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中隱公元年的一句何休注求解?

時間 2021-06-21 19:53:36

1樓:承馮志

這一句話前後都有疏文,就這幾句沒有很奇怪。我的理解如下: 儒家為國,所求為近者悅,遠者來。

有其他國家的大夫來投奔,這一般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君臣以義合,當臣子發現君主犯錯的時候,要進行三次諫,如果君主不聽,則可以三年待放,君主如果還是不搭理,那就可以投奔自己認為有道義的國家。《論語》中有陳文子棄國出奔,就是乙個近似的例子,夫子周遊列國,說白了也就是一種出奔。

夫子修《春秋》對各國大夫之間的棄國投奔記錄的比較詳細。如果是國君為惡,大夫為求善而投奔他國,則接受投奔的國家就是接受義人之國。如果是大夫為惡而逃離本國,那接受投奔的國家就是接受惡人值國。

在這裡夫子希望魯國國君能對這些來投奔的大夫進行詳細的甄別,親近來投奔的賢人,遠離來投奔的惡人。所以何邵公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春秋》記載臣子出奔的國家,承認乙個國家能接受其他國家的大夫的投奔是一件善事,但是各個國家的國君也當明白,應該接受那些賢能的人,不應該接受那些為惡的人」。

2樓:平公入道

在你所見的公羊傳版本中應該有注釋的!。祭伯出奔,於周王朝是一件醜事,因此加以避諱,據下文何休注:"王者以天下為家,無絕意。

"因此於天子而言,除非罪大惡極,不言奔。而就"明當受賢者,不當受惡者",是說所受的主語是賢者,有納賢才的意思在裡面!"義者,宜也"

公羊傳中所提到的「常事不書」是基於什麼理論提出的?

jinjin 就是說裡面的一字一句都是微言大義,對名諱 稱謂的選擇都需要細細考究品味。譬如,桓公及夫人 跟 桓公 夫人 所表達的就是兩個意思。滕公 和 滕子 雖然是同乙個人,但因為稱謂的不同,對這個人的行為評價也是不同的。因此 經 裡看似流水賬似的記錄,實則不平常。這就需要 傳 去釐清細分。所以 常...

《公羊傳》裡的《宋人及楚人平》?

養學 二子之行為若何,權且不論,當由此次楚人圍宋之緣由說起。春秋左傳宣公十四年 夏 楚子 莊王 使申舟聘於齊,曰 無假道於宋。亦使公子馮聘於晉,不假道於鄭。申舟以孟諸之役悪宋,曰 鄭昭 宋聾,晉使不害,我則必死。王曰 殺女,我伐之。見犀 申舟之子 而行。及宋,宋人止之。華元曰 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如何理解《公羊傳》的九世復仇這一大復仇理論?對今天的國際形勢有什麼幫助?該不該對日本也加以報復?

孔雀丶 我們是在革命烈士的屍骨上享受革命和抗戰著美好的未來,我們繼承了他們帶來的紅利,當然同樣也繼承了他們的仇恨!再說那是革命烈士的乙個人或者乙個群體的事情嗎? 白雪 報復日本對國際局勢當然沒有好處,但是我不想說什麼冠冕堂皇的話。憑我一腔熱血我認為就該復仇但不是現在,你們沒有經歷過你們不是當事人,我...

其他用戶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