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常生活最有解釋力的心理學理論有哪些?

時間 2021-05-05 22:05:33

1樓:梅球子

自傳體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是關於個人生活事件的記憶(Conway & Pleydell-Pearce, 2000)。我們常說,讀書可以讓你體驗不同的人生——事實上,就是通過和書中的主角共鳴,從他的視角感受他的自傳體記憶。

日常生活中,如果兩個人做同一件事,可能記憶的內容是會有差別的:有些人會記住積極的部分,有些人則會更傾向加工消極的部分;有些人會回憶出很多細節,但有些人的記憶卻都是很概括化的。由此,我們便會發現,雖然我們期待記憶是客觀的,但自傳體記憶為我們揭示了:

記憶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那麼,每個人的自傳體記憶為什麼會存在加工差異?

自傳體記憶與自我概念分隔不開。二者關係如圖。

「我」和自傳體記憶

一方面,「我」是自傳體記憶的集合。我們三歲的時候開始有較為成熟的自我概念,也是在那個時候有了自傳體記憶(大部分最早記憶出現的時間也在這時候)(張鎮 & 張建新, 2008)。從這一點來說,「過去的我成就現在的我」——也可理解為,我對過去的記憶成就現在的我。

另一方面,自傳體又會受到「我」的影響,選擇性生成、啟用。童年時期的依戀型別是我們最早形成的內部加工系統,它會影響我們的自傳體記憶的加工偏好和提取。如,依戀焦慮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消極自傳體記憶。

而高迴避依戀的個體則傾向於回憶出更多對生命有威脅的記憶。相反,安全型依戀個體會出現更多積極的自傳體記憶(劉晨 & 陳旭, 2018)。

自傳體記憶在臨床上的發現:

抑鬱患者相對於正常人,會出現更多的過度概括的自傳體記憶。自傳體記憶過度概括性(Overgenerality),即個體不能根據要求提取特定時間內的事件或情節的具體細節, 而是傾向於回憶那些類別化和重複性的事件(張鎮 & 張建新, 2008)。如,問到上週日你做了什麼,有些人會回憶出吃的飯的具體感受和細節,但有些人只能大概回憶我每週日都會去那家店吃飯等。

究其原因,研究者推測,是抑鬱患者覺察到的消極事件太多,如果回憶太多相關細節,可能會加重他們的痛苦。因此,出於自我保護,他們就出現了過度概括化的自傳體記憶的防禦機制。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如果抑鬱患者採取這樣一刀割的防禦機制,可能他們也會概括化生活中的美好,沒辦法更深入地體察積極事件與感受,使他們無法真正地從抑鬱症狀走出來;同時,也會阻礙他們解決問題、暢想未來(張鎮 & 張建新, 2008)。

Conway, M. A., & Pleydell-Pearce, C.

W. (2000). The construc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in the self-memory system.

Psychological Review, 107(2), 261-288. doi:10.

1037/0033-295X.107.2.

261劉晨 & 陳旭. (2018). 依戀視角下自傳體記憶提取的差異. 心理科學進展, 026(009), 1590-1599.

張鎮 & 張建新. (2008). 自傳體記憶過度概括化現象及其機制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02), 48-51+71.

張鎮 & 張建新. (2008). 自我、文化與記憶:自傳體記憶的跨文化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 16(2), 306-314.

2樓:CHEN1X

你要說清楚日常生活的那部分啊

對吃飯的解釋和對你學習的解釋當然不一樣了

你要是非得找乙個所謂大一統的理論,那就認知神經科學吧

3樓:曈吖吖兒

我覺得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還挺有用的。

用白話來說,操作性條件反射是指乙個行為之後由於某種刺激的存在從而導致該行為在後期出現的概率公升高或降低的反射。使行為概率公升高的刺激也被稱為強化,導致行為概率降低的刺激也叫懲罰。

