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彙在詩詞創作中的使用問題?

時間 2021-05-08 12:08:07

1樓:宣小知

看見過別人寫的偕友出遊燒烤和卡拉ok「笨手不辭燻肉老,嘶聲難抵縱歌長」

也看見過寫蝴蝶標本的,

蝶戀花.蝴蝶標本作者含章可貞

歲月煙雲謎底奧,上古精靈,欲醒黃粱覺。桃李春風一聲笑,江山又是繁華貌。 美麗何需防護罩!檢點斑斕,去比霓裳俏。做個新潮驚嘆號,為新生活添奇妙。

我自己嘗試著用新詞新事物寫兩首

出差的媽媽

朝辭稚子乘飛機,萬里猶聞耳畔啼。

似箭歸心平不得,忍將旅枕當孩衣。

(湊合新韻哈)

難眠夜星來桌角落,明滅照螢屏。

琴意飄搖久,浮生醉亦醒。

(螢屏,指代電腦)

個人覺得,寫詩以美為追求,形式美意境美,新詞兒要是用起來不美,就不要用,或者換種方式用。比如我用了螢屏來替代電腦。再比如虛擬實境,這樣的詞彙一般不適用於詩詞,如果一定想寫,是否可以換別的形式,我能想到的是拆開寫,虛擬汪洋魚任躍,現實陋室我難行。

(胡謅的)。

與題主商討。

2樓:「已登出」

實際上這牽扯到了詩詞創新的問題,其實在某種角度來講語言的今於古是相對的,今天看上去很流行的語言,再過幾百年可能也算古語了。我個人認為在語言組織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未嘗不可嘗試。但不必為求新而迷失創作的初衷。

另外,詩詞創新是建立在繼承的基礎上而言的,若沒有良好的古詩詞底蘊,創新走不長遠。

3樓:不暗

私以為,新詞彙在舊體詩歌中的廣泛使用,是必然的趨勢,與歷史上任何乙個時期相同。

我們這個時代詩歌成熟的標誌,應是各種具有時代特徵的用詞入詩,而不是到處充溢著"殘燭"、"水墨"、"滴漏"的"假古文"復興。

"秉燭卷帙未休處,春夜三更浮月時。"

現在學子讀書沒有用蠟燭的,秉燭不僅顯得今意全無,而且low,容易為無數非"非正常青年"所詬病。所以這樣的句子,以後少寫。

私以為,引入現代意境,不妨改寫:

銀屏冷袖流光處,春夜三更浮月時。

其實,我們今詞本身就有很多可以直接入詩的詞,比如棉花糖、高腳杯、單車、卡布奇諾、咖啡屋、吉他曲等等。毫無違和感。

就我看來,那些不太適合入詩的今詞(今意),入詩的方式大概有兩種。

其一,間接入詩。比如說電腦,寫字板這種詞,沒有極其合適的語言環境,的確很難入詩。這樣就可以使用替代詞,找到有特徵的意向代替,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你寫的是啥。

古人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入詩的,榨汁機,印表機這種詞入詩,不知道幹嘛。

其二,如果非用不可,而所用之詞既毫無詩意,又讀來尷尬,則可適當變通,與其他詞前後相搭,行成語境、語意上的模糊化印象。譬如"手遊",你要表達對它的憤慨之情,不用它著實不行,不妨"愛手遊充昨日好,何關落日已逾峰"。

4樓:楚人黃玉

一般人不會點著蠟燭用電腦,鉛字的味道和花香味也不搭。現代人晚上用電腦,感覺改成「倦眼敲鍵燈殘處,春夜三更浮月時」舒服些。花底下看書,墨字香處春味好古今通用,硬要把所謂現代詞語往裡帶沒必要啊。

硬要改只改乙個詞沒用。

5樓:聞道

詩詞發展這麼多年,很多詞彙擁有相對固定的含義,由意象產生意境,詩詞的魅力除了語言上的韻律美,更重要的是境界。

如題主所說,現代詞彙可以使用啊,比如霓燈,提到這個詞你能想到什麼?一種朦朧的美感,所以它作為乙個意象是不錯的。但是提到電腦,似乎聯想不到什麼。

「月」被詩人寫了上千年,形成了現在的意象。如果你這電腦能被人反覆寫進詩,帶有特定含義或境界,而且流傳千年,也可能被後人使用(我還是覺得這個不太好用,沒有美感)。

說起來我還想到了同學為泡妞而寫的所謂的詩,我覺得還是要遵守一點寫詩的規矩。「詩之境闊,詞之言長」,你寫出來完全白話,就跟小學老師評價作文「白開水」一樣,那有什麼味道。

