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和只會說方言的家長一起生活,語言能力降低了,怎麼辦?

時間 2021-05-12 22:08:58

1樓:英雄之器

這樣只會提高語言能力,方言跟普通話可以並存,不會混。幼兒對長期接觸的語言或方言都能吸收運用。幼兒是天然的語言學家。鏈結的回答大都準確

2樓:

語言能力跟說什麼話有啥關係,難道說中國畫就比外國話有能力嗎,我老公侄子三歲,媽媽陝西人,爸爸甘肅人,由於經常跑西北,小孩子會說普通話,在甘肅長大,見啥人說啥話,聽你是普通話就自動變成普通話,聽你是陝西話自動換頻道,這語言能力很牛掰啊。。。

3樓:

搜問題搜到的,陳題也答!父母都曾留學東西洋,爸爸日本,媽媽公尺國,現在在貴陽工作,自己也在貴州長大,但是父母四川人。小時候到處晃,一直貴陽話傍身,父母沒有培養過雙語環境,在家普通話和貴陽話都說,但是貴陽話對四川話為主。

但是覺得我並沒有受什麼影響,本科時候閒,學校是普通話測試點,就去考了乙個玩,正好一乙多0.1分(我不是師範也不是播音)。得益於一直以來英語老師口音一直標準,英語口語中國味也不重,起碼國外同學不怎麼聽得出,法語和日語勉強過得去。

所以,方言是不怎麼有影響的,不用擔心!

4樓:

我想您可能多慮了,學方言相當於多學一種語言,沒有害處,甚至可能還有利於提高語言能力。

普通話根本不用刻意學,上幾天幼兒園馬上學會了,小學再培養幾年一定說得比母語(即本地語言)更好。

5樓:

普通話感覺不用急啊,我爸媽他們也不會普通話,但現在我的普通話至少在我認為還是不錯的,主要是現在的學習環境不都是普通話麼?所以普通話學習環境還是很不錯的

6樓:楊煜

只要堅持讓同乙個人和寶寶說同一種語言(包括方言),一段時間後他就會擁有這種語言能力。這樣培養的孩子學說話會慢,因為他會在腦中系統規劃和哪個人該說哪種話,形成自己的語言系統。比如和奶奶說粵語,和外婆說閩南話,和爸媽就說普通話。

多學兩門方言難道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嗎?

7樓:

朋友是廣東人說粵語,他老婆是瑞典人說瑞典語,他們用英語交流。婚後,由於工作忙,孩子雙方父母都帶過,倆女兒現在會說粵語、瑞典語、英語、普通話,四種語言自由交換。

供題主參考

8樓:一粟

放心吧,從小和父母長大,父母只會方言。我小時候和父母說方言,從上學開始說普通話,現在已經不會說方言了(只會聽)。上學後的影響更大。

9樓:死跑龍套的

坦白說我真的怕我兒子以後說不了一口比較純正的北京話。。很彆扭的給不該加兒化音的地方加上。。「給我占個位兒」、「我到西直門兒」。。。

10樓:禹子歆

- - 很容易,先教,只要他能聽得懂就行,然後扔到乙個只講普通話的地方。

我就是這樣過來的,不過我是反過來。小時候只講普通話,在我家鄉農村是只講方言而且農村人很排斥不會講方言講普通話的人。然後我小學的時候,離開家幾百公里去上學,住在乙個都是講方言的地方,沒辦法我只能學,花了一年半左右可以完全流利的交流吵架辯論了,所以完全不用擔心。

小時候學習語言能力很強的,直到高中開始我才漸漸記不住生字怎麼念,怎麼寫。

還有,小孩會說方言,這是件好事。普通話都被精簡成這樣了,多好學啊,方言才是要繼續流傳下去的東西,請不要以它為恥。

11樓:Tyenol Cheung

六歲之前小孩不會區分語言間的不同;母語永遠是最強的;太多語言混雜會讓小孩區分不了,在他們看來是同一種語言;曾經我成長於四語言環境普通話,潮汕話,粵語,客家話,我小的時候會一句話混合四種語言發音的詞來組合一句話;最終有的小孩得了語言障礙,但是讓我對於新語言語感獲取快很多,而且普遍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同學則表示語言學習比較輕鬆,甚至英語還有小語種外語。

12樓:

13樓:

不涉及文化方面,單純說說自己的經歷給題主作參考。

我是個閩南人,我爸媽的做法是,小時候只跟我說普通話,所以初中以前我只會聽閩南話但不會說。

閩南人有歧視外地人的習慣,不會講方言是外地人的一種表現。所以從小便場有長輩說我是外地人逗趣,我很傷心。而初中時為了融入集體我終於開始講閩南話,但說的不准,所以常被同學嘲笑排斥,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回憶。

