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導演婁燁?

時間 2021-05-08 09:26:33

1樓:

他的電影看完以後無法用語言去組織感受,卻被電影裡傳遞的某種隱秘的欲念和掙扎緊緊攥住,好像自己身上或多或少與片中角色有共通點。

2樓:獨角獸

總有人傾聽眾人的心跳

有人追索歷史

哪怕真理已不再重要

有的故事遠離偉大

卻成為最真實的路標

不是所有抵抗都需要發出聲嘶力竭的吶喊

不是所有愛意都沐浴著Sunny

當他的語言找到了寬闊的方式

變成了驅散迷霧的火把

成為虛無之中的重量

成為無數面孔中最堅定的那個

這些都不是恰好的在場

而是當河流再次傾盆倒下

有走遍大地的信徒

能度過長夜的孤獨

他是婁燁

——第十三屆FIRST青年電影節「年度面孔」頒獎詞

3樓:

本著對傳說的好奇我看了蘇州河和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說實在,看的很勉強,看的很難受。

尤其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鏡頭抖,畫面黃,劇情凌亂。中途歇了兩次才看完。

據說堅持手持和不用燈是導演的風格,我欣賞不來。

蘇州河相對好一些,能理解一點導演傳遞出的有些虛無縹緲的美感。

文藝,大概是凡人理解不了的東西。我沒覺得是現實主義,有點強行了。分明是魔幻主義。

我更喜歡實在點的。

實在不是手持拍的畫面抖的厲害,畢竟正常人走路路也不會晃。

評價,給我的感覺大概是,時代風口上的魔幻現實主義傳說。

4樓:

精神慕殘,特別痴迷人格障礙患者。人物普遍自我戲劇化,自毀成癮,有創傷性經歷。情節必然存在乙個類似「那我死給你看」的高潮。

鏡頭必然存在乙個潛台詞是「可我就是賤」的面部近景。電影語言必然賦予人格缺陷一種澄澈的易碎感。我懷疑婁導鄰家男孩的身份消解不了他對病態情感關係的執念······

5樓:小弦

只看過他的頤和園,真的拍的太好了,顛覆了我對於電影的刻板印象。 從電影中,看到了上世紀80 90年代的青年人的那種自由與爛漫,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沒有了光芒籠罩的留學生活,留學生們也只是在另乙個國家作為乙個普通人生活學習; 海歸們回來也不過是在江邊的小飯店露天暢飲。

他講了乙個時代的變遷,又似乎什麼也沒有講, 他講了乙個女文青的理想破滅,似乎她也不曾有過理想。 他講愛情,可是除了性之外愛情似乎也不剩下什麼了。

他也講微笑抑鬱,講年輕人的自我結束,李緹笑著從天台上倒下去的影子好像新聞裡那些研究生。他講畢業或者未畢業的社會新人,在社會的手足無措,像極了我們自己。 他講乙個人在大城市漂,有戀人,卻連車禍後乙個緊急聯絡的人都沒有。

他講曾經相愛的戀人久別重逢,卻只剩沉默。

30年過去了,世界變化那麼大,似乎卻什麼也沒變。迷茫的年輕人還是那麼迷茫,他們終將變成迷茫的中年人,沉默的老年人。 憂傷的年輕人依舊如此憂傷,在夜深人靜的夜晚,回顧人生卻無所得,只能悄悄安靜的離開世界。

個性彷彿是一種詛咒,說的是餘虹,李緹,也說的是婁燁自己。 他們記錄著時代,也成為時代的一部分, 他們有著個性,個性閃露的光芒刺傷了一些人的眼睛。 他們假裝這些東西不存在,就像看不見房間裡的大象。

你看見了嗎? 反正我看見了。

6樓:Feyvox

我的愛情觀大概就是個被婁燁這樣的人裹挾了吧。

看了春晚,蘇州河,頤和園,最喜歡的還是頤和園。李緹自殺那段讓我哭了很久,只因為對愛情的極致理想化和求之不得的絕望的感同身受。

在他的模糊迷幻不清的鏡頭下,人物的情緒也變得曖昧,愛情發生得莫名其妙卻也不突兀。激烈又平淡,突然來又突然走,沒有徵兆有些唐突,愛過的全部記憶只深刻在兩個當事人之間,能讓人忘記生活裡愛情本身之外所有的狗血和每段感情消亡時候的不堪。

然而,哪有純粹的愛情,怕是掉進了虛無主義的陷阱。但人一旦有了幻想就難以屈於現實。(又或者,這個人只是我和李緹。)

婁燁,恨你!

