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一種怎樣的狀態,這種情緒對人來說有什麼意義?

時間 2021-05-09 04:11:57

1樓:洛神

每個人焦慮的點都不一樣,這個還是談談自己都有哪些焦慮,自己不同角色的焦慮。上大學的時候,會因為發資訊給女孩子,她一整天,甚至就不回你資訊,不搭理你,然後就自己在想,她是不是不喜歡我,是不是覺得我煩啊,自己越想越焦慮,感覺魔怔了。然後就是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畢業能幹嘛,但是這個沒有具體想過,都被身邊的人同化了,大家都在玩,沒時間去想這些。

當真正找工作了,才意識到,畢業了,自己啥也不會,找工作真的很難,找到好工作更難。現在隨著年紀大了,馬上奔三了,連個女朋友還沒,是不是找不到真愛了,我有一點點焦慮。

2樓:三歲可樂

沒有行動的焦慮不是懶,就是蠢。

有行動的焦慮才是完成目標的催化劑。

乙個現象,環顧身邊人,無論是職場人士還是創業者寶媽甚至學生日常都被焦慮圍繞著;好像很努力擺脫現狀,我不焦慮就是我放棄自我成長了一樣,然而真正去行動起來去化解焦慮的卻是極少數人。

遺憾的是——沒有行動的焦慮一文不值,過度的焦慮帶來的反而是負反饋;而且長時間的思想焦慮沒有行動一定會磨滅意志,產生自我懷疑。

這些人的焦慮無非是自欺欺人的「我都焦慮了,我不滿足現狀我也很上進啊」的一部分;可笑的是,問他焦慮啥,自己也說不清楚,更誇張的是;你讓他們去行動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有各種藉口,我沒得選啊,反駁甚至懶得動一下。

比如說:忙的沒時間,比如說沒錢投入,承擔不了風險,學不會等等;這種只會在漫長的日子中磨滅意志,惡性迴圈。

但是這種不改變已經是一種選擇;

而行動力強的人,會在一步步的試錯的基礎上做出另一種正確的選擇,與焦慮和平共處,甚至用好焦慮快速行動;這種才是有意義的焦慮,完成目標的催化劑。

與其焦慮不如行動。

從小的改變開始,人生的逆襲都是需要乙個個小的抓手的;不是一下子完成逆襲的,比如從堅持跑步開始,證明自己是個有行動力的人,自信與改變也會像多公尺諾骨牌一樣連續發生。

3樓:玉琦

焦慮,煩惱,負能量的意義是敦促人體去想辦法解決問題。不然思想上敏感度不夠,意識不到問題,會一直處在劣勢,生存質量會打折扣。

4樓:大魚心理諮詢工作室

焦慮(Anxiety)是一種負性的情緒狀態,是個體對即將發生的、可能造成心理衝突的事物或危險的情境無力應對時所產生的一系列憂慮、緊張、不安、煩惱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這些不愉快的情緒強度並不全然相同,從強度最輕的不安、擔心,再到其次的害怕、驚慌,最後是極端的恐懼,可以說焦慮是一系列情緒的混合連續譜。

焦慮的表現包括主觀體驗上的緊張擔心,行為上的運動不安以及植物神經的興奮狀態。焦慮是一種普遍的人類情緒體驗,適當的焦慮有助於維持個體的心理功能,並激發個體的心理潛能。

但是過分的焦慮狀態則會損害個體的正常功能,甚至轉變成一種異常或是病理的狀態,即臨床上的焦慮障礙。

答者:李詩淼大魚心理諮詢師

5樓:無常子

舉例,羚羊時刻面臨老虎獅子要吃它們,所以焦慮。明天領導安排我和小王搭檔幹活,我想幹的活怕小王也來搶著幹出現不和諧。

以上兩個例子都可以引起焦慮。但是輕重不同。乙個後果嚴重,且是長期的。乙個問題不大,且明天之後這個焦慮就沒有了。

焦慮佔據了我們的注意力,也讓我們去想應對的辦法,促使我們去解決問題,這就是焦慮的意義。但是長期的焦慮可能就會影響乙個人的身、心健康了。

另外,人之所以焦慮是想象力的作用。細想一下。例如,有時候我們會想象未來自己會獲得某種榮譽金錢地位(有時候做夢都笑醒);有時候我們會想象自己將要面臨某種威脅。

最後,由於無常的緣故,未來發生什麼,實在不一定能百分百確定,尤其是個人的際遇。所以很多時候這種想象力引發的東東顯得意義不大,不予理睬即可。

6樓:心之愛心理諮詢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薛麗霞:

