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

時間 2021-05-06 06:22:54

1樓:思願力行

上不了檯面的事情,但卻又是真實生活。

所以,這是乙個不錯的素材,適合給孩子們看,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

至於有人推說什麼時代時代的,彷彿不把那個年代踩一腳就不入流一樣。

時代會變,口號會變,流行會變,人性不會變。

噢,對了,前面說的教育警示,教育啥呢,警示啥呢,無非就是:

腳踏實地,務實,be realistic。

2樓:

看了好幾遍,穗子美麗,林丁丁嫵媚,陳燦帥氣,都是美好的樣子,感受到青春的鮮活與肆意,更多的是無奈與悲傷,小萍穿著病服在草坪上跳舞,穗子悄悄撕碎信。

紅色年代的故事,有種平靜,但這種平靜又終將被打破。這種集體的故事,十幾年的讀書經歷,感受到的,何其相似,種種皆是人性。

古往今來,青春的故事總在繼續,我們都一樣,我們都不一樣。感謝這個和平年代。

3樓:

唉,這麼晚才看,原來還算不錯。

深度拍出來了,但還是太乾淨,不單指畫面環境。

現實中若有劉峰和小萍,大概率只會更慘。

那年代的荒謬,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我欣賞馮小剛電影裡(或者是原著精神吧),階級固化的深意表現出來了。

你看,當郝得知陳是副司令的兒子,那個表情,後來從討厭也變成愛了。

港真,電影裡的文工團生活,在當時已經不差了。

這世界終歸只屬於勝利者,什麼翻身做主人,就是說說而已。

4樓:Damon

馮小剛的戰爭片總是要輸出一種莫名其妙的反思情緒,而缺少對那個抗爭年代的敬畏。

美國拍越戰,朝戰,德國,日本拍二戰,反思情緒是應該的。你拍個內戰,對越自衛反擊你也流露這種情緒,嚴重懷疑不是屁股歪就是矯情。這種角度本不應該照貓畫虎的放在解放軍身上,你可以拍個兵臨城下或者拯救大兵瑞恩,再不濟拍個珍珠港也可以,但你偏偏拍全金屬外殼。

事實上,2023年之後到現在,所有的戰爭我們都不應該是反思的一方,而他偏偏要扭扭捏捏的把我們也抬到那個莫名其妙的高度。在處於守勢的時候還要傳播消極情緒,我嚴重懷疑他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

5樓:比遠更遠

高讚回答可以說一針見血的刺穿了社會的偽裝,權力和資本的繼承轉移,階級的固化,這個社會永遠充斥著階級鬥爭,從這一點上,好人無好命,窮人無好命,似乎是那麼的理所應當。

但我不想這麼看,我仍對劉峰何小萍的命運充滿著最飽滿的同情,我仍把劉峰所謂「爛好人」的行為視做一種高尚,我仍把何小萍遠離群體畏縮在角落的行為視做一種對善良的堅持,對,馮導拍的這部電影裡,確實看到了對社會的諷刺甚至是謾罵,這個社會也一直善於給最善良的人以最悲慘的結局,但馮導這部電影就真是讓我們認清冰冷勢利的世界嗎?我覺得不是,我們看了那麼多書,那麼多電影,我們是在學著用一顆堅硬的心面對世界嗎?不,我們是希望在現實世界之外,仍有乙個理想國,在那裡,我們堅硬冰冷的外殼下,那顆心依舊柔軟,依舊能以善良對待這個世界。

我想芳華就是這樣乙個作品,她表面是追憶逝去芳華的美好,內裡是寫人性的惡社會的暗,但歸根到底,她還是希望你對美好有所期望,有所堅持的。

6樓:少年郎

直到今天我才看了半部的電影,我很討厭電影裡的人物,可怕的是,那些人和事都是已經發生過的。更可怕的是,那些發生過的事,無論對錯,我們都沒有辦法去改變!