現在我的普通話比普通同學好一點,但小時的我還是對不會說方言這件事感到羞恥自卑。就看題主孩子以後會在哪兒學習。

14樓:Leoxxx

從我姐的孩子來看,6歲小loli,爺爺奶奶從不說普通話,小loli從不說方言,但人家三個人天天膩在一起,我倒覺得語言能力大大增強了

15樓:

我的理解是:孩子開始學的是普通話,已經學了一點。後來到爺爺奶奶方言的環境裡,發現學到的普通話和方言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一時混淆又困惑了,所以學語言的速度就減慢了。

現在表現出來的就是語言能力不如其他孩子。

那麼,問題還真是出在家長身上。在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時,至少應該給孩子解釋一下這兩種語言怎麼轉換,這句方言在普通話裡是什麼意思,這句普通話用方言又是怎麼說的。然後讓孩子覺得這兩種語言都是一樣,說出來大家都能聽懂,可以同步學習。

剛才仔細看了一下問題,雙方父母不是乙個地方人,你們的寶寶同時接受三種語言!!!別告訴我你們還打算讓他學英語!!!!!

16樓:包嘉誠

從小和父母外公外婆生活,從來說貴陽話(方言)。

小學前夕開始學習英文及普通話。

初中在成都求學,結果為一口流利成都話(雖然和母語接近)。

高中在英國讀書,偶然學會廣東話,現在可以和香港廣東地區朋友無障礙溝通,無字幕觀看粵語新聞影片。

英文雖說不如中文完美,但自以為也還不錯。

語言只會是優勢,而不是障礙和困擾。以上。

17樓:Wicky Liang

樓主可能忽略了乙個問題,核心問題可能出在隔代教育而不是什麼語言。中國大多數方言的語法結構都是差不太多的,孩子語言能力弱很有可能是爺爺奶奶與孩子言語交流得少或者交流不得法,心思更多的放在有沒有讓孩子吃飽穿暖不吵鬧上面。

這也不能怪爸媽,爸媽帶你的孩子,孩子磕著碰著老人心裡就會很難受,自然就會時時處處提心吊膽的照顧,也就沒太多額外的精力。自己帶孩子就不會這樣。這是我媽說的。

18樓:

不要低估小孩的語言天賦。我幼兒園之前也是爺爺奶奶帶,跟小夥伴玩一玩方言就會了。小時候真是語言接適應能力特別強,基本搬家換乙個地方就能會乙個方言。

我現在仍然會講兩門方言,據說是三門,但另一門我沒印象了我媽說我會過。十歲左右去了上海,語言適應能力退化,上海話沒學會,但腔調很正,滬版普通話一出你也聽不出我是外地人。再後來去了北京,京腔快速學會,打的的時候聊一路說我不是北京的師傅愣是不信。

我也不知道怎麼切你這個題,總之我同意其他人,我也覺得會至少一門方言真的是非常寶貴的,能和老家的親人們減少很多很多距離感。與此同時,不要低估小孩的語言能力,趁他還小,讓他學會至少一門方言一定會讓他極其受用。我小時候就發生過快從老家回武漢了,提前切換到「武漢話」模式讓鄰居們嚇一跳的事,至少說明我有在動腦筋。

而我現在語言能力和普通話水平很好,打字從來不需要模糊音,前鼻後鼻平舌捲舌我門兒清。大概是小學起家裡就只說普通話的緣故。我也不知道,我個人覺得多語言環境的經歷對小孩是很好的。

我現在最苦惱的就是在外上大學哪的人都有讓我的口音有點凌亂~哈哈,但這並不影響什麼,該切回那個地區模式的時候我還是很利索的,我的語言水平,如果你覺得不夠好,那大概是我留美多年的緣故。不要介意啦

19樓:孤膽補丁

不知道你家孩子多大,簡要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介紹一下從嬰兒到幼兒期孩子的言語系統發展特點。

1.嬰兒期:許多研究都表明,1.

