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年後看完重映的巖井俊二作品《情書》後,你有哪些新的感悟或發現?

時間 2021-06-07 23:49:58

1樓:keelycen1479

電影重映前看過好幾遍,但在大螢幕上發現我仍然忘記了許多細節。

比如博子和秋葉去爬山前遇到的救援者,聊起樹臨死前唱得歌。

比如那個喜歡秋葉的工作室女孩子。

比如已經是隧道的男樹曾經的家。

比如蒙太奇的方式展現博子和女樹的相遇。

但始終都記得窗簾下若隱若現的男樹,這一幕太過經典以至於無數後來的影視劇不斷致敬。

以及始終記得,那張畫在書卡背後的人像,和男樹從未說出口的愛戀。

光影的魅力莫過於此。

2樓:Louis

故事很感人,不過由於最近懸疑片看多了,看到一半的時候總在猜測是秋葉害死了藤井樹,然後腦補了雙女主為了復仇互相提供不在場證明的劇情...

3樓:雷塔利亞

秋葉和博子親吻的片段,秋葉手拿製作玻璃工藝品的鐵棍,就像拎著登山杖,象徵著遭遇山難的恐懼和對男樹的愧疚。博子拿著信封,象徵著她對男樹無法割捨的愛情,以及無法走出的浪漫自欺。

當秋葉拋下鐵棍,博子被嚇得丟掉信封,兩個人拋卻了各自揹負的重擔,秋葉第一次接吻,看起來有些許勉強博子的感受,但是注意之後博子是有迎上去的動作,確證了兩個人的愛情。

但是隨後,秋葉再次拿起鐵棍,博子拾起信封,兩人在鏡頭的兩側,重新拉開了物理距離,他們中間隱隱隔著一堵心牆,這個段落精巧地點明了博子線的核心矛盾,給了秋葉推動博子面對故人離世的強烈動機。

4樓:曹大發

初看《情書》時,我一直有點想不明白,博子在知道藤井樹說對她一見鐘情其實只不過是因為她和那個樹很像時,為什麼在藤井樹遇難的那座山上,大喊完「你好嗎?」這之後,還要對他說「我很好。「原來一直是我理解錯了,」我很好「,其實只是博子在代替藤井樹給的回答。

這是她儘管經年累月,還仍舊存著的念想。

這是個多麼讓人心疼的姑娘啊。就算我在你心中,只是乙個替代,就算我承蒙你的喜歡多年,只是因為你年少時無法觸及的愛戀,我依然會在你身後多年難抵嫉妒,但這也依舊無法阻擋我對你的愛戀。

也許走進藤井樹的少年時代,得知真相對博子來說是乙個很好的解脫,這樣或許她就可以不用再在每個大雪紛飛的季節對你格外的思念了吧?也許她就可以真正放下過去,展開新的人生了吧。在山上的那句自我對話,終於可以和兩年來不願面對的委屈與難過徹底告別了。

女生藤井樹有乙個我和羨慕的工作,可以一直和書待在一起,我心想就算自己很懶,但只要待在圖書館裡,多少都會耳濡目染地聽到或者看到一些讓人對生活有別樣理解的句子吧。

她承載了故事裡太多人的愛。有乙個依舊保持美麗氣質的老媽,會換著法子把她送去醫院;有乙個看似奇怪與頑固的爺爺,冒著大雪堵上性命也要和時間賽跑把樹從死神手裡搶回來。我想無論是媽媽還是爺爺,都無法接受再一次失去他們身邊最愛的人吧,他們對樹的愛儘管不同但卻一樣溫柔。

但我想,在經歷過至親之人離開之後,還能笑著面對生活的人,骨子裡應該都藏著乙份溫暖鑄就的美好吧。

她對男主的回憶初始似乎只是乙個陌生人,但隨著和博子的信件來往,記憶深處的畫面逐漸浮現,正如男主最後所借的那本《追憶似水年華》一樣,靠著回憶與幻想,那些出現在生命中一連串的單獨的片刻,就有了意義,儘管這些意義也是短暫的。她有沒有喜歡過男主呢?關於這點我覺得有點隱晦,似有若無的情感,所以才更容易被遺忘吧。

