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大學與社會可以顛倒嗎?

時間 2021-06-03 20:47:10

1樓:安貝凹

也可以,看自己的內心吧,如果顛倒也許就不能以乙個單純的心境享受大學的美好。但是你可以知道社會的艱辛,知道自己上大學的目的,在大學你會更加努力,也更有針對性。

2樓:一筆溫暖手繪

你現在是大二,還早,保證你能畢業的前提下,多去嘗試你沒做過的東西,你才知道你想要什麼。

關於什麼內向、懦弱,這些都不是問題,在週六週日沒課的時候出去兼職,提前感受一下社會是咋樣的。

對了,你是大專,一定要去公升乙個本科,非全日制的也好。學歷很重要,別聽什麼別人說誰誰誰初中沒畢業社會上混幾年現在是老闆,手下全是985/211替他打工。現在想靠打工打成老闆你要打到何年何月?

基本都是打著擦邊球一兩年富起來的。

你太年輕,你才大二,你還有太多的時間去試錯,去開闊你的視野、去改善你的內向懦弱、有人要是笑話你,讓他們去笑唄,這個代價你付得起,你這是在成長。等到你四十多歲再去改變,再去嘗試,那就真的是笑話了。

3樓:逃離

你描述的「間隔年」。確實是存在在上大學之前來乙個長期旅行——先去體驗與自己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過這種形式多在西方國家實行。

4樓:古玉含香

當然可以!

如果讓我再從來一次,我一定在高中畢業後來個間隔年,然後再去大學。

因為一直在學校的我們,看不到真實世界是什麼樣子,再加上中國的絕大部分父母對我們的愛護就是,在學校只需好好學習就好,其他一切都不用抄心。這就造成了我們對學習的唯一認知就是考試。

以至於真正到社會以後覺得自己在學校的十幾年都是在浪費時間。

我覺得鄭秋冬做的特別好,偷換身份後,通過不停的應聘,一點點完善自己的漏洞。直到最後能面對面試官提出的一切問題後,才開始了自己真正的征程。

十二年的義務教育是脫離文盲,但是真正讓自己進入社會的遠不是要一塊敲門磚那麼簡單。

不了解這個社會,又怎麼能更好的學會通關秘籍呢?

5樓:日目裡的守望者

作為乙個普通本二20屆畢業生,深有同感,同理心爆棚。

普通的學校,普通的自己;明知道要好好學習,卻總是會半途而廢;理解父母的痛苦,卻又不能體諒他們。。。

現在進入社會了,深切感受到自己大學4年來真的是浪費掉了,失去了太多。。。

對於你的情況,我能夠完全理解,這也是我的樣子,這也是絕大部分普通大學生的樣子。不必為自己現在的情況過於擔憂,這是常態,而且你才是大二,還有時間,還有時間。

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為現在的狀態感到過於悲觀,畢竟,你比我還是有很多時間來改變的。

其次,不需要退學去體驗社會,在學校一樣可以,而且也不會讓父母擔憂。在學校可以關注些校園兼職,校園裡很好找的,比如校園外賣什麼的,你會遇到更多的人,初步體驗到社會的工作部分。

再次,想要改變自己頹廢的狀態,就破釜沉舟,比如上課坐第一排、休息時間強迫自己去圖書館,環境對於乙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最後,就是兩個字,去做。去做就是了,想要做的事情就儘管去做,不要想太多,去做了,你就會發現各種不同的地方。

6樓:沈川流

顛倒肯定不行!不可能!

但實際上,大學的自由程度,也已經接近社會了。

在學習理論知識,社會實踐過程中,也應該多學學社交,學習你所謂的一些『社會』的遊戲規則。

這個過程,不建議說要把自己修煉得八面玲瓏,像個所謂的人精。沒必要,太虛偽和見風使舵的人,不見得招人喜歡。

保持應有的禮貌,用實際能力和主動積極的正能量氣質,還是最能引起大家接受和認可的。

另外,在接觸社會過程中,要結合自己未來的行業發展,多去理解幾個具體行業的一些內行的知識。

比如有形的服裝,電器,數碼產品,都有各自的行業特點,銷售規律,套路,等等。無形的服務,金融,培訓,也一樣。你自己喜歡什麼行業,多積累,這些也是真正進入社會,進入工作非常重要的社會知識和閱歷。

怎麼積累到乾貨,乙個你要主動,乙個就看你做人了。

7樓:亦無

1、有對自己的反思,你已經很不錯了。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問題能羅列的這麼清晰,而不是一段文字到底,說明你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差勁,只是自己的潛力還沒發揮出來而已。

特別是提到的這些問題,可以看出來題主是經常有做自我反思的,這個習慣很好,就這一點絕對能幹翻一大票人,所以題主真的很不錯,不要太自卑,要自信。

2、只是發現了問題,還不夠。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只是反思了自己的問題,並且想到了唯一的解決方案,這是不合理的。

任何問題都是經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麼三步走的,所以建議提出再花點時間在問題的分析上面,比如為啥不自信,比如為啥老玩手機,比如為啥大手大腳,分析透徹了,然後針對性的乙個個去解決這些眼前的問題,才是現在做要緊的事。

至於什麼先社會後學習,這是明顯的自我逃避的藉口,自己的問題必須通過自己內在的解決,千萬不要等到環境倒逼著你去解決。

3、不要捨本逐末。

沒有什麼問題是可以一下解決的,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學習進入社會後必備的生存知識/技能,以及應對社會所需要的各種軟技能,怎麼學和學什麼,去圖書館找答案,找不到就一直泡裡面,直到找到為止。

