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學對逆境有什麼不同看法?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1-06-22 13:10:06

1樓:「已登出」

中外的差別真的不知道,姑且談談個人的膚淺看法。

我覺得儒家和老莊在面對逆境時差別還是很大的,最明顯的對比可見《漁父》。

儒家講究「文死諫武死戰」,就是為了理想可犧牲生命。即使不犧牲生命,也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永遠心懷天下,對個人價值不太關注。

在《漁父》裡就體現為屈原不樂意受外物汙染跳江而死,死於理想與高潔的品質。

道家講究保全自我,繞道而行。最明顯的就是《庖丁解牛》:庖丁的刀用許多年還像新的一樣,為什麼?

因為他不用刀剁骨頭,刀只在骨頭縫隙裡鑽。遇到經脈複雜處也格外小心,不用蠻力,而是一點點去把經脈鏈結處解開。刀用完了,擦乾淨好好收起來,「善刀而藏」。

在《漁父》裡體現為「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實際上,兩種思想都只是不同人面對人生時所選擇的應對方式。但私以為,在面對困境時,漁父比屈原要智慧型得多。漁父的境界,只怕不是屈原能達到的。因為我覺得做屈原比做漁父要簡單。

而且這幾年總覺得老莊比儒家要高明。

以上為個人一點膚淺的看法。

如何學會欣賞中外文學?

拉斯拉威蒙福特IE 可能題主喜歡情緒上直接到觸動吧。我也沒讀過陪安娜的漫長日子。就將他當做暢銷書吧。市面上賣的好的,廣受一般讀者推崇的,一般都能直接的打動人,他們很會調動讀者情緒。可是百年孤獨,蓋茨比,他們將情緒隱藏的深。他們不再想調動個人的感情。百年孤獨中家族的變化,在時間中每個家庭成員的變和不變...

古今中外文學,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比喻?

梨梨原上早 她不是籠子裡的鳥,籠子裡的鳥,開了籠,還會飛出來。她是鏽在屏風上的鳥 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裡的乙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黴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張愛玲 茉莉香片 那粉房裡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牆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蕭紅 呼蘭河傳 美院派 古詩詞中,很...

中外文學史上有哪些祭文值得一讀?

黑貓芝士 韓愈 祭十二郎文 歐陽修 隴岡阡表 歐陽修 祭石曼卿文 袁枚 祭妹文 賈寶玉 芙蓉女兒誄 芙蓉花神這個還跟石曼卿有點關係呢。還有陶然亭香冢銘文,被金庸用到 書劍恩仇錄 裡去的那個。 咱家是貓 李煜的 昭惠週後誄 天長地久,嗟嗟蒸民。嗜欲既勝,悲歡糾紛。緣情攸宅,觸事來津。貲盈世逸,樂尠愁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