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自己浮躁。有時會有負能量,有什麼書籍可以推薦的?

時間 2021-05-05 19:10:15

1樓:媽媽要成長

這本書我推薦了很多遍,真心的不錯

難道是因為小時候接觸的書及新鮮的事物太少,想想小時候也沒有笨的出奇。那為什麼對很多的事物失去了探索得能力,想象得能力。直到接觸了《深度自然遊戲》才明白,不是想象力不夠,在星球上生活的太久,疲勞的思維習慣,習慣了慣性思維。

同樣的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司空見慣,就連走進大自然也是如此。記得海倫.凱勒和一群朋友進入森林,她不時的聽到有人嘆息:

「都說這裡很美麗,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之處。」海倫.凱勒卻不以為然,她能感覺到鳥兒的歌聲,樹葉對稱的紋路及樹皮的走形。

大自然多麼神奇呀,他用無窮的智慧型塑造了世界,世人卻疲勞於他們的感官。他們表現出對事物的淡然和冷漠,缺乏敢於冒險和創新的精神,被動的接受眼前的一切,完全激不起那份求知慾和好奇心。而海倫卻能在大自然接觸時,調動全身的感官,和大自然共情。

《深度自然遊戲》作者美國自然學家約瑟夫.克奈兒全球自然協會創辦人。他的講座和活動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

著有《育孩子共享自然》《傾聽自然》《學做自然的孩子》等一系列自然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書籍。

神奇的童年時期

美國腦神經教育先驅狄.科特在指出:「多數六歲以下的兒童會運用所有感官進行直接體驗,全身關注於當下正在發生的事,而不像成年人那樣心不在焉,心中經常出現雜念。

」孩子日日向前走去,他一見到事物,就變成了那個事物,而那些事物也成了他的一部分......

這就是孩子們做事特別投入的原因,他若看到乙隻蝴蝶,那他就會化身為蝴蝶,和蝴蝶一起飛舞在花叢中,開心時在花中跳舞,高興時在花朵中嬉戲。有時看到孩子看的出神特別不能理解,他為什麼看乙隻蝴蝶能如此用心。他可以口述出蝴蝶的舞步,甚至蝴蝶飛行的動作及吻過的花朵。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被干預的越來越多,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這種深度的投入,往往被外界的生活,父母及學業干擾。

蒙台梭利說:「大人的學習能力和小孩作比較,小孩學習三年的東西,大人要花60年的苦功夫才能得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時期的開放,自信和適應能力會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時自我批評,害怕,壓抑,和封閉。

這些都會扼殺成年人的學習能力。

深度遊戲的兩個益處

忘我和活在當下。

在成年人和兒童中,大多數成年人遇到問題會採取固定的思維模式,他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會像在腦袋了搜尋程式一樣尋找相似的解決辦法,乙個人會成為習慣的產物,害怕失敗無創新。而98%的兒童在處理問題時會天馬行空,思維活動敏捷,引發出一連串想象力豐富的電點子。

忘我的全心玩耍療癒人心

玩耍是一種心境。玩耍的開放,無界,聯結,積極,和諧都展現了人類的高貴品質。想要收穫玩耍帶來的全部益處,就需要將全部心神投入到遊戲活動本身。

我在相爺小徑騎著單車,兩側是一望無際的麥田,乙隻大獵鷹自空中俯衝而下,飛到我身邊。我看著獵鷹,獵鷹看著我,然後他笑了。我要跟上這只神奇的獵鷹,我更加努力的踩著腳踏車,我拼盡全力,看到我能與他併排飛行,獵鷹又開玩笑的加快了速度,非常奇妙的是我竟然能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在背後推著,我終於和這只大雁並駕齊驅了。

它凌空而起,我也跟著它直上雲霄。

這就是深度遊戲的力量,他忘我的玩耍,全情的投入,和自然共體,心境被附上翅膀,翱翔在天空。那時一種多麼神奇的心境和體驗。

和自然架起一座橋梁

心流學習法是一套教學方法,他能幫助學習者專注以某一種行為和狀態,不斷產生靈感並伴有高度的興奮和充實感。它由循序漸進的四個階段:

1.喚醒熱情;2.培養專注力;3.直接體驗;4共同感悟

促進深度遊戲由五種方法,其中與他人一起玩耍和直接體驗聯絡起來是很讓人感動又興奮。當在做」我能看見「這個遊戲當中,大人先說我能看見,孩子接著回答,足以讓我們發現很多大自然的美麗和饋贈。

大人:我能聽見......

