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狗十三》的劇情?

時間 2021-05-07 07:56:17

1樓:桃花依舊笑春風

還記得那時候,提前看了《狗十三》梗概,然後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以為自己看完會特別難過,或是爆哭,沒想到只有一場戲抹了眼淚,是在最後,再回首想起,長大的李玩坐在副駕上問爸爸,你和媽媽當初是怎麼認識的啊,瞬間爸爸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淌了幾個來回,邊說自己不是個好爸爸,邊一手捂住李玩的眼睛怕女兒看到自己的懦弱無能。電影圍繞成長過程中與父母、家庭、社會的關係,講述主角李玩逐漸成長或者說妥協的故事,源自生活足夠真實,但略顯片面,一方面如果成長中只有這些灰暗的東西,那未免也太戲劇化了。另一方面,父母也是人,也會犯錯,也有可能不懂得如何去愛,如果因為這些就對生命中必須的經歷持消極態度,那只能說還沒成長到位。

這部電影我覺得可以拍得更好,還有導演用了那麼多恐怖電影的音效是不是有點過了?比如不要所有場景的配樂都非常陰暗驚悚。剛開始和愛因斯坦的那段就可以表現純粹的開心啊,有對比會更好,不然兩個小時就一直很壓抑很壓抑。

有些地方可以用下隱喻,比如在場景的選擇上,一些小物件上可不可以有象徵意義。然後小細節上,李玩為什麼睡覺還要穿牛仔褲,她撈麵的時候麵條都弄到鍋外頭了,乙個女初中生為什麼好多大晚上在外面跑的情節,李玩絕大多數都在大叫大鬧,讓我覺得她有點輕微暴躁,我可能有點細節控強迫症。

單純對電影情節的話,每個人總有一些是誰都沒說吧,好也好壞也罷,過去的事情沒有過去,但是可以逃避,至少不去想,那些事也不會輕易就記起來。生而為人很抱歉,但既已為人便無法重新開局了,曾希望自己在理解別人的時候能同樣受到理解,最終自己只能努力去理解別人的不理解。成長是什麼,可能是心智的成熟吧,也可能是本我的泯滅吧,那麼本我又是什麼呢,可能是很多很多年前自己還有權利去做遙不可及的夢的那顆初心吧。

很怕很怕,怕自己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只為賭乙個氣,我們什麼時候能活得像自己呢,可能再也沒辦法了,成長這東西沒有回頭路。

我對電影一直淚點挺低的,這部戲看完覺得陰冷,壓抑,無奈。這是源於過於真實的不健康的中國家庭造就出的冷漠產物就在我自己身上,所以同理心氾濫但是同情心給不了。爺爺奶奶是愛她的,但是更愛弟弟這是事實;爸爸也有自己的苦衷和無奈,但是他的的確確是忽視並自以為是的方式愛著女兒。

成長環境造就了李玩開始的偏執和所謂的不懂事。她有很多疑問,為什麼大人要用乙個謊言去掩蓋另乙個謊言,為什麼為了息事寧人就要逼他承認不是自己的狗,為什麼漠視其他生命,為什麼弟弟可以不道歉,還有偽善。

最後她放棄了掙扎,麻木地接受了現狀,安安靜靜地,也不敢認回自己心心念念的狗,因為懂得自己保護不了它。所以她問,你見過真正的大人嗎?電影裡沒有回答,這群自己都沒活明白徒長年紀和皺紋的人,在社會的揉捏裡面尋著上一輩的方式,浮躁的把悲哀延續下去,並叫之為孝順和傳承。

印象最深的是李玩吃狗肉那段,鏡頭拍攝得很平靜,卻讓人腦充血般感到憤怒。看完《狗十三》不得不想到,中國式父母給孩子灌輸的打乙個巴掌給乙個甜棗,不知不覺都由純真變得偽善,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父母總覺得為你好是真的為你好,從來沒有想過孩子想要的是什麼,然後不知不覺變成另乙個複製品,乙個看似懂事的乙個孩子,看完給我的感覺除了壓抑還是壓抑。

人在擁有了父母這一身份之後,還會記得年少時父母的愛所帶來的那份無奈嗎?也有渴望被理解的時刻,爭吵中曾吐露的心聲,卻因為那句為你好破碎飄散墜落到無盡中,成了無謂的抗爭。我們是有血緣關係的最親密的人,卻也是這份關係成為了我無法擺脫的羈絆。

懂事,感覺太標準化的乙個詞語,不喜歡,卻又一直被它左右著。沒有一瞬間長大的人,只有被委屈填滿而被迫成熟的孩子。不相同卻相似的幾個片段,不合理出現的一絲欣慰又慶幸的心理。

哦,原來大家都這樣,還好。

2樓:

這電影裡有三個喝牛奶的鏡頭,第一次爺爺奶奶在她上學前拼命塞給她,她說她不愛喝牛奶,遞給了狗;第二次是酒桌上,他爸給她倒了牛奶讓她敬上司,她說她不喝牛奶,他爸給她倒了酒,她舉起來喝了一半敬某總;第三次是狗第二次丟,可能是被送去了狗肉館,她離家出走尋狗,男生給她麵包吃,她太餓吃急了,男生給她倒牛奶讓她吃慢點,她喝了半杯趴在水池邊吐了,他爸尋到她,看見男生,率先責問她為什麼喝酒…