在某種狀態下人人都會有焦慮的感覺,比如重大考試、重要事情的決定?……。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是對未來的擔憂,就是如果沒有處理好、沒有做好、沒有選擇好……,對未來影響比較大,會想象不同的結果差異會很大,擔心那個很不好的結果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個時候為了避免不好的結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會想辦法怎麼才能避免不好的結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會變成窮思竭慮。恐懼、強迫行為的確有焦慮的情緒在,就是很擔心如果沒洗手可能會得病、得了病可能會死,有了這樣的恐懼心理就形成了強迫行為,也是很擔心很糟糕、很恐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而現實中都是很小的事情會想象有很糟糕的結果發生在自己身上。

7樓:開眼科技精選

焦慮,其實就是你的不自信

大多數人都會經常焦慮,他們擔心一切無法控制的事情。焦慮是一種疾病,它摧毀了許多人的生命,幾乎地球上的每乙個人都曾遭受它的折磨,然而實際上,焦慮就是你的不自信。

8樓:乙個愛撇嘴的人

就我自己現在來說吧,說不清楚是不是焦慮。晚上不容易入睡,不是沒有睡意,而是大腦總感覺要做些什麼事去抵制睡意,有的時候熬夜可以到凌晨兩三點。

自己制定了一些計畫,但是卻總是因為熬夜到了時間點起來渾身沒勁。開始總是有很多的想法要去做,現在反倒什麼想法都沒有了,感覺人越活越廢。

我看這個回答後面有個知友回答說他從來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是自身的懶惰和內心的要求過高造成的焦慮。我跟他很相似,但是我還很在意別人的看法。

老是會動不動的想大哭,痛哭,但是又沒有什麼臨界點讓我哭,就感覺被壓抑的很難受。時常會想一些了斷一切的事,最近腦子裡動不動就想著要跟男朋友說分手(真的太對不起他了,也不想這種情緒感染他,他真的很好)。

還變得比以往更為敏感,爸媽說的一句話都能讓我特別難受,明明知道什麼都沒有,但是就是自己的情緒很難去控制。

唉,說了這麼多我也不清楚是不是焦慮。要是真的是焦慮,可能題主也知道焦慮是種什麼狀態了,目前來說我沒發現對我有什麼好處。

9樓:David Hao

我到目前為止最焦慮的時間段,是20-25歲,最近1-2年,焦慮感已經開始逐漸減少。

這個問題下面有很多專業的回答,從各種角度來闡述了焦慮的存在和價值,但我的觀點可能會有些不一樣,我認為焦慮的價值很小,甚至在成長之後幾乎沒有意義完全可以被其他的情緒或者精神力所取代。

知乎上關於焦慮的很多回答,都會指向這樣的乙個邏輯迴圈,"焦慮-危機感-努力-成功-比較-焦慮",這個模型挺符合現實情況的,大部分人會因為和身邊的人對比而產生的焦慮,害怕自己落後,最典型的的案例就是階級下滑,自然這樣的答案也會獲得很多的贊同。

我當初也陷入過這個迴圈裡面,當時主要是兩個原因:

1、大二就開始進入社會實習,在北京中關村目睹了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對自身緩慢的學生節奏產生了焦慮,開始擔心畢業之後的生存狀態。

2、本身小康家境,起點在畢業初被本地的富裕家庭拉開了一大截,相比碾壓式的資源優勢,學校的表現與成就顯得微不足道,就算校招進了準一線企業,也無法趕上這種差距。

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剛面對社會的期間,焦慮對我產生了一定的幫助,但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我漸漸開始意識到焦慮本身並沒有產生實際的價值。

焦慮被很多人接受是因為它有積極的一面,可以讓你更有動力去成就自己,但這個路徑其實並不是最優的,就像我們從小學習一樣,家長和學校都在灌輸學習差就會找不到工作,無法出人頭地,這是一種恐懼驅動,它有一定的效果,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方案,它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我所見到真正的學霸,大都是對學習有很強興趣的,學習本身已經不會讓他感到痛苦,根本就沒有必要通過恐懼驅動。而我們回頭去看各行各處於頂尖的選手,能讓他們成就達到這樣高度的也一定不會是對失敗的恐懼,而是對成功的追求。

我徹底意識到焦慮沒有價值,是源於對「比較」這一點的思考。

在社會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焦慮其實來自於基於當下比較後對自身的不滿,以及擔心未來可能發生的落後。為什麼人在兒時很少焦慮,因為你還沒學會比較, 學童的差異都很小,而成年之後,每個人都被社會標上價碼,每個人都在暗自比較,故而你擔心自己被時代拋棄,你擔心被同齡人甚至後來者超越,所以你開始焦慮。