6樓:孫甫

沒問題啊,請看:

所願君歸時,快乘輕氣球。

今別離(其一) 黃遵憲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

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

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

今日舟與車,並力生離愁。

明知須臾景,不許稍綢繆。

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

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

豈無打頭風?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盡頭。

望影倏不見,煙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歸定留滯不。

所願君歸時,快乘輕氣球。

7樓:woodoo001

詞彙的使用,需要邏輯與語境,並非簡單地嵌入或替換。

題主所舉例句,平仄格律的錯誤姑且不論,只說邏輯和語境——

秉燭卷帙未休處,春夜三更浮月時。

此處如單獨將「卷帙」替換為「電腦」,當然要崩潰——前後語境是錯位的,前面有「秉燭」一詞,現代社會的日常照明,誰還用「燭」呢?所以這個詞為整個句子,界定了乙個時序的語境,在秉燭的時代,何來電腦?——難道你穿越了麼?

而電腦的時代,何須秉燭(照明)?——沒有電燈?故而造成了一種邏輯混亂。

另乙個,既然作為詩詞,需要有詩意的含蘊來給人以想象的空間,過於直白的詞彙,就會失去「詩味」。記得有一篇詩話中所寫,說的是詩歌中用詞含蓄的問題,具體的出處和句子記不清了,大意是說如何將日常語句化作詩性的詞語,比如古人在詩中,那個什麼,手不能寫作手,而應叫做諸如「柔荑」、「春蔥」一類;眼睛不能寫成眼睛,而要寫作「秋水」之類,流眼淚不能直寫流眼淚,而要寫作「玉箸雙垂」之類~~~~呵呵呵,是不是裝逼太過了~~~不過這個意思是合理的,詩歌,本來篇幅就有限,如果寫的乾巴巴的,就沒有什麼味道了。比如題主所舉「墨字香處春味好」,這裡的墨字,具有多重聯想的意義,不管是印刷的墨字,還是書寫的墨字,關鍵是「字」。

既有印刷、書寫所用的墨香,更有文章內容帶來的美好意味,結合自然的春味,給人以十分愉悅的心情。而若直接以「鉛印」替代,卻沒有直接點到「字」上,就少了一層想象,而多了一種機械、冰冷的感覺,所以少了很多的「詩味」。

詩歌中的詞彙,並不是隨意的拼接。而需要經過剪裁。

現代的新詞彙,不是不能用,而是如何在保留「詩味」的前提下,合理應用。一方面,這裡有內容與創作手段上的要求,另一方面還有一些特定的詩詞格律的要求,比如平仄、押韻。所以,根據不同的環境,要對特定的詞彙加以剪裁、修飾,而並非直用。

比如說「電腦」一詞,可以用相關性事物來代指,比如「銀屏」、「鍵盤」,那麼對著電腦螢幕操作這一件事,就可以寫作「當屏」、「臨屏」、「撫鍵」這類詞。寫作「當屏撫鍵未休處,春夜三更浮月時」,是不是就不錯了呢?

但在某些恰當的條件下,現代新詞彙也不妨直用。比如說「手遊」一詞,也可以這樣來寫——「手遊倚枕興酣處,已是夜深浮月時」。

詩詞創作的詞彙使用,需分場合、語境來合理安排。當然也不能一味使用舊詩詞的陳詞濫調,比如常在網上看到一些詩詞作者,動輒寫「欄杆拍遍」、「西風簾捲」、「把劍四顧」、「舉燭高照」之類的,造作之態,亦令人莞爾。