7樓:

看他的第一部電影是春風,當時我15歲,斷斷續續看了乙個月看完的,第一次接觸到這類電影,太有衝擊感。接著又看了兩遍,急切地詢問周圍人對同志的看法。這麼多年下來基本每年都會回顧一次,是我最喜歡的文藝片。

喜歡什麼呢?我是個悲觀主義者,看到他的電影好像見到了知己。。。。

8樓:小雀斑女孩

婁燁品味是真的好啊~

無論是選演員,還是選配樂,眼光都非常好。

他的愛將裡,郝蕾,秦昊我愛的跳腳~

他的插曲裡用過黑豹的歌,姜昕的歌~

不知道為什麼,婁燁的御用愛將恰恰像他本人一樣,名氣與實力極不相符。但是絕不會妨礙愛他的人繼續愛他。

9樓:年年

想起了一句話,當乙個人產生了情感上的煎熬和寂寞時,他會迷戀王家衛;但是當乙個人接納了自己的煎熬與寂寞,並淡忘這種存在而去審視他人的煎熬與寂寞時,他開始懂婁燁。

10樓:武逍遙

大概15年前看的蘇州河?當時十幾歲吧,這15年裡看過很多電影,蘇州河從未重溫過,也記不清講了什麼,但是那種濃厚的灰色壓抑感卻一直記得,也一直記得馬達的頹廢。大概這也是一種好電影,很多電影看過了,忘記了,想不起講什麼,但是有些電影能讓你一直記得一種情緒,不想回首確無法忽視。

11樓:莫西

執著於描述個人的情緒人內心那種不可言喻的情愫在他的電影中時時都能感覺到絕望過炙熱過偏執過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文青的愛之類的便簽詞只是有的導演喜歡拍應對大眾口味的商業電影體現大真理有些導演他只想和你們講乙個平常的小故事而已。

他的電影我最愛的是 《春風沉醉的夜晚》

12樓:方漸漸

我覺得電影主要還是要講好故事,不是光體現一種情緒、碰觸敏感的話題、挑戰了某種尺度,就叫好電影了,

老羅說過,時間對別出心裁的小伎倆是無情的。

13樓:盧盧lu

看婁導的第一部電影是《蘇州河》

忘不掉這句台詞,「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你會像馬達一樣找我嗎」

後來看《春風沉醉的夜晚》,在情慾鏡頭裡心揪著疼

14樓:Jacqui

曾經認為婁燁憑頤和園在國際上一炮而紅

是因為吸引了法國投資方對中國政治的興趣

然而後來看了春風沉醉的夜晚

跪了你拿手機拍都行

15樓:Jimmy Zhang

電影作為一種綜合的藝術,將多種藝術手段匯聚成電影語言。

我一直認為時間的流淌應該是沉默或冷峻的,當熾烈的情感和時代的變遷被時間裹挾並向前進,色調也會逐漸變得冷下去。就如同婁燁的電影,我尤其喜歡的他的鏡頭和色彩,最終鑄就其電影中冷峻沉默的視角表現人類情感和時代變遷的,或許正是如此,當然還有導演對節奏的把握和演員的出色演出。

總體來說,我最喜歡他的頤和園,春風,以及推拿,這些電影符合我心目中好電影的標準,外表冷峻,內心殘酷熾熱。

這幾部電影都給我留下了足以回想的片段,是我心目中優秀的導演作品

16樓:奧黛麗同學

有時候覺得不能用「導演」來評判婁燁。

應該是乙個孜孜不倦試圖在體制下說出真話試圖撕開粉飾的太平試圖改變潮水的方向試圖描繪真正的生活的人恰好是個導演。

所以比起導演王家衛我更喜歡婁燁做的導演。

我很敬重他。

17樓:

頤和園的政治只是背景吧。80年代確實是理想主義和現實對撞,然後破碎的時代,之後的中國文人集體陷入自憐自戀或是犬儒,但這些和頤和園關係不大。婁燁電影的主題永遠是情和欲,周圍的世界固然影響著情慾,但世界並不是重點。

他的鏡頭確實像王家衛,但婁燁更絕望。

18樓:

婁燁的電影下了不少,但就轉看了頤和園。同樣是青春題材,致青春裡那些雕琢的毫無生氣的愛情和頤和園裡的簡直沒法比,看完了你會去想,會去回味。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

歡喜 特立獨行很是鮮明 感覺很現實風格有點像 後來的我們 越琢磨越難過不太適合十幾歲的孩子相比更愛娛樂綜藝樂一下而已無需多想 畢竟年齡越大越怕傷感 李雯 畢竟來的人就不多。我心目中華語電影的英雄有九個 內地三位是婁燁 姜文 王小帥 這個片光線 故事 剪輯都很細很完美。不過拍盲人,總是有個難脫俗套的東...

如何評價婁燁的電影《春風沉醉的夜晚》?

BigWave 如果愛乙個人沒有勇氣,那便會永遠的失去他。這是第一次我看這片的感受。那段時間我沉迷在婁燁的電影中,頤和園 蘇州河 春風沉醉的夜晚 浮城謎事 他的電影總是看起來糙糙的,卻讓人覺得真實,那麼有個性的乙個個人物是生活中的我們每乙個人。我一度為片中王平的死而難過。當被人拋棄之後多少人可以冷靜...

在你心中婁燁和賈樟柯誰的導演功力更強?

郭之然 我印象極深的是婁燁在 浮城謎事 咖啡廳及之後酒店這兩場戲的視聽語言運用。咖啡廳裡通過手持橫搖在一鏡內完成正反打,以及在最舒服的時候將觀眾的視線借助變焦實現在郝蕾和秦昊之間轉換都是極為出色的。在下一場在酒店衛生間門口的那個微妙跳切和在郝蕾和 小三 之間借助鏡子做空間關係的交代,也是十分的妙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