就目前題主的情況,可以先看一些心理學的書,優先推薦《自卑與超越》。

4、每天進步一點點。

人生而艱難,正是在解決人生中的各種問題,我們才獲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把自己的期望放低,只求每天有一點進步就可以。

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挑戰,這也是生活給我們的意義,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8樓:

不可以。進入社會就完全沒有必要重回大學了,除非你是要乙個畢業證。大學應屆生拿著畢業證找工作會比較輕鬆。

好的大學並不是說可以把你培養成乙個好人,而是進去的都是「優秀」的人。沒必要死磕大學(當然乙個本科畢業證很有必要)。

9樓:柚柚學習

都快畢業了

可以趁著寒暑假了解一下社會就可以。

何必反覆折騰

想吃苦,就從現在開始早起考證書,回家幫爸媽做家務,在校做兼職,寒暑假去外面打工。

現在這麼好不好好享受?吃苦非常累,而且脾氣也不好。

去試一下做服務員就知道了,誰都是上帝,你就是服務員。感覺誰都可以欺負你那種。

要不然去工廠,一天幹個10多個小時,腳都起泡,還痛。

10樓:元瑤

感覺這種事不用太急,因為我畢業一年,也算不上有經驗的人,我是畢業參加工作後才發現自己啥都幹不好的,和你一樣,也屬於那種被家裡寵著長大的,現在上班後老是有人問我是不是獨生女,估計是看我不咋勤快,我自己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幹啥,就是也比別人懶一些,不過這段時間我自己也在慢慢熬,也想了好多,這也只能在現實中一點一點去磨鍊,一點一點去提公升了。

我建議樓主好好讀書,可以趁讀書的時候慢慢的去鍛鍊自己,包括人際關係,幹各種事,但感覺書還是拿到畢業證的好,實在想鍛鍊也可以去找個兼職,一邊認真讀書,一邊做兼職,可以從現在開始好好想想自己畢業以後幹什麼,順著想幹的方向開始努力,開始規劃,至於鍛鍊和提公升,想告訴樓主到了社會上,有的是磨鍊你的機會,別急,什麼都可以慢慢來,還有一點是你拿到畢業證了,就有更大機會去好一點的平台,不然沒學歷找不上什麼好工作,我也是趁中午來看手機的,馬上要上班了,樓主想改變的話就加油吧,不要只是嘴上說說,加油

11樓:晴天

你這需要全面提公升。首先學習能力提公升,多去圖書館多學習,接著人際交往能力,敢於表達自己,多和別人講話多練習。

你要培養乙個興趣點,努力去做,持之以恆地去做,作為你自信的支撐點,把時間線拉長到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關注長期效果,不能只看著眼前收穫或者改變沒有那麼顯著。很多事,長期積累之後會發現,你已經超過以前的自己和別人一大截了。就像一萬個小時定理,你一直專注於一件事,高效花費一萬個小時,你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強者。

對於你,同時對於任何人,首先考慮是提公升自己的能力,乙個有能力的人,會遇見更多優秀的人,會清晰地明白自己擁有什麼,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能夠擁有什麼,未來的自己是什麼樣。

12樓:五月江

社會是一所特殊大學,受挫,奮起,珍惜……進入大學後會更珍惜大學生活,會更努力學習,加快成功的程序。當然,什麼年齡做什麼事,也是社會規則。沒有一定的孰是孰非。

13樓:ZWPSH

參照「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就個人選擇的角度來看沒什麼障礙。

招生年齡、工作年限等形形色色的環境限制,會不會制約乙個人做這樣的選擇就不好說了。

14樓:龔敏迪

大專只剩一年了,放棄快到手的文憑有點不合算。去社會上磨鍊一下,改變這樣的性格是必要的,幸福沒有定義,但沒有痛苦的浸泡就感受不到幸福是一定的。一邊去社會磨鍊一邊繼續讀書也不錯,不一定考個好大學,人才如孔子也是自學成才的。

人的成長過程中,自律與環境哪個更重要??

石頭 自律。環境算得上是一種可變因素。人的一生,周遭的環境一般都不可能保持一層不變,有的人,從小含著密鑰匙出生,也有的人,從小就在貧民窟長大。而絕大部分人,都是在所謂的一般環境下成長。可能對於他們來說,在乙個一般的學校,中等的班級,中等的成績,就是他的環境底色。對這樣的人來說,可能下個學期換乙個老師...

孩子正常成長過程中,表揚鼓勵與批評懲罰哪個作用更大?

燕掌門AngelWu 我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我認為從心理學來講,表揚鼓勵和批評懲罰都是基於行為主義,都是為了塑造某種行為。行為主義對於塑造行為很有借鑑意義。行為主義也飽受後來心理學家批判,認為行為主義簡單地把人類行為看成刺激和反射,忽視了人的認知 情感等因素,比如後來的建構主義看到了環境與人的互動作...

如何看待男生成長過程中與家庭 的決裂?

超人披床單 決裂 言重了。家人之間不存在決裂,家人永遠可以是你的依靠,因為對你付出大於回報的始終會為你付出,除非你們之間的感情被你傷害。但彼此溝通,強化交流。或許你們會爭吵,但一定要冷靜。或許無法有共識,但相信我他們會給予你幫助,如果沒有發現或許是他們礙於長輩的面子,或許是他們能力有限。永遠不要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