比如,乙個嬰兒在牙牙學語階段無意識的發出乙個類似於「媽」的音,這個行為被家長迅速的捕捉到並給予及時的鼓勵,比如開懷大笑或者抱抱親親,那這個嬰兒就很快建立條件反射,從而學會叫媽。在這個例子中,家長及時的鼓勵就是一種正強化,提公升了原本無意識的發音行為概率。

我覺得這個有用是它能說明很多學習現象,可以也可以對很多不良行為進行干預,也可以去主動的塑造好的行為。

4樓:洛催更

勒龐《烏合之眾》強推,我發現這其實不光能解決大眾心理學的問題,對其他方面也有啟示。

《進化心理學》也是神作,以一種非常規的方式解決問題。

5樓:冬至

個人覺得「社會學習理論」應有一席之地。

社會學習理論由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認為人既不會完全受到內部力量的驅使,也不會完全受到環境力量的支配。在這兩點相互作用時,行為則是第三個決定因素,即行為受到環境的限制,也在某種程度上創造了環境。所以他認為心理機能本質上是人、行為、環境這三種決定因素連續不斷的互動作用。

首先,人與環境的影響具有相互依賴性。人的期待會影響其如何去行為,而行為的結果又會改變人的期待,同時潛在的環境因素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的行為,並受人行為的影響。這裡可以舉個動物實驗的例子,在考察防禦學習的標準試驗中,實驗動物在每分鐘會受到一次電擊,如果實驗動物在電擊產生的30秒前壓下橫桿,就可以免除電擊,這樣實驗動物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為自己創造出乙個免於懲罰的環境。

這就是雖然我們所面對的潛在環境因素可能並無差別,但是由於我們本身的行為使我們處在不同的實際環境中,並受到影響。

其次,由於社會學習理論不僅關注刺激與行為本身,也關注人內在的認知過程,所以這並不是乙個純粹的行為主義,而是乙個完整的行為學習過程。在行為的決定因素中,條件反射不僅僅是一種刺激的聯結,而是存在一種期待,這種期待不僅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結果得到,也能通過對其他人的觀察學習獲得,但不論是哪種方式,決定其有效與否的關鍵點在於是否覺察到這種條件因素的存在。並且,在這一部分的理論中,期待又被分為功效期待與結果期待,其中功效期待就是著名的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在這樣乙個人-功效期待-行為-結果期待-結果的鏈條中,期待決定了行為的產生。

強化就是通過結果對這種期待的增強。由於一直受到強化的人往往期待即時的結果,而受到不規則強化的人往往期待預期的結果,反而更能堅持到底。大多數人類的行為都是由預期而不是即時的結果來維持的。

第三,在認知對行為的控制方面,該理論認為大多數的影響是通過認知作為中介對行為發生作用的,就如同上文提到的,條件性行為通過引起對結果的期待進而影響行為的產生。在這樣的過程中,符號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擴大了認知的範圍,實際上我們大量的思維都是以語言符號為基礎的,否則根本無法有效率的思考,同時,符號也能擴大我們對替代性經驗的學習,即使我們無法親眼所見一件事情的發生,但是只要讀到對事情的描述以及通過在頭腦中的分析,我們一樣可以得出結論來形成對結果的期待。但是某種具體經驗的過分泛化反而會影響我們行為的有效性,並且實際上我們也存在著對自己所期待事物的偏向性。

最後用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作為結尾。

「心理學不能告訴人們應當怎樣度過一生,但是,它可以給人們提供影響個人變化與社會變化的手段。並且它可以幫助人們去評估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管理的後果,然後做出價值抉擇」。

阿爾伯特·班杜拉

6樓:阿馳

第一反應是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分析了人是如何與外在環境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

第二反應是皮亞傑(Piaget)的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onism)/建構學習理論(constructive learning theory),分析了人是如何從與世隔絕的孤立個體,與整個世界逐漸發生聯結的,hmm主要是從認知角度。