所以,無論是新詞、舊詞,使用時都要視內容的需求,以及整體語境的安排來巧用,而不能為了用而用。

8樓:西遊漫記

理性與感官都告訴咱們,屎是臭的。

然鵝子曰,入鮑魚之肆,久聞之而不知其臭。

科學家也紛紛曰,顯微鏡看久了,就不臭了。

子的後人也曰,自己的屎不臭。

久而久之,那些有潔癖的也就麻木了,接受了……質本潔來還潔去? 妹妹拜拜~

反之,久浴六神之露,也是久聞之不知其香地。

岳父對女婿一樣,從殺之到欣賞之有乙個過程。

無能抗拒——麻木接受——閉目享受——主動迎合——文化之化,亦貴亦賤。

9樓:姬君陌

新詞彙無法融入詩詞,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1,現代的人們已經下意識地將詩詞這門體裁劃分到了「古」這個大圈子裡,也就是說詩詞與現代社會是對立的。大多數人認為詩詞就是古代的文體,寫的內容也應該擬古,所以可以用團扇而不能用風扇,可以用古琴而不能用鋼琴。

2,詩詞中的事物並僅僅是具體的事物,它還承擔著表達思想感情的意象的作用。舊詞彙經過千挑百選以及歷代優秀詩詞作者的加工,已經十分成熟,比如月代表了思念,團扇則成為了佳人失寵的象徵。而新詞彙大多沒有這個功能。

新詞彙是可以入詩的,我們舉乙個例子: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這裡的喇叭聲咽就是新詞彙如舊體詩詞的乙個很好的例子。

舊詞彙也並不是都可以入詩的。比如我們說酒可以入詩,但是有見過多少醋入詩的?少有的一些也大多是調侃的語氣。

所以新詞彙也並不都可以入詩,類似空調,我至今想不出它能夠象徵什麼。還有電腦,這個詞過俗,在以雅為正的詩詞中是格格不入的,這是起名字的缺陷,沒有辦法。但是在一些調侃類的詩詞中,它們倒是可以提高詩詞的趣味性。

10樓:

很大程度上,這不是寫作技巧的問題,是欣賞正規化的問題:這些詞還不具備引起顱內自動高潮的能力。你可以說這是審美能力的缺失,也可以說是人類有自己的天花板。這是大頭。

回到寫作技巧,題主的補充描述基本上可以作為反面教材。卷帙和電腦,對應得上不~卷帙多少是有乙個形象的,電腦卻足夠抽象,足夠讓人失去腦補的興趣。題主舉了這麼多的例子,自信地說,「都是很明確的詞」。

它們確實是明確的概念,但詩詞需要的不是概念,而是形象。

想直接把飛機當月用,你考慮過古往今來這麼多寫月的詩詞的感受了嗎。概念先要變成形象,形象需經反覆使用,它才能變成燭和月,喚起某種(些)固定的感受~

秉燭卷帙未休處,春夜三更浮月時

熄燈電腦未休處,春夜三更浮月時

現代人創造新詞彙的數量是不是不多?

隨他去 既然詞彙可以創造,那麼讀音為什麼不可呢?我們可以給它乙個特殊讀音,只是乙個代號罷了,便於流行嘛。所以 虛實 的英文srxe的讀音是 s ruai k s 按漢語拼音讀 詳細看徐孟南的博文 對srxe的解釋 是 三人行教育 的首字母組合。 丟雷 新詞彙出現的前提,是出現了舊詞彙無法描述的新事物...

在詩詞創作中,如何匹配韻部與聲情

夜小紫 這個問題也很好,不過我自覺答不好。因為自覺在音韻學上基本屬於門外漢。首先我們來看一段引文 各韻為聲,亦各不同。如 東鐘 之洪,江陽 皆來 蕭豪 之響,歌戈 家麻 之和,韻之最美聽者。寒山 桓歡 先天 之雅,庚青 之清,尤侯 之幽,次之。齊微 之弱,魚模 之混,真文 之緩,車遮 之用雜入聲,又...

外來典故(不包括佛典)在舊體詩詞創作中的使用問題

亦有所思 這個提問很寬,個人覺得,正如樓上幾位所說,外來典故當然可以用,唐朝做為世界中心,外來各國的舞蹈,文化,服飾都有描述,古文獻中,關於匈奴 突厥 蒙古都有描述,那麼顯然,舊體詩詞並不排除外來典故,只要不是特別特奧,只要不是像迷宮一樣就可以。比如星條旗下起烽煙,比如地中海上泛輕舟,比如斜塔擎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