片尾看到借書卡上她的畫像時的手足無措以及眼淚噴湧而出,我覺得也有可能是因為她當時已經得知男主已經去世兩年了,而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面正是因為這本書,可是那個時候他們都沒來得及好好告別,在記憶被喚醒之後,才會有那麼多複雜的情緒吧。

在山谷裡等待救援時的最後歌聲,我猜他是在回憶著他的青春以及整個人生吧,女生樹和博子都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可是躺在大雪紛飛的山谷間,他終究是要和她們錯過了。

5樓:

這部電影我幾乎隔幾年就重看一下

大概是為了回憶過去彼此著迷的高中女同學

以前我總覺得兩棵樹是不應該有交集的

因為他們都離不開自己的根基

在他們的根部開始交織的時候就是他們開始死亡的那一刻後來我發現有些樹是可以死在一起的

這也重新重新整理了我的認知, 也對結尾產生了新的想法再後來我又看到死在一起的樹為了泉水又重新分開彼此復活我又開始覺得這樣的結局真好

如果人生沒有交錯必然乏味而有了交錯也只是快活一下以後繼續乏味這就是人類情慾世界之中最無解的一點

無論怎麼努力結局都是悲劇性的

人們西西佛斯一樣的努力只是為了那一點點短暫交織的快感

6樓:秀滿專屬ATM

看完後我第乙個感受就是難過遺憾。當時我和姐妹看完我倆在電影院就愣愣的坐了幾分鐘。因為真的看到結局,是覺得意料之中,但又覺得不應該是這個結局。

怎麼說,四個主要人物,每個人都很不一樣,各有各的be。

1.男藤井樹,be點在於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後,喜歡的人才知道他喜歡她。

2.渡邊博子,愛著乙個沒有那麼愛她,甚至一開始可能是因為別的女生而喜歡上她的男人。

3.女藤井樹,感覺當時也是有一點點喜歡男主的,但可能自己不清楚,be點在於後來男主離開了才知道他喜歡自己。

4.秋葉,愛的人還愛著之前的人。

總而言之,四個人各有各的慘,我喜歡博子的善良與優雅,也喜歡女藤井樹的純真與可愛。

這電影後勁真的很大,以至於第二天我和好朋友還在扣細節。是男藤井樹喜歡女藤井樹的。

1.第乙個就是大井說自己喜歡男藤井樹(實話實說大井越看越好看並且超級可愛),女藤井就帶她去,後來男主生氣的摔門離開。那樣看著女藤井,就說明了這就很明顯,自己喜歡的人介紹別的喜歡自己的人給自己,很生氣。

2.兩個人一起值日,女問男明天是誰,男回答完還要問一問今天數學課講了什麼,從後面看男主成績並不好,且沒多喜歡學習,這麼問,可能也就是想搭話。

然後呢其實男主我感覺他就是屬於外面傲嬌悶悶的但其實內心很好有共情能力,從女主家門口掛著關於爸爸去世的東西吧,男主看了一眼說,我很難過,我感覺這句話裡包含兩種意思,一種是女主爸爸去世,一種是自己要轉學。

最後他汽車準備走,又看著女主,女主抱著書笑著看他,男主卻沒笑,解析一下,如果是你喜歡的人對著你笑,你會回笑,但他沒有。為什麼呢,這就很好的鋪墊了後來男主要轉學了。「為什麼我沒有對著你笑呢,因為我要走了。

」電影將到男主在臨死前還在唱某首歌,當時我就在想會不會是女藤井樹喜歡的歌,後來看採訪,確實是。

整部電影我覺得需要細嚼慢嚥的品,它的深意太多,且問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是我喜愛尋找的「be文學美「。配上山上的雪景,內心空空的,就是這種感覺。可能這就是意難平。

7樓:波粒二象性

剛開始想法還可以,後來敘事變得拖沓且含糊不清。長髮男角色寫的就爛,演的更爛,時時刻刻對著螢幕大吼:「我在演戲啊!