但其實令我們產生焦慮的絕大多數基於社會標準的橫向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在比較任何的事物時都有乙個終極問題,對比的維度和變數是什麼?在人和人的比較中,這些維度差異太大了,隨便一舉都可以有很多,家境,天賦,成長環境,機遇,健康等等等等,而其中任意乙個變數的變化都會讓結果產生巨大的差異。比如你肯定不會和王思聰去比較,因為他一出生擁有的財富可能就超過絕大多數人一生的累積,基於這個前提再去對比主流金權標準下的成就根本就沒有價值。

我認識出身很貧寒的同學,他和我說如果拋開家境,他其實混的比很多人都好,我反問他,你定義的這個對比標準有意義嗎?他想了下,其實沒有意義,因為最後無論是社會還是物質層面,都沒有人關心你的起點,大家都只看結果,你內心可以有一萬種OS,但是現實還是放在面前,差距就是這麼大。而這種差距很可能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差生了,甚至你可能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改變。

然後到了最後,我和他都意識到了一點,所有的橫向比較都是沒有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角度在於自身的成長,在於對所做事業的熱愛,而當「比較」這個節點被你思考清楚並放下後,焦慮的邏輯迴圈,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作為乙個創業者來說,相同的努力不同的賽道最後產生的財富都是不同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比較之後財富值較少的行業就沒有意義,誰都想賺更多的錢,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最賺錢的事情,或者有資格在這個賽道上放下籌碼,做好自己,把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做到極致,投入足夠的熱愛,我覺得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當你可以基於熱愛和自我追求來驅動自己的時候,焦慮對你還有價值嗎?前者難道不是乙個更好的驅動力?

我想起小時候看《我和殭屍有個約會》,裡面將臣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思:

能讓殭屍獲得力量的不是仇恨,而是愛。

焦慮是仇恨,熱愛是愛。

10樓:熊小永

焦慮是人人都經常有的狀態,只不過每個人的心理素質與經歷不同,表現的會千差萬別。

焦慮的本身,是由於不安或者恐懼引起。這種不安或者恐懼可以是多方面的,而起源是自己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而引起的不安或者焦慮。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圖上,任何形式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時,或者對於任何形式的需求在未來潛在地不能被滿足時(即「未雨綢繆」),都有可能引起「焦慮」。

一般地,當某種需求偏差首次或者前幾次出現的時候,人們一般會表現地「格外焦慮」;而如果後來習以為常了,焦慮感會明顯降低。

過分「焦慮」會導致精神損傷,即「焦慮症」。

整體來說,焦慮並不會幫助解決問題,反而在特定時刻影響人們理性的判斷。人們在表現的焦慮之時,往往過分關注潛在的利益得失,而非整體結果,從而進一步加劇情緒的波動。

心理素質比較好的人,會非常少地焦慮。提早考慮及打算,而非「臨時抱佛腳」,可以有效地減少個人焦慮地次數與時間。

對感情失望是怎樣一種狀態?

每次打算認真談一場戀愛時,現實總會給我一巴掌。之前碰到乙個有眼緣的,結果呢對前女友念念不忘,除前女友外都不舉,臥槽,那你招惹我幹嘛 後來又有乙個,長的蠻帥,我都不介意跟他去外地,結果呢,出國出逃啦,留我一臉懵逼 前兩天又見乙個,還算OK,但是走佛系路線,不主動,我都主動聯絡他了,居然拒我。我不想找物...

孤獨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從有自我意識起,我就喜歡乙個人呆著。其實我的朋友一點也不少,我幸運地有著一群像小太陽一樣的朋友。只是我和人在一起的時候,總處於脫離的狀態。我不是愛操控自己的形象,只是不自覺地會改變自己的言行。但本能的有些牴觸自己的外在形象,覺得自己萬分虛偽。所以越是活躍的場合,日後越是回想不起來自己說了什麼。很多時...

「放下」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詩初 告訴自己自私一點不要把生命浪費在已經沒意義的事上轉移注意力驗證是否做到的標準是晚上睡得好嗎?睡眠質量或許能說明你是否真的看得開 要真有那一輩子都無法自拔的,那也是種個人選擇不是麼?分隔線我不想想那麼多了,想著誰又喜歡他,想著他是不是喜歡我,管他的呢,就喜悅的愛,專注的活。他有他的選擇,我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