5----2.5歲的嬰兒是掌握母語基本語法的關鍵期,到了3歲末基本上掌握了母語的語法規則系統。也就是說嬰兒出生後的頭三年就基本掌握了人類複雜的語言。

詞彙量達到1000個左右,句子表達從簡單句到復合句;單詞句到多詞句。

2.幼兒期:這一時期,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是幼兒言語發展的集中表現,是關鍵期。

幼兒言語從對話語到獨白語發展;從情景語向連貫語發展。其中第二個特點是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的重要標誌。詞彙量6歲可以有3000左右。

3.綜上所述,可能是在孩子的嬰兒時期多種語言系統混雜出現,導致孩子的語法系統構建失調,孩子成長到幼兒期自然表達能力有所欠缺。

所以我覺得在孩子嬰兒時期還是單獨使用一種語言比較好,先構建好語法系統再說。不是早就有這樣的悲劇嗎:爸爸說外語,媽媽說中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方言,本來想讓孩子多一技傍身,從小就學會多種語言,結果孩子要上學了還溝通困難,不明白語法為何物。

20樓:

額。。。。你情況和我相似。

岳母四川人,只會方言,我媽寧夏人,會非標準普通話。

兩個人帶小孩的結果就是,岳母帶孩子的時候語言發展進度很慢。因為岳母的四川方言味道很重,我們跟小孩子說的普通話,岳母說的話,他基本不理解。所以學不會。

我媽說的是北方方言,跟普通話很接近,所以小孩基本能聽懂。所以學起來很快。這和大的語言環境有很大關係。

主流語言是最容易學的。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出在了大人身上。教育孩子這事還是得依靠父母。

另:岳母和我媽帶孩子都挺好,就事論事。

21樓:KaFILE

方言不是一種交流的障礙,而是文化遺產,會說方言也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大部分家長都意識不到這點。

其實題主你完全不必要焦慮孩子以後普通話能不能說好的問題,我們的教育統一都是用普通話,電視大部分都是普通話,甚至還能看見「請說普通話「的普通話推廣政策,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即使孩子暫時說得不好,以後也是沒理由學不好普通話的。

以後等孩子長大了,他一定會感謝你讓他多懂一門方言。

說這麼多,只是為了請大家務必切身做到保護我們各地方言,以現在的城鎮化步伐,越來越多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能夠說各地方言的人只會越來越少,至少我不想看到這樣的場景:明明兩個人來自乙個農村,交流全都是用普通話。

拜託了!

對於推廣普通話本意的問題:推廣普通話的本意無可厚非,但是一味推廣普通話,而從未見有任何保護地方語言的措施政策,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在試圖消滅方言了呢?

22樓:

據說雙語環境中的小孩語言能力反而變強,小孩語言能力不如別人可能是因為本身教得不多,不能歸結為方言的問題,難道你說的老家的孩子不是說方言麼?更多的是因為隔代教育的問題吧。

23樓:秦天

親子時間的確非常重要,尤其上幼兒園前,是最值得珍惜的與孩子共處的時間,不光是教育方面,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塑造,都是需要父母付出很大的心思的。我們老話說的「三歲定終身」,其實有一定道理,主要就是3歲前性格、處事方式的形成,這方面受到大人的影響最多。

建議你在工作之餘,把主要時間精力都用在親子上,不知道你寶寶多大了,語言能力方面你覺得你也不用焦慮,從現在開始多和寶寶親子閱讀,給她念念童謠唱唱兒歌,豐富她聽到的語言,小孩的接受能力超強,語言能力自然會迅速提高的。什麼時候都不晚,只要馬上行動起來,怕就怕父母難下決心改變自己。

寶寶能否和貓咪一起生活呢?

明亞 劉天鴻 看你對貓咪的喜歡程度了。如果特別喜歡,那就會排除一切困難來實現共處問題。乙隻貓咪,如果沒有寄生蟲 沒有傳染病 爪子不尖 不掉毛 性格溫順,那完全可以寶寶一起生活,關鍵排除這幾項的成本也實在是高。 大妞 如果貓咪確認是很溫順的那種應該可以吧,但是不要單獨讓寶寶和貓咪相處,畢竟小寶寶還不懂...

兩歲半寶寶不會說話,只會發爸爸媽媽的音,家長應該怎麼辦?

拎不清的少年 需考慮家長帶教問題,也有自閉症 智力問題 聽力問題等可能,部分染色體異常疾病可影響智力 建議去專門的三甲兒科醫院兒保科診斷 知乎解決不了你的情況 孩子沒有語言能力去溝通 交流,日後影響學習及人際交往 小澤瑪利亞 2歲半的寶寶還只會說爸爸媽媽,確實有點少了。在確定寶寶聽力沒有問題,雖然還...

怎樣和寶寶一起過元宵節?

程式設計師 帶孩子出去賞花 元宵節時已是立春以後了,在南方一些溫暖的地方,已經開始有各種花朵爭奇鬥艷了,過了一整個蕭條的冬天,猛然一看到這些春天的景象,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所以,為了度過乙個愉快的元宵節,陪孩子們去看看那些嬌豔的花兒吧。給孩子講講元宵節的相關典故 我們國家的很多節日都有其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