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郭德綱相聲一點也不好笑,為啥我朋友笑的不亦樂乎。是我笑點高,還是就不搞笑?

時間 2021-05-30 03:09:50

1樓:方開

我也是,不僅是相聲,他的評書也不好笑,感覺都是些諧音梗和倫理梗,還有故意說錯名字,比如有張國立那次,故意把張國立演的康熙微服私訪記說錯,感覺這種梗已經不好笑了,還是比較喜歡那種內容上好笑的段子。不過也有例外,有的相聲大師,憑藉自己的斷句,語調,就能讓人捧腹大笑,前幾天看到了劉寶瑞的官場鬥,劉先生一句拱卒就讓人哈哈大笑。所以說我個人感覺兩種相聲或者評書最好笑,一種是內容好,包袱多,這種只要不是特別差勁的從藝人,他誰說都會讓觀眾笑,另一種就是普通的段子,但是不同的人說,大家就會有笑與不笑的區別,劉先生應該屬於第二種,畢竟能把普通的段子說得讓人哈哈大笑,太見功夫了。

2樓:

我很喜歡聽。但是把他的東西作為相聲來講我覺得很無聊,很枯燥,一點不好笑,就那麼幾個包袱翻來覆去,量產的。然而,我每天都聽,很催眠,設定乙個定時關閉,有的時候睡不著,不聽真不行。

感覺他和於謙真的很搭,催眠的聲線

3樓:螢火蟲

人郭德綱自己都說了,世上沒有一種藝術形式能受到所有人喜歡。有人喜歡看電影,有人喜歡聽相聲,這都很正常;而讓乙個藝人被天下人都喜歡,那更是不可能。所謂眾口難調,無論你喜不喜歡都很正常,唯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

即使你不喜歡,請你也不要干涉別人的愛好;當然,你朋友也沒有資格非要你喜歡。說白了,尊重二字最為關鍵。

儘管這是四五年前的老問題了,而題主可能也不太在意這些事了,但我還是忍不住想把這些字打出來。友誼的魔法不就是在互相尊重上施展出來的嗎

4樓:黃油GG

聽相聲的話你需要喜歡北京話和了解北京地名,不然很多梗都get不到。

而且和小品比聽相聲的習慣更需要從小培養,我和我父親都是從小就喜歡聽,聽的過程越聽越有味,沒怎麼接觸過相聲的人突然給他來一段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很正常。

5樓:常笑

我也不喜歡郭德綱的相聲,尤其那種用語言中諧音抖包袱的做法,真心覺得無聊和無趣。

我喜歡看80後脫口秀、吐槽大會那樣內容上帶來的幽默。

6樓:

我老闆,移民快20年了。去年和我一起聽德雲社商演,她覺得一點也不好笑

比如綠茶婊,她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有個表妹叫綠茶」她就笑不出來

7樓:

因人而異的,我聽他零六年以前的相聲特可樂,聽侯寶林田立禾的相聲沒樂過一回,聽李伯祥、於寶林的相聲覺得特別逗,就是每人的笑點不同,有人覺得,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愛聽王玥波,我就愛聽袁闊成,咳,自己個兒愛聽什麼就聽什麼,甭管別人怎麼說

8樓:姚木馬

相聲這玩意兒,說到底也只是個地方性的曲藝形式,接受度也就是京津冀一圈比較高,因為這種藝術形式的傳播表現方式比較簡單,欣賞的門檻也比較低,所以建國以後流傳的範圍比較廣。很多人其實分不清說相聲和倆人站台上講笑話的區別。這麼說吧,你讓我乙個北方人看上海滑稽戲,和讓乙個上海人聽相聲,其實沒什麼本質區別。

這東西是需要地方文化氛圍才能欣賞的。

9樓:

你沒有投入,沒有沉浸式的體驗。

或者說,你就是本著

「SB,這有什麼好笑的,我就是不笑。」

的態度在看。

你無法叫醒乙個裝睡的人,也同樣無法逗笑乙個不想笑的人。

大家覺得郭德綱相聲有意思嗎?好笑嗎,我怎麼覺得非常一般?

Phil 不過從傳承的效果來看,郭德綱是更為成功的,因為他對相聲的傳承,是從相聲的傳統開始的,在了解了傳統相聲的形式技藝等之後,推陳出新,因此他這條道路,走的比較順,前有去處後有來歷,你很難從根本上去推翻他。而周立波選擇走的,是一條創新的路子 脫口秀,然後在裡面加上一些獨腳戲的元素,這條路不是不可以...

為什麼我聽郭德綱老師和於謙老師的相聲,很多段都是相似的,我都熟悉了,可為什麼他們一說出來我就想笑呢?

duaner 相聲段子有些主體上基本上是一樣的,每對不同的演員演繹的時候,會加上個人的風采,如果你覺得喜歡哪一對演員,你就會把個人情緒帶入到他們演的這段相聲中,就會覺得更樂了。 照燒蔥香燴飯 說實話,我覺得相聲只聽不看,樂趣就減少了狠多,有的時候我們不只是聽相聲,更多的還是在於演員的表演,看到他們的...

郭麒麟為什麼和郭德綱長得一點不像?

不知道怎麼修改 唉,我是真墮落了,閒到這問題還點來看,他倆像不像不知道,是不是父子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我兒子,其它的,隨便,唉,墮落了,墮落了! 亦合 不是,這都不像?我很少見過有人和自己爹長得如此之像簡直一模一樣尤其是笑起來。所以當有人問我郭麒麟爹是誰的時候我都驚呆了,不是吧不是吧真的會有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