7樓:

我是跟我越南女票一起看的,她們一群越南人拉著我上iqiyi看的(她們只要中國出新片基本都會看)

其實原來我們都不知道這電影是講什麼的,因為國內父母看了覺得很好很有共鳴,所以她們拖我去看

然後看到對越自衛反擊戰那段的時候場面尷尬無比(房間裡十幾個越南同學就我乙個中中國人………)

看完後我就看到我女票在iqiyi瘋狂刷差評……(額)

8樓:中度酒精過敏者

看這電影我得知

人還是擦亮自己的雙眼

最漂亮的喜歡自己看不見

還非得去非禮長的最醜的

引發一系列悲慘命運……………………

改變命運挺簡單的,和裡面最好看的結婚就所以問題迎刃而解。

人眼瞎真是沒有辦法~~

9樓:張一帥

想反應點東西,但是個人感覺還是不深刻。

可能是審查制度的原因吧,不能太那啥。

好人得了好報了嗎?誣陷別人的反而得享晚年。現實啊。

兩個人的芳華啊併排坐著依靠在一起的芳華,甚至蕭穗子的都不算,其他人的只能算是不懂事的青春。文工團的那些人還是離戰場太遠,裡面的政委更像是家長在帶孩子。裡面的人你要說是軍人,讓我想起來《激情燃燒的歲月》裡面石光榮退役的時候很低沉,呂麗萍演的他老婆說這有啥,我文工團退役的時候也沒怎麼著啊,當過兵的石光榮女兒說:

媽,你不懂。然後陪著她老爸石光榮喝了一瓶酒。文工團那些人要是換成大學生在舞蹈社團也說的過去,男主角棄筆從戎,女主角為了追隨去戰地醫院也可以,背景安在文工團就是為了乙個合理安排紅二代的場所。

簫穗子挺漂亮。我要是男主我就追簫穗子了,丁丁那個妞實在是太多備胎了。我是老實人,不想接盤又受傷。

10樓:呵呵

我就不該大晚上的看芳華。戳到我麻木的心了。

有人感慨非理性年代裡的不幸個人命運,但是我覺得這可能不是這個電影想說的主要意思。

這個電影的敘事很平緩,很沉穩。不像馮氏商業電影裡常有的快節奏。這種緩緩敘事的節奏有點類似阿甘正傳,不出奇,不轉折,但是最後聽完故事的時候,也是最沉浸在故事裡的時候。

最戳我心的是四個字,芳華終逝。這裡的芳華不是青春,而是每個人最美好的時光。既與年輕相連,也與年輕的時代相連。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11樓:

本片首先深刻的告訴了我們,男生千萬不要做舔狗。

並且,幫人要有度,千萬不能完完全全毫無考量的去幫。畢竟,公升公尺恩,斗公尺仇。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要學會多為自己著想。

這不是自私,而是說你不為自己考慮竟為別人考慮,到頭來,等你有朝一日落難時,又有幾人會考慮到你呢?會站出來替你說話呢?生活中,很多人大概率都會遇到劉峰這種情況。

同時,該篇電影揭示了在擇偶的過程中,門當戶對才是一直以來的真理,任何時候都是一樣。就像最後,穗子幸好及時認清了,把自己的表白信件撕掉了。否則,鬧出什麼狗血都不一定。

該片也很自然的揭示了乙個道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很多善良的人,往往下場並不好。而往往那些背後有靠山的人,卻總是能過得很好。

希望每個人都能盡量的去做乙個,理智、清醒、務實、懂得保全自己、為自己著想,並且不做虧心事,成為乙個有智慧型的發揮善良、把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能夠平衡的個人。

12樓:雅南居士

看完電影,並沒有哭,而芳華是那種需要用時間來體味得到的。對於劉峰的結局,我倍感悲傷,

但我後來想通了,這個人物身.上有兩種信念,一是對於人格追求的信念, -生做好事,剛正不阿,二是對愛情的信念

對於結局,其實是時代拋棄了他們,但他們自己卻在時代變遷中做好自己,為國獻出自己的芳華。

致劉峰;

乙個人,生活可以變得好,也可以變得壞;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乙個藝術家,也可以鋸木頭,沒有多大區別。但是有一點,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變成乙個鬼,他不能說鬼話、說謊言,他不能在醒來的時候看見自己覺得不堪入目。乙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被時代拋棄並不可怕,最怕自己拋棄自己,你對得起自己的芳華.