好的暴露了我是教育/發展心理學出身的:P

是個好問題,可以趁機梳理一下理論知識,但手機碼字就先佔個坑,有機會再續上啦。

7樓:文小寧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補充乙個「社會情緒選擇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 。

作為老年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生,我認為該理論是對動機的年齡差異最有解釋力的理論之一。

它由斯坦福心理學家Laura Carstensen提出,包含三個基本假設[1]:

社會互動是社會生存的核心;人們根據自己預期的目標來實施行為;由於人們會同時擁有多重目標,那麼目標的選擇會優先於行為的產生。

在這裡,人的社會目標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與追求知識相關的目標,另一類是與情緒調節相關的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兩種社會目標相互競爭,更為重要的社會目標決定著行為的產生。而時間知覺[2]在社會目標的權衡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3]。

具體來說,老年人的情緒調節目標會優先於追求知識的目標。而年輕人則恰好相反。

拿「交朋友」這件事舉例,情緒目標優先的老年人往往會有以下模式:

1、朋友選擇性:選擇和那些自己在乎的朋友交往,而盡量避免和一群不熟的人聚會

2、時間選擇性:對於時間分配更加具有選擇性,會增加和在乎的朋友相處的時間,減少和那些不太重要的人的相處時間

但這個理論的厲害之處,不僅在於它對社會目標年齡差異的描述,更在於它所闡述的時間知覺對於這種年齡差異的解釋作用。研究者發現,當年輕人的時間知覺發生變化時,他們的目標優先順序會表現出和老年人相似的模式。

畢業、離職、親友去世、搬家、大病一場,這些事件都會影響我們的時間知覺,讓我們感到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無常。在有限的未來時間裡,人們會覺得,從當下生活中獲得情感意義,比從乙個長期的、模糊的未來中獲得回報更重要。這個時候,情感型目標會變得更加重要,知識獲取型目標則會變得不那麼重要。

人們會更加在意當下的情緒感受和體驗,而不是把時間花費在對於未來收益的追逐上[4]。

最後,作為發展心理學上「對日常生活最有解釋力」的理論之一,社會情緒選擇理論可以用來回答以下所有看似毫不相干的問題:

為什麼老年人更喜歡看雞湯文?

為什麼老年人喜歡買保健品?

為什麼人到中老年就會沉迷廣場舞無法自拔?

為什麼畢業生總在吃飯聚會?

為什麼疫情過後出現了報復性消費?

為什麼相信「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人會辭職到處去旅遊?

如果生命只剩三天,你會選擇怎麼度過?

為什麼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有那麼多塑料朋友?

……以上。

有哪些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

果仁 1 避免情緒記憶對自己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生氣,可能並不是因為當下的事件讓我們生氣,而是這個事件帶給我的情緒喚醒了我們之前有這種情緒的一連串的記憶。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要理智的去思考,是不是真的是這個事件讓我們生氣,還是我們的情緒在作怪。2 根據遺忘原因之一的干擾說,可以提示我們早上起來和晚上...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注意力的本質?

司洪亮 注意力與注意功能的穩定能性。注意力的穩定性決定於人的生理機制的穩定性。由此可以對注意力或者其生理機制進行量化分析。我覺得。當然這是神經科學的事。 松鼠 注意就是一種心理現象,所以它的本質只有心理學意義上,不應該有什麼哲學 神學 物理學 生理學 等這學那學意義上的。然而,心理學的概念內涵和外延...

你認為最有影響力的流行心理學書籍是什麼?

新海美冬 普通心理學 是心理學的真正入門,但是很乏味,再沒正式接觸之前不妨看看以下書籍 這幾本書是強烈推薦必看的。大腦的故事 心理學與生活 人 性 人格裂變的姑娘 二十四重人格 這些書可以讓還沒學心理學的人了解到底心理學學的是什麼。入門的不妨看看 西蒙羅格.佛洛伊德 的著作,夢的解析 愛情心理學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