有三次喝酒,第一次是狗第一次丟,她去尋狗,跟男生一起喝,奶奶去尋她沒回來,她回家他爸責怪她喝酒,摔了她的酒瓶扎破了她的手;第二次是上面酒桌上讓她喝;第三次是他爸見同事給她遞酒讓她喝,發生在上面牛奶喝吐了她爸責怪她喝酒之後,酒桌上他爸同事還給她點了盆狗肉…

第一次狗丟,她哭的慌不擇路,男生跟她說:你要習慣,以後這種事,還多著呢…

男生跟她姐分手,說:我喜歡上你了,我不想跟你分開,他手臂上的紋身是她姐的名字:堂,鏡頭推到他後脖頸:玩,是李玩的玩,李玩是她名字,她笑了笑說:以後這種事,還多著呢。

關於溜冰有四個鏡頭:第一次男生帶她去溜冰場玩,她滑倒了兩次,但是覺得滑冰挺有意思的;第二次是狗第一次丟,家裡人怕她哭鬧,後媽買了雙溜冰鞋哄她;第三次是她英語考了95分,她爸答應帶她去時空博物館,但是她爸忘了時間,去的時候並沒有開門,就帶她去了溜冰場,她很開心,然後她爸說:穿黑衣服的是你弟…是她後媽生的;第四次是電影結局,她弟在溜冰場上哭:

我還不會滑,我要你帶我,教練沒扶他:站起來,自己站起來,看,這不就會了麼?

還有狗的幾次出現,第一次李玩並不喜歡狗,但是賴著賴著她喜歡上了以至於狗丟了她甚至激動的推倒了她爺爺;第二次帶回來的狗並不是同一只,她不接受這只新狗可是後來接受了,以至於聽說狗被賣到狗肉館時她又出去找到天黑;帶三次她化學考了一等獎他爸說滿足她乙個願望,她問狗去了哪家狗肉館,她很開心她爸帶她去了流浪狗看管所,但是並沒有找到她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狗的名字;第四次是在酒桌上吃狗肉;第五次是最後遇見愛因斯坦被乙個女人牽著,喚它貝貝,她姐激動的拉她過去看,她站在旁邊沒動,跟女人說打擾了就走了。

電影有數次同樣的事物出現,不至於讓人走神,一條線非常緊湊。

中國式教育可見一斑。

3樓:WKqingmin

李玩不是悲劇生活的產物,她的悲劇性在於她的生活和選擇是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愛是真的,打罵也是真的。我認為愛是尊重,當全家人騙李玩愛因斯坦找回來的時候,他們真的尊重李玩了嗎?

李玩想去看展覽,到後來的吃狗肉,喝酒;只是一句我是為了你好就是愛了嗎?讓孩子學會妥協,如何順應別人放棄自己就是好的嗎?以後這種事多了去了。

李玩遇到的所有人都在告訴她:妥協吧!

4樓:LAMNLD

看完了狗十三,以前或許會站李玩,現在或者以後,我覺得李玩的行為可以被理解但不能被贊同,只能說是成長路上不可避免的那股任性的孩子氣帶給她的代價。

這個家庭並不像網上說的那樣,中國氏棍棒教育,父母皆禍害。我覺得李玩的爺爺奶奶爸爸都是愛她的。她也是愛她的家人的,但愛又被很多東西裹挾著,讓人難以感受到。

父親有他自己的苦衷,有他自己的無可奈何,但是他不能像李玩那樣任性。有人說李玩的父親是只會給錢,只會讓孩子服從順從自己的人,但是在錯過天文展父親會表現得不安,在打過李玩後父親會心疼道歉。只是生活的瑣碎和壓力磨平了他的耐性。

但這也不能說父親就完全對,至少家暴是能被原諒的。

除此之外,李玩也是有性格缺陷的,她對一直養育她的爺爺奶奶有愛,但或許沒有那麼深,有人說奶奶說著愛她卻不知道李玩不喝牛奶。但爺爺奶奶對她從來是不打不罵,爺爺被她推到的時候還想著他的玩玩,奶奶幾十年沒出門,為了她的玩玩出門尋她。愛是有,但絕不是包攬了所有,方方面面都體貼照顧,如果以這種標準衡量愛不愛乙個人的話,只能說享受愛的人太自私了。

在弟弟打傷奶奶之後,李玩第一反應確實是擔心奶奶,但是在看到爸爸處理這件事的態度時,她說應該讓弟弟向奶奶道歉,這個時候更多的應該是心裡的不甘和感到不平等。

總之看完之後,覺得不能說是惡毒父母毀孩子,也不能說是不懂事的熊孩子。

李玩家人愛她,但是和弟弟比起來或許沒那麼多,但也絕對不少。

5樓:

李玩:也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少女十三歲的我們,誰曾經歷過大風大浪。丟了乙隻狗,對那個弱小、不諳世事的少年們而言,難道不是生活的波折嗎?

