毫無區別,寫出來才有區別。倭的音讀與「和」是一樣的,所以口語裡面真是隨便你怎麼說,不過聽起來有點怪而已。

13樓:豆子

因為到了唐朝,日本人已經知道「倭」的意思其實是「矬」了呀。這三字兒要是用到稱呼其他民族上,乙個賽乙個是人身攻擊,是要被舉報的,知乎管理員會出來扣除你的友善度。

「委」,曲也,萎也。

「豆」,小不點也。

所以這個「倭」,你確定「並沒有什麼貶義」嗎?

好吧,你查了資料,確定沒什麼貶義。

我們接著往下說。

漢代王子淵《四子講德論》:

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醜。意思很明顯了,但很多翻譯沒翻譯全,只說嫫母醜,其實原文是說嫫母又矮又醜。「傀」是醜,「倭」是矮。

不同意嗎?

那麼我們看《漢書》對日本人的描寫:「俗皆徒跣,以蹲踞為恭敬。人性嗜酒。

多壽考,至百餘歲者甚眾」。那時候的日本民族就已經是長壽冠軍了,漢朝自然也知道日本人的身高,所以在記述日本這些國家的時候,《漢書》一本正經地繼續說道:「自女王國東度海千餘里至拘奴國,雖皆倭種,而不屬女王。

自女王國南四千餘裡至朱儒國,人長三四尺。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驛所傳,極於此矣。」倭國、佝僂國、侏儒國。

真的,假裝「矬子」不是罵人你是怎麼做到的?

日本人起初被賜了個「倭」名,原先真是不知道啥意思。後來和中國的交流多了,大約從隋唐開始,更是主動學習華夏文明小知識,立馬知道「倭」不是什麼好詞了。所以遣唐使和日本使者給出的反饋是,強烈要求撤銷這個帶有人身攻擊色彩的稱呼,改稱日本(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

整件事情沒什麼難理解的。你喊別國為「小矬子國」,等他們學習中文以後,也是會不滿意的。遣唐使們漸漸知道,原來這個「矬」並不是沒有貶義,它是形容乙個人很矮,是形容我站起來和別人坐著一樣高。

他奶奶的!

14樓:喬先森

我覺得當年封這個「倭」可能跟魏明帝小小壞水的幽默有關。

倭國的統治者漢學水平越來越高會了解到倭這個字的另乙個釋義,慢慢就覺得真的不太合適。

15樓:蜜汁花極限

《說文解字》:「倭,順貌。」

段玉裁注:「倭與委義略同。委,隨也。隨,從也。」所以,「倭」字本來的意思就是「順從、隨從的樣子」

《說文解字》是東漢編著的字書,那麼怎麼能說」倭「本來沒什麼貶義呢?

日本人為什麼逃避責任而不願承認?

日本語教師 大東 迷惑 人 絕対 嫌 対 自分 人 迷惑 嫌日本人 流儀 責任 持 何傍若無人 何 自分 関 楽 思 例 自分 民泊 予約時間 早連絡 全然相談 餘地時間 厳守 言 自分 時間 早 掃除 他 客 支障 思 時間 変更 卻下他人 預 時 場合責任 逃 普通 私 預 形 紛失 責任 負承...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冷漠?

半生笛 個人感覺日本人不是冷漠,只是喜歡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感,在這個距離裡雙方擁有各自的空間,不干涉不介入。但是日本人多少有點說難聽點叫表裡不一吧,嘴上說的永遠是好的,但是行動上多少讓人能夠感覺不是真心誠意。 乙隻默默的牛 你這說法 當你注重隱私保護的時候,你會發現大家都很冷漠!因為這是中中國人感覺...

日本人為什麼非捕鯨不可?

不想取名字 操啥心啊,中國明確支援日本捕鯨啊,北歐捕鯨其實更多,但白人想壓著黃人啊 這是中國南韓和日本是統一戰線的,有的鯨魚甚至可能對三國周邊魚場產生影響,所以沒什麼好反對的,反而是澳大利亞之類的國家心懷鬼胎,可能是捕鯨業阻礙了他們的旅遊業發展?利益相關吧。 中二中二中 對捕鯨沒什麼了解,單純從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