13樓:玄燁

著3月5日雷鋒日,我打算寫下這一篇影評。芳華是我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中國產電影,和我有著非常不解的緣分,高中翹課看了兩場芳華,在愛奇藝上線之後來來回回又看了好幾遍。過去三年了吧,來來回回的看,總有一些不同的感受,甚至淚點也是不一樣的。

我先從我印象最深刻的說起。何小萍月下獨舞那段被奉為全電影的經典之筆,這無可否認,在何小萍經歷戰爭成為模範英雄的時候,她終於從遭人討厭,被人諷刺變成受人尊敬,被人追捧,但同時巨大的心理變化使她無法承受而患有戰爭後遺症,她害怕別人的肢體接觸,不願意親近別人。當她看到文工團的舞蹈時,她印象中還是有些許記憶的,那些記憶她大多不想想起,那些人她大多不想再見,但是那屬於她的芳華——沂蒙頌,她無法忘記。

所以,月下獨舞既是小萍對過去集體的反感,同時又是對自己芳華的懷念。除了月下獨舞,那頭衝進紅衛兵隊伍裡的豬演技也很好,豬穿過主席的畫像預示了一些我們都懂的寓意,算作是當前對過去時代的一種評價,過去多年,人們不能一直當啞巴,借用文化作品來反思是乙個新的思路,可以試。片尾的時候劉峰和小萍相互依偎在車站的場景在我腦海中還有清晰的印象,車站的座椅以及黃色的背景牆是整幅畫面的神來之筆,一幅和諧的畫面就此應運而生。

縱觀全片也只有他們兩個情感是可以互通的,可以一起去陵園去看戰友,可以知足的接受自己的生活,可以在利己主義擴張式發展的年代做真正善良的人。也許只有經歷了對集體的失望,才能永遠保持自己的那份善良,就像嚴歌苓在《芳華》中寫道:「乙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文工團的故事,以蕭穗子的口吻敘述展開。蕭穗子是乙個與何小萍身份差不多的人,何小萍是「浮萍」飄盪,蕭穗子是「穗子」隨波逐流,兩人不同的性格使彼此發生了不同的故事,也導致了不同的結局。與其說兩人身份差不多,倒不如說蕭穗子是幸運版的「何小萍」。

那何小萍不幸運嗎?以觀眾的視角來看她是不幸運的,但是以自身的角度來看她是最知足的,如她一樣經歷了歲月打磨的人,擁有真正的善良,正直,勇敢,她是真正的知足,是那個時代造就的,又是那個時代稀缺的。故事的男主人公劉峰,從名字上來看就像是乙個「雷鋒式」的人物,典型的模範好人,能夠把進修資格讓給別人,願意吃破了的餃子皮,可結果呢?

林丁丁的一場誣陷使活雷鋒變成了流氓,真是笑話,時代赤裸裸的笑話,也許看的時候想知道為什麼林丁丁要嫁禍劉峰,但轉念想這不就是利己主義的苗頭,這不就是劉峰和他們不同的地方,他以赤子之心待人,別人卻戴著偽善的面具落井下石,他做了無數的好事被人們當做笑話,只有他自己明白所作所為不是為了別人的誇讚和回報,只是覺得理所當然,問心無愧。不得不說,兩個人的感情線貫穿全劇,這種感情你告訴我是愛情,對不起,我不敢相信。如果硬是要用乙個詞來解釋這兩個人的情感,惺惺相惜最為合適,這種感情是相似的心境和共同的經歷造就的。

他們都對集體產生了失望,確切的說,這種失望是因為他們的與眾不同,不同於集體主義下人們的自我標榜。也正是因為這種與眾不同,兩個人都遭到排斥,被時代蹂躪踩到腳下無情的碾壓,而那些扛著集體主義大旗的大部分人自私冷漠,軍二代可以在三亞圈地拿地,也可以出國外嫁,那些平凡背景的人並不無知,也不是無能,是時代,時代釀造的悲劇。蕭穗子作為故事的敘述人,自己的故事也被講述其中。

當她把自己的長久忍耐轉化成一封情書的時候,意外得知郝淑雯和陳燦在一起的訊息,還有那一句門當戶對,於是她把那封偷偷藏在男方小號中的情書拿出來在風中撕碎。也許她還會在多年後問起陳燦的近況,但那些委屈,暗戀的時光都悄無聲息的蒸騰在歲月裡。在全片中,她也是宿舍裡唯一乙個對何小萍抱有同情心態的人。

我在微博上看見網友說的一句話:「很多人的一生,最後都會活成蕭穗子那樣,有1%的燦爛,99%的平凡,見過很多的悲劇和喜劇,也確實體味過自己的心酸,即使如此,在時代的洪流裡,只能當乙個旁觀的螻蟻而已」。是啊,時代裹挾著我們,我們帶著自己的情緒上路,有燦爛嗎?