" ,看得我很是尷尬。劇情拖沓不清是這樣的:樹的爸爸的死被提及多次,後來和樹的病也相互照應,可以說是佔了很大比例。

但是有了什麼作用呢?我唯一看見的作用就是男樹最後一次來還書,還有在醫院幻想起男主。可以說是極其小的作用了,跟投入完全不成正比,所以讓人不知所云。

還有渡邊的故事線,乙個接受過去,乙個找回過去,我懂,挺好的創意。但是兩個故事沒合起來;各講各的,唯一的聯絡就是物件都是男樹。還有長髮男子,他的出現只是推動一下劇情發展,尷尬地旁觀著故事的發展,時不時魅力地微笑和甩他烏黑的頭髮(和故事本身完全無關的東西)。

其實很多角色都是這樣,無所謂地望著故事發展,自己不改變分毫,還佔了大量鏡頭。

8樓:陳曦

我想知道一下,假如:

死的是女樹;

秋葉是女性;

博子是男性;

全片以男樹和男博子的視角展開;

其他情節不變;

該片是否會有一樣的評價?

9樓:妖怪哪裡跑

很多年前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博子和女藤井樹長得太像了根本分不清楚誰是誰(當時並不知道確實是同乙個演員),全程都在欣賞和回味柏原崇的美顏以至於沒太注意劇情。

直到第二遍才意識到這是個悲傷的故事,最後書籤後面的畫像太好哭了。對劇情的理解也僅止於此,兩個藤井樹之間的遺憾錯過。

這次看了第三遍,拋開對男主的關注對劇情有了新的理解。不得不說,顏狗需要暫時忘記對柏原崇驚鴻一瞥的震撼才能認真的品味劇情。首先,完全區分開了藤井樹和渡邊博子兩個人物,五官很像但感覺根本不是同乙個人,博子溫柔勇敢,成年後的藤井樹氣質裡有一絲活潑的少年感。

而且,可能是因為年齡和經歷的原因,對暗戀已經不太感冒了,少年時代的暗戀永遠美好,但是對現在的我來說,更喜歡直來直去的感情,曖昧和不確定會沒有安全感。所以這一遍更多的是對兩個女生的欣賞。男主去世兩年博子還會因為思念給藤井樹寫信並寄出去,這種深入到骨子裡的喜歡付諸行動真是勇敢又浪漫。

得知前未婚夫對自己的感情疑似帶有另乙個人的濾鏡,面對這樣的情況,委屈之後還能不暴走,博子真是太太太善良寬容了,反正我是做不到的。後面女藤井樹寫的最後一封沒有寄出的信也是一種浪漫,年少時代的情愫有了回應,就算時隔多年也是需要小心守護的秘密。博子和藤井樹是完全相反的,博子看似柔弱內斂實則是個行動派,成年後的女藤井樹看起來比以前開朗直接其實內心還是那個面對感情小心翼翼的容易害羞的少女。

其他人,親情上,女藤井樹爺爺的固執堅持,媽媽的最終和解;男藤井樹父母掩飾兒子去世的難過的不同表現方式。愛情上,男二耐心陪著博子放下心結;暗戀男二的女學生,得知男二和博子在一起後選擇退出不打擾。在每個人身上都能看到溫柔脆弱的底色。

10樓:戰術大公尺

另乙個問題下的回答,僅是個人的看法: 重看電影《情書》,你有什麼新的感受?