孩子:「啄木鳥「篤,篤,篤。」

大人:花叢的味道。

孩子:我能感覺到......

孩童:森林的平衡。

當你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遊戲當中,你發現你已經不是你,你是萬物的任何事物,你眼前是什麼你就是什麼,這時沒有了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瑣事,意識力只有你眼前的東西,這些事和物像被附上了魔力,讓心安靜而充實,讓身體充滿力量。這就是心流學習法的魔力吧。孩童的世界一直都說這種被附上神奇色彩的世界,難怪我們驚訝於他們充沛的經歷。

如果不是通過學習《深度自然遊戲》這本書,我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摸索和尋找這種走進自然,讓心歸零的方法。通過書中遊戲的模仿式成長,找回我們孩童時期的超能力。和孩子交流時,進入孩子的世界;一起旅行時走進自然世界,成為自然的乙份子,如果每個人通過心流學習法融入到大自然中,成為大自然的共生體,那環境和地球不需要呼籲保護,我們和他們為同乙個體,自然為我們

2樓:宇姑娘

前段時間讀了余華的《活著》後,對生命開始充滿了敬仰,也看開了很多事情,每個的感受都是不同的,而後又讀了路遙的《人生》,發覺在這個萬千社會裡,故事千萬種,而每個人卻都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會釋懷很多事情,而且坦然接受面對生活和面對自己。

最近在讀《金剛經》,一直信佛,推薦你偶爾可以聽些佛教歌曲,是會令人安靜且舒服的。

3樓:阿欒

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聽歌,但有的時候聽歌也會讓我更煩躁,我很喜歡苑子文苑子豪他們倆的書,他們的書都挺正能量的,最近在看《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當大人》,而且想到他們同樣是大學生,在寫作的同時還能努力學習,想到我就慢慢好了。

4樓:sonne陽陽

在這種狀態下,只要看書就好,什麼書都行,只要你能看進去的就可以,當你看進去的時候就可以暫緩浮躁的狀態,不論是什麼書都或多或少會有點收穫,收穫多了,或者收穫到讓你覺得好有道理的內容以後漸漸就會好一些。

5樓:

我是在看了楊熹文的兩本書之後漸漸沉澱下來的,之前我總覺得自己無所事事,但現在找到自己跌事情了,不是打廣告,確實覺得乙個女生還是應該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閱讀看書、旅行寫字。

為什麼有時,會感覺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

宋song 我也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身邊的人對我都很好,沒有惡意傷害我,我也喜歡他們。不過,我更願意做的,是靜靜地觀察身邊的一切。因為,這讓我覺得快樂,自在。我總覺得,自己是在地球上流浪,在宇宙間流浪。在我的身體無法到達的時空裡,有我真正的歸宿。我屬於那裡,而不是這個我出生,成長的星球。我會想...

睡覺有時會有靈魂出體被人在拉的感覺。?

凪火 今天中午睡午覺,中間翻了個身。翻過來以後突然感覺自己特別特別暈,越來越暈。然後有點失去意識的感覺。我感覺肩胛骨那裡有個力就像刀子一樣扎著把我向上頂。我試著抵抗,但是身體如果不想上就會感覺越來越那兩個刀子就像刺進身體一樣劇痛,然後我就把身體往上抬,意識就慢慢的脫出身體了,特別害怕,但是忍不住疼痛...

為什麼有時會感覺當眾說出自己的 需要 是不禮貌 不道德的行為?如何調節?

南斗熠熠 你只要身處群體之中,就對自己所扮演的身份角色,有個強硬的期待,即 我要高度配合別人的需求,我不能因為自己的需求給別人添麻煩 你認為這樣是好的 合理的,而做不到這樣,則是不好的,會被群體所嫌棄 孤立。這一定是成長歷程中,不斷熏習,形成的一種 習慣性應對方式 經常跟等級森嚴的家居氛圍 重男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