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雲社不培養專業的相聲編劇?

時間 2021-05-08 10:58:43

1樓:靜觀

同樣的包袱,不一樣的演員使效果完全不一樣。還是覺得由演員自己創作,會更好。當然相聲演員本身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的編劇搭起來框架,他們自己去打磨會比較好。

2樓:我要吃肥牛

很簡單,培養不出來,而且也不值

相聲編劇這個職業可以說是編劇裡最底層的了,當年鄭淵潔寫童話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想過去寫相聲,當年馮小剛發跡以前也想過寫相聲不僅如此他還寫過小品。原來有一部分相聲編劇屬於實在沒飯吃了所以才幹這個。而且賺的還少,某非主流相聲演員(非德雲社)在21世紀掙得錢連乙個月的電費都交不起,不客氣的說,比要飯的過的還次,就更別說相聲編劇了。

偏偏,相聲編劇還是個專業化程度特別高的職業。建國以後,有很多作家都嘗試著寫過相聲,但是有位老先生(馬三立還是侯寶林來著)在採訪裡說到那些本子沒法用,必須經過相聲演員的再加工。這就造成了乙個很尷尬的局面:

水平高的寫不好,相聲演員又不會寫。馬三立先生在當年屬於相聲演員中學歷水平相當高的(高中學歷),所以馬老爺子能拿起來很多新節目,而且晚年經常自己琢磨自己寫,而和馬三立先生平輩的郭榮啟老先生就是吃了文化的虧,怹這輩子留下的多是傳統節目。

其實德雲社何嘗不是如此,當紅的演員有乙個算乙個,絕大部分文化水平都比較低,讓他們自己創作,怕是難比登天,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新節目不過是老節目裡加點碎包袱或者乾脆就把好幾塊活攢在一起,攢出個大雜燴;有的本領實在不濟,還可以灑狗血出洋相賣腐呢。再者說,有很多入社的就是奔著人前顯貴去的,做幕後豈不是太委屈?

當時,作為宇宙第一大相聲團夥,德雲社還是有著乙個比較優秀的創作團隊的。老郭比誰都清楚,德雲社就是靠作品發的家,沒有了作品德雲社很快就會倒。所以,神社現在正在吸納那些既能說又能創作的演員,說實在的,這些人才是真正有能耐的。

3樓:順時針

應該是有的,現在老郭發掘老相聲創新新相聲,肯定不是他自己在做。

相聲劇的編排改編也不像隨便做的

林子大了咖啡館系列應該就是德雲社的編劇。不然情景劇裡相聲的鋪平墊穩怎麼解釋

4樓:局外人

文哏不是相聲作品的主流,歌頌類的電視相聲也不是。創作需要會相聲,還要有文化,懂幽默。。總的來說就是沒必要,曲藝不是包袱合集,曲藝裡的相聲到郭于級別,聽的是個味兒。

5樓:荔枝啾啾

一、相聲劇本專業性太強,有能力寫的人少。內容方面,各種歷史典故名人事蹟詩詞歌賦戲曲小唱。技巧方面更是難計其數,光馬季先生《相聲藝術漫談》中提到組織包袱兒的手法就有二十二類。

包袱又要注重傳統,又要推陳出新結合現實當下,讓觀眾願意看,難上加難。

二、相聲行業從業人員太少,願意寫的人少。相聲這門手藝吃起來太難,公眾接受程度低。市場小,薪酬低,迫使許多相聲演員改了行。

老演員不願說,年輕人不願沉下心來學,人才流失嚴重。說的人少了,寫的人更少。

6樓:「已登出」

德雲社應該有

第四季歡樂喜劇人裡張雲雷決賽作品裡主創表有乙個德雲創作室就算沒有,感覺德雲社應該也有聯絡專業的編劇?

比如師爺東哥參賽的時候作品主創表裡有出現劇江湖團隊

德雲社的相聲為什麼這麼汙

jjatsy 相聲本來也不是要穿西裝打領帶,穿晚禮服來聽的不是麼!謙哥說了,相聲就是野地的野菜,在適合的土地健康成長,挪到溫室不是那回事了! 辰龍 1,創作的問題。重口味的話題相對來說更能吊起觀眾的胃口。也更容易創作。2 觀眾的選擇。這也是沒有辦的事情,衣食父母喜歡這口兒,還不趕緊迎合一下。3 傳統...

為什麼都說德雲社的相聲水平降低了?

Xiang Marshall 古代文人什麼時候最有創作力?國愁家恨的時候。德雲社什麼時候的作品最多最好?翻看一下當年那些著名的撕比事件。現如今德雲社壯大了,日子舒坦了,哪個藝術家電視台狗仔還敢輕易來招惹?或者說老郭年紀大了,或者說老郭要為整個社團尤其是兒子的後路著想,他還能有像當年那樣的作品嗎? 胖...

為什麼相比德雲社其他的相聲團體都沒那麼出名?還有哪些好的相聲演員呢?

波羅菠蘿蜜 畢竟德雲社是所有相聲團體裡做的最大的。對不怎麼聽相聲的人來說,一提就能想起來的就是郭德綱於謙,是德雲社。但還有嘻哈包袱鋪金霏,陳曦,高曉攀,還有相聲新勢力的盧鑫,玉浩等等,他們也都很不錯。 了生 鱸魚盧鑫玉浩 西安相聲新勢力的演員 班主 笑傲江湖第三季的冠軍 笑聲傳奇亞軍 當時他們的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