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有悲憫之心?

時間 2021-06-25 07:14:15

1樓:貓石榴

所謂悲憫,不過是居高臨下的一種異樣情緒……你可以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是人的天性,但是我感覺人的天性不是惻隱之心,而是「比較之心」。

人人都會可憐乙個比你弱的人,但沒有人會悲憫乙個方方面面比你強的人……(人對動植物也是如此,畢竟人是萬物之靈)。

所謂的「比較之心」,是人的本性,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是需要和其他人類或者和其他生物接觸的,這裡的「接觸」包括人的五感,也就是說你就算隱居山林也不養動物,但你終究是要感覺這個世界的,畢竟人的感覺被剝奪,人就會無法忍受(可以查一下感覺剝奪實驗……)那麼只要有接觸,就會有比較,所以說比較是人的天性不為過。即使是剛剛呱呱墜地的嬰孩,也是在拿自己和外物(包括人)作比較的……人人如此,無可避免。

那麼既然人人都有「比較之心」,那麼所謂的悲憫就好理解了,因為人們在比較的過程中,可以分出勝負,自然會因為自己「贏」了而沾沾自喜,那麼對「輸」的一方,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居高臨下的情緒。每個人「贏」的時候基本上都會總結經驗,但是人都會為了獲得「自我效能感」(也許就是常說的自尊心),而把自己的能力誇大,這樣對方自然就成了弱者。而從另乙個角度講,如果認為對方是值得悲憫的弱者,那麼無形之中「贏」者就「自抬身價」了,畢竟「比較」以後,有人比我弱……

所以我認為所謂的悲憫之心,只不過是為了區分誰強誰弱的乙個工具罷了。

2樓:林恩

何也?天性中社會性之一也?悲天憫人其無後乎?後也,集體繁衍是也!哀人及己,身受也,胡能不哀?推己及人及一切生物,孰能不閔?

3樓:JayJ

我覺得和三觀的形成有關

我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惡,畢竟這是DNA的先決條件,環境才是乙個人成長和三觀形成的關鍵,出淤泥而不染的小孩幾乎不會有,而就算是連環殺手的後代(也許存在暴虐基因?當然我不信),只要是完整的在乙個良性的環境成長,三觀也就向善了。

那麼向善的三觀中,天然的帶有悲憫之心,因為為善和悲憫很難割捨,更合適的說這二者密不可分。

4樓:花採

這個問題要從大的方面來說。

佛家講悲憫,講慈悲。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也就是說對於天地來說人與草芥都是一樣的。

那麼同為草芥,當然都有生存的慾望。

當親眼看到身邊的草芥被死亡,作為人類肯定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恐懼。

因為害怕自己死亡,所以看到別的生命的死亡會感同身受,內心充滿恐懼不安,以及唇亡齒寒。

那麼,這種求生本能的衍化就變成了憐憫之心。

憐憫之心的作用更多是出於本能的求生意志以及安全感。

孟子說:人之為人,就在於「憐憫之心」,很好理解。

如果你對乙個生物沒有憐憫,那麼對於自己來說也沒有多少唇亡齒寒的恐懼,同樣,沒有恐懼就會猶如天地一樣,會把他人的生命當做草芥。

那麼對於人類,或者種群來說就是有害的。

當人類的安全感爆棚,或者感覺自己像神時,其實是沒有憐憫之心的。

比如我隨意的殺死乙隻蚊子,或者踩死乙個蟲子。

那麼它們的生命對於我來說,也是如草芥的。不會有什麼不同。

那麼我這個時候是沒有憐憫之心的。

人類為什麼會有悲憫之心?

科學幻想 因為人類弱小。我們剛生下來的時候,孤獨無依,十分弱小。長大後我們就會同情,跟我們同樣的人 如果乙個從一出生就毀天滅地,有超能力的人,他是不會同情弱者的 滄真君 悲憫本質上是對自身無奈的心裡對映。悲憫他人亦是悲憫自己。越來越內捲的當代,能夠通過自身努力做出的改變遠小於自身對 上流 美好 享受...

為什麼人會有貧富之分

summer 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對待事情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掙錢的能力就更是千差萬別了。這樣就會造成收入的區別,人的貧富差距也就跟著顯現出來咯! 三次圓冒險者 好問題,世界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實現共同富裕。那為什麼是終極目標呢?因為人類的本質是貪婪與競爭。之所以是終極目標 是因為肉眼看不到的目標是我們無...

為什麼人會有多重性格?

左左02200059 個人認為,與其說是性格,倒不是如說是處事方法。面對不同情況做出的不同反應而已,包含多方面因素。鑑於問題是多重性格,且本人未學過心理學,只簡單回答兩句。 小黑胖子 每個人應該都會有多重性格吧 對待不同的個體採取不同的方式。在待人接物時若帶有極強的目的性,可能就會使用不符合當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