有答主說看到李玩任性,竟然覺得爸爸和爺爺的教訓是對的。誠然,當時看的時候,也一度覺得李玩任性過了頭,但回過頭來想想,那時我們,誰不是這樣呢?因為沒有見過更大的世界,所以周圍的一點小波瀾都值得我們撕心裂肺一場。

因為沒有經歷太多的彷徨、無奈,所以每個夜晚都是迷茫與孤獨。

當李玩平靜的說,以後,這些事還多著呢,我知道,她長大了。我不知應該欣慰還是悲哀,難道只有接受這些無奈與孤獨,才算是長大嗎?為什麼在人們眼裡懂事的標誌,就是不斷地替別人著想,而把自己的需求忘記?

這樣平靜的接受生活、藏起自己的稜角、小心翼翼的收起全身的刺,只是為了換來強顏歡笑,這是得有怎樣的失望啊。知道沒有人會認真聽平行宇宙的奧秘,就把那些話藏在心底;知道沒有人會為了愛因斯坦不吃狗肉,就強笑著嚥下紅燒狗肉;知道家裡沒有人會在乎自己的孤獨,就試探著陪弟弟玩。從出生時,對周圍人的信任,到知道沒有人的孤獨,這,難道也是成長嗎?

到底什麼是成長?長成別人眼中的樣子,還是長成自己心中的模樣。也不過是學著帶上面具罷了。

6樓:珣瑒

我一直覺得可能是我的問題,因為在今天刷到相關的話題之後,我看到了大面積的好評,多數是圍繞李玩的生活多麼可悲以及對被教育後的麻木的惋惜。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問題,是不是被教育方式改變了,但一整場電影下來,我發現我並不能理解李玩。

在看電影之前,室友看過評價,回饋給我們的是這部劇很喪。抱著無所謂甚至挑戰的心態我們一拍而合。但事實上,不同於大眾的好評,我對這部電影其實蠻失望的。

李玩和其他的角色在我看來都是有錯的,我承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多方面做的真的不好,但是我也並不能認同李玩。

印象最深的是李玩出去找狗推了爺爺的部分。許多回答說李玩只是要爺爺乙個道歉,我並不認為。非要一句對不起才算道歉嗎?

爺爺當時的表現已經算得上窘迫,我能理解狗丟了的心急,但我難以接受李玩的做法。大晚上乙個人跑出去漫無目的的找真的是好的做法嗎?因為找不到狗而推倒過來找她的爺爺就合理嗎?

很明顯第二天她又去貼了尋狗啟示一類,在我看來前一天晚上的所作所為根本沒有必要,讓全家人擔心甚至大吵一架對於找狗有什麼根本的作用嗎?

另外,後媽買回來狗替代愛因斯坦這件事,確實難以接受且沒有必要。但在愛因斯坦找不回來的情況下,在家人拒絕把狗送回去的情況下,難道你虐待這個狗就是對愛因斯坦的尊重嗎?實話,我知道虐待這個詞有點嚴重,但是看過電影的應當也都看見過那一幕,把狗放在高處下不來的那一幕。

你告訴我李玩這個人到底是為了什麼?愛因斯坦和你有感情我承認,但別的狗就不是狗了?不是愛因斯坦就可以自生自滅了?

可能我的角度有點偏頗,但並不影響我想說的這些,李玩是改變了,但這些改變難道不是好的改變嗎?在我眼裡,以前的李玩就是被寵壞了,她後來發生的一切只是懂事了,只不過是家長的方式出了問題而已。

以上只是我的觀點,不影響大家覺得它是好是壞。

我沒有體驗過,我從來就沒成為過一開始的李玩。

如何評價電影《狗十三》?

杏花微雨 抖音上看到乙個片段然後去刷了這部劇,看完之後心裡堵得慌,因為我們多多少少都能從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先說可能中國大部分家庭都會發生的重男輕女現象,不能說李玩的爺爺奶奶不愛她,但是這份愛卻因為李玩的性別減少了好多,在沒有弟弟之前,確實很疼她,犯錯了也會說她還小不懂事,但是有了弟弟之後,所有的...

如何評價電影狗十三?

有一根懶筋 其他的都不想說了就談一點 很多人說,李玩學習好好家庭好爺爺奶奶爸爸堂姐也不是那麼壞,所以較於多數人離異家庭來說她已經很幸福了,所以她就是不懂事,那麼任性,被打也活該。可我覺得,幸福和痛苦是沒法比較的,有的人會因為得到一顆糖感到幸福,有的人會因為中了500w感到幸福,這兩個的實際價值有差距...

如何評價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狗十三》

小希歷險 二零一九年大年初一,在家看了 狗十三 這部電影,真是挑了個好日子。兩個小時看下來,不能說有多少的感同身受,卻也很明白其中的情感,看完實在是很壓抑。從影片一開始,李玩作為乙個十三歲的初中生就在被安排,父親給她做出他認為對李玩最有幫助的決定,完全忽略她自己的興趣愛好,這就是傳統中國式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