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在說英文時會把語句裡的中文 人名地名 刻意帶上普通話的音調。?

時間 2021-05-31 11:53:23

1樓:端木弗貢

為什麼不?中文的專名本來就帶聲調啊。我用本音說本名天經地義,你學不像,我又沒求全責備強你所難,你反過來還要求我放棄本名本音,改用訛音,那不就等於逼人改名嗎!

你也太牛了,還有天理沒有?

按名從主人的原則,只有兩種情況下可以不用本音讀本名。一是你發不出那個音來,只得依樣葫蘆;二是那個專名已經有了本地化的通用形,Anglicized, Sinicized, Latinized, etc。

2樓:Juxmina

原因其實特別簡單,「名從主人」這種事情是國際慣例。

「名從主人」即事物以主人所稱之名為名。在大部分語言中,在讀到乙個專有名詞時,應盡量地使用該名詞在其原語言中的發音來讀。這種做法可以說是預設的正確做法。

所以說,題主在問題中提到的這一現象,恰恰是在英語中(或者說在所有大部分語言中)閱讀中文人名地名時的正確做法。

但有一些語言,例如中華文化圈的那幾位小夥伴,就會採用「盡量地使用該名詞在其原語言中的文本來書寫,然後再讀成這些文字所對應的本土發音。」的方案。這種「文從主人」的情況,一些語言引用拉丁語藉詞時也有體現。

(此段感謝 @楊浩 先生的反饋)

btw,舉個栗子,幾乎沒人會用英語的而非西班牙語的讀法去讀《Despacito》這個名字的。但在讀「vice versa」時,大部分人卻使用的是英語的而非拉丁語的讀法。

(話說回來,其實要是遇到那一部分挺文化自大的老美們的話,他們沒準兒會覺得你讀個詞兒帶聲調兒挺彆扭的……( ̄▽ ̄) )

Hmmm,總之,名從主人,文化自信,嗯,That's it ~(⊙v⊙)

3樓:Rhokois Phisolis

我自己是中中國人我還不知道中文怎麼說麼,為什麼要模仿老外說中文不標準的音調?

當然,英語裡已經有了專用的本地化名字,像Pekin,Confucius之類的,這種情況是允許按照外語腔調的

4樓:小月兒

本人喜歡把人名、地名刻意加上普通話的音調,以突出它們的中文含義。

原因是:英文中「孔子」和「混亂」的發音、拼寫特別接近,孔子Confucius,混亂confusion,有一次用英文說到孔子的時候,一不留神說成「混亂」,很糗。從那之後,什麼出生地、公司所在地、中中國人名等等,一律用標準漢語拼音。

而且,在口語中提到「中中國人」時,我永遠用people in China,因為nese做字尾是貶義。

5樓:

嘿,邁克,今天怎麼樣?

你怎麼讀上面這句話?如果你出生在四十年前,看過大量譯製片,「邁」你多半會讀一聲,「克」你多半會讀輕聲。

推而廣之,普通話語調讀中文專名,不過是為了維護拉丁化大潮下漢語的一點尊嚴而已。

為什麼有些人在說話(發帖)時把將某些可以用漢語表達的詞彙用英語來說?他們是什麼心態?

有些東西學的時候就是用英文學的,或者別人是用英文告訴我的話,我在轉述的時候都很難用中文轉述,因為那件事在心裡對應的就是英語的詞。知不道有沒有說清楚啊 看語境。樓主說的情況,那種夾帶英語的人就屬於裝逼了。語境指使用時周圍的語言氛圍 環境英文還是漢語環境 或使用英文的原因 如因特殊名詞 如果在國外乙個人...

為什麼有些人開電腦時會非常著急?

在確定了你開機的目的後,對開機後要做的事情產生了乙個預期,這個預期會激勵你產生去完成它的動機。預期越美好,動機越強烈就越急 pansz 因為乙個明確的 目的性 如果開機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某件事情,而計算機對你來說是乙個工具,你一定會希望這個工具是立等可用的。如果你對開機完全不急,只能說明,你開機並沒有...

為什麼有些人傳達話時會添油加醋?

希良梨樾 不知道是什麼心理 今天早上經歷了一下現場版添油加醋 早上去跑步,跑完步會去小區器材區拉伸壓腿,因為以前是學舞蹈的,柔韌性較好,壓腿壓到底,踢腿踢到頭。其實較專業的也就是基本功。後來因為一些緣故沒再繼續學。但一直保持著習慣。然後同一片區域有乙個大爺和乙個大媽,大爺見我身姿矯健是難得一見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