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漢朝丞相陳平家中土地三十畝《史記》依然說他家貧?

時間 2021-05-08 02:13:05

1樓:南小荊

漢書食貨志:

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耕種者為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為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

農民戶人己受田,其家眾男為余夫,亦以口受田如比。

按這個標準,陳平家就算全是上田也是窮人。

2樓:禁與千尋

很簡單,古代沒有招商引資興建小區,所以不存在什麼拆遷,也沒什麼補償,你三十畝地,就是三十畝地,別指望換三十棟房子。

其次,你家裡有三十畝地,古代沒有機械化耕種,能有多大產量?

所以要麼你做地主。把地給別人種收租來積累財富,否則可不就是家貧麼?

掌握資源和貧窮並不衝突。

例如非洲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幾個是有錢的?

↓別說古代了,今天你一家人不給機械,三十畝地,你去種地試試。沒機械,大理零三畝地都累的不行了。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遊學。

3樓:啊哈

除了科技水平不高之外,上古時代的畝和石都遠小於後世,類似漢尺只有23.1CM,身高八尺,腰圍也是八尺就是1.84M,身高九尺左右的猛人就是2M左右

4樓:愛與正義的肥腸

簡言之,三十畝不算多;秦漢時期產量並不高;賦稅徭役不能忽視。

首先,三十畝多嗎?不多。秦律中,民爵等級較低的士伍和公士占地最高一百畝,上造占地最高二百畝,他們是佔比最高的群眾,三十畝屬於低水準了。

其次,秦漢時期畝產不高。按照出土的秦簡計算,平均畝產大概在1.5至2石。

就算2石好了,三十畝田一年收成60石。按照《秦律十八種·倉律》「隸臣妾為官府服役,男奴隸每月發穀子二石,奴婢一石半」,我們就按照男性2石,女性1.5石計算好了,陳平家兩男一女,月消耗5.

5石,一年消耗66石,顯然是入不敷出,要餓肚子的。

第三,不能忽略賦稅徭役。按照秦律,是12稅1,也就是60石收成,要交1/12,就是5石。除此之外,還有戶芻田芻等賦稅。當然,為官府出徭役是必須的。

可見這三十畝田的產出確實不夠,肯定會餓肚子的。日子過的本身就艱難,而陳平又不事生產,難怪他嫂子對他怨氣大。

最後引用一下晁錯的《論貴粟疏》結尾。

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覆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能解答一下陳丞相世家中「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中固怎麼翻譯?

固有好美 一起理解更好。固 有堅守 本然 已然義。好美,解讀為齊家治國的凌雲之志。回到問句,這是個設問或反問,即依據品行 舉止作出的推論。人是指有志向的 士 人,非苟且存世的民。所以,個人認為固,可以理解成 本該有之類。不好直譯,意譯作 像小陳這樣的有抱負有追求的潛力股怎麼可能會一直窮下去呢。 鯫生...

西漢丞相陳平是乙個什麼樣的人?

乙個手段是迎合,目的是自保的人。乙個為你謀劃,順便連帶你一起算計的人。沒啥深謀遠慮,位居丞相但是每天只是日飲醇酒戲婦女,別和我扯保住劉姓江山啥的,我作為平民老百姓不想要這樣的丞相。漢初三傑人家都是先天下再自己道德和才能兼備,陳平完全反過來。已犧牲國事來換取呂后的信任,說到底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沒本事兩...

漢朝丞相或者說皇帝之外的朝廷能夠對皇權形成多大程度的限制?

目前的第一票答案開篇就錯 內朝的權力正式得 架空 此詞絕不準確 外朝,霍光錄尚書事並排擠清除了車千秋桑弘羊之後才是標誌。此前衛青霍去病等人從來沒聽說有這樣的權力。尚書臺地位的公升應該是武帝期間,但也尚未成為定製。後面更離譜的就不多說了。請至少知道秦漢官制史稿再來講秦漢制度。霍光領尚書事居然也算入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