這是第三次看《情書》,已經是而立之年的我,這次真的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情書》的故事其實很假,也很簡單,這曾令我很是介意,如今看來那些不過是無關緊要的「巧合」罷了,你大可以把它看作一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所有「魔幻」都是為了凸顯最後的真實——創造乙個奇妙的契機,讓對乙個人的追憶能夠超越地域、歲月乃至生死的界限,盡情的去鋪陳、回味,所以根本就沒有渡邊博子和女藤井樹,她們從來都是「乙個人」,是在「追憶似水年華」時意外相遇的兩段時空中的自己。

與其說是一人分飾兩角,我覺得其實是演繹了乙個人的兩段時光

男藤井樹的死也並非故作沉重,他實際上代表了每個人心中那個「不再可能的人」,無論是不知不覺間錯過的,還是一不小心弄丟的,抑或是撕心裂肺後被掏空的……總之那個人永遠都不可能再回來,無論多麼悔恨,留下多少遺憾,想再多的「如果」,第二天天一亮,我們都必須忍著淚、咬著牙繼續上路。

逝去的美好,有時會看起來非常殘忍,乃至於有一天我們經歷下一次美好時,都不免警惕、害怕起來,想要說服自己「再勇敢一次」也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情書》最後,女藤井樹抱著《追憶似水年華》的畫面,既溫暖又甜蜜,儘管這一次我感受到了其中濃濃的哀傷與殘酷,還是不由得要為這份勇敢與美好送出毫無保留的讚美。

最後,令人有點意外的是,即便在今天,《情書》的音畫表現依然配得上大熒幕,從清晰度來看,它固然是陳舊的,但極度講究的畫面構圖,創造了大量桌布級的美景和名場面,尤其在雪景方面,算是日本電影的巔峰之一了吧;鏡頭語言也極其到位,隨著人物的情緒自然流轉,時而溫潤輕緩,時而倉促顛簸,你甚至能隨著晃動的鏡頭感受到在雪中蹣跚的那種力度;哪怕是那個「感人」的清晰度,在如今看來,也意外的真有點感人,這是讓你能一下子回到過去的那種畫質,已經多年沒在這麼大的熒幕上見過了;配樂也是首首經典,有不少流傳甚廣,是那種一聽就感到很熟悉的味道,配合著本片強烈的懷舊氣質,味道契合到不要不要的。

許多年以前的我,比現在淺薄的多,就像一張聒噪的白紙,一味急於塗滿色彩,卻不在意色彩的深淺美醜,因此對於大部分的書和電影,都只匆匆涉獵一遍,絕無時間或耐心多看一眼;近些年,不知是成熟了,還是老了,回味的比重漸漸變多,才發覺其中的樂趣。

從來沒有花錢去電影院看過這種老電影的我,昨晚遇到《情書》,竟隱隱感覺時機剛剛好。

觀影筆記 《22年後的自白》 無力扭轉的國民性

啊明 我也是視盤水腫視力有盲區,最後檢查出高血壓,然後高血壓還影響腎功能,腎還影響高尿酸就是痛風,所以要多問問醫生,不能等,有的病是互相影響的。 一沐輕寒 最近半年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以為要不就是度數加深,要不就是糖尿病導致的出血了,結果查完大夫說是視盤水腫,好像跟糖尿病沒關係。昨天眼科會診了一圈...

談一下看完《最愛你的那十年》後的感受?

我,男生,gay 剛看完,哭著看完,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去找虐文看 有過感情史,和平分手,看的時候有點代入感 作者的心理描寫很厲害 還有各種細節 文寫的很棒 但是故事老套,沒有太多懸念,單純的虐 是那種希望真相解開的慾望支撐我看下去 但是不太明白艾子瑜為什麼喜歡賀知書 還有個人覺得這只是披著耽美外皮...

10年後或者20年後,你覺得你現在的職業會發生什麼變化?你會下崗嗎?

點金石志願 普華永道 由於自動化 2030年30 的工作可能會消失 在15年內,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將具備取代40 50 崗位的技術能力。麥肯錫全球研究所 10年後,技術技能需求將增長55 對擁有領導力和管理他人的社會與情感的技能需求將增加24 基礎認知技能需求將下降15 體力和動手能力的技能需求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