有。輝煌過嗎?不敢說。

集體主義到底值不值得宣揚?依我看是非常值得的,但是內涵要擺正,我們所講的集體主義,一定得是強調利益趨同,思想單純的集體,而不是如文工團一樣的集體排斥好人,打著集體主義的旗幟幹著利己主義的事情。過去的時代集體主義價值觀被強烈推崇,孕育出「心裡永遠裝著別人,唯獨沒自己的」思想觀念,影片塑造的劉峰的形象就是乙個鮮明的例證。

依我看這種觀念也要不得,當前時代背景下集體主義的發展方向要有這樣的內涵:「心裡裝著別人,同時也要顧好自己,當兩者利益發生衝突時,優先從他人角度考慮但不放棄自己的利益」。中華民族精神要與當前的時代背景結合,既要防止利己主義擴張性發展,又要保證集體主義在合理的範疇之中。

想說的大致都說完了,但電影中的一些鏡頭的感悟我想我可以再談一談。劉峰被下放到連隊之前只有小萍乙個人來送他。人們爭相景仰的活雷鋒變成流氓,沒有乙個人站出來說一句話,大家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保持沉默,沉默是什麼?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鏡頭掃過那些「好」「模範」字樣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劉峰的驕傲,而是那些「假光榮」。偶像崇拜的時代落幕了,劉峰隨即也在英雄時代中落幕。

改革開放後劉峰在海口做生意被聯防辦欺負的那一片段可謂是當前社會的真實寫照,過去的英雄在人們丟失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轉向追求物質的時候顯得一文不值,那條被當做賄物送出去的香菸磨平了劉峰半生的尊嚴,郝淑雯的那一句髒話也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現在人們不崇拜英雄了,崇拜金錢,這好嗎?我不知道。劉峰的執著我們懂不了,借條一定要打,戰友的命豁出自己的也要救,那種時代我們回不去了。

除此之外,越戰是全片中比較經典的乙個片段,戰爭很慘,鏡頭很真實,我們是打贏了,但我們不能忘,不能忘士兵在泥沼苦苦的掙扎,不能忘石林峰全身燒傷後的倔強,不能忘小萍的精神損害,不能忘劉峰的一條手臂,不能忘無數戰友還躺在中越邊境的陵園。我們無權抱怨人世的滄桑,也無法形容苦難人的掙扎,只能學會平靜,溫和,看起來是比別人要幸福。 人什麼時候最溫和?

大概就是慾望極低且知足的時刻吧。

如何評價馮小剛電影《芳華》?

我看電影比較隨心,沒有特別的傾向,想看哪個就立即買票。也看過被稱作 爛片 的電影,但我心裡卻不覺得有多爛,因為我能找到我預想要找到的東西。但唯有 芳華 這部電影,看完後慢慢回想,越想越後悔,真不該看。或許是它炒作得太成功了,讓我相信馮導真的能拍出絕對的格局和高度。是我高估了馮導的能力,低估了他的手腕...

如何評價馮小剛飯局後讓《芳華》女主隨陳道明鋼琴跳舞助興的事件?

總 我想讓大家看看我怎麼選上小林作協理的 害 挖嘎哩罵喜打 就這樣,談笑之間人就沒了尊嚴,剛公升上協理的小林馬上扒了襯衫兩腳踩到桌面去跳肚皮舞。二副轉過頭來看著 第一次,小林終於有機會在大家面前好好表現一下自己呢。大副 要不是老總給這個機會,小林怎麼能像現在這樣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真的很棒 思溝...

如何看待馮小剛炮轟綜藝電影。 ?

王安琪 個人覺得馮導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正確的最近幾年快樂男聲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還有最近的奔跑吧兄弟這些不錯的綜藝節目贏得了很多觀眾朋友的喜愛幕後人士很好的利用了這樣的 喜愛 所以趁熱打鐵的出電影贏得票房。一方面來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既然觀眾喜歡所以你不能說這種綜藝電影過多的不好.但從另乙個電影市場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