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認為人性本善是後天影響壞了,為什麼是教化大家不要變壞而不是消滅惡的源頭?

時間 2021-06-07 10:59:22

1樓:袁立巖

孔子真的說了,但真的沒人看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注意習相遠。什麼是習?生活方式?衣服穿戴?學習內容?都不是。。。

習相遠是在說:人的追求讓人與人有了差別。有想當歌星的,有想當科學家的,有想從事金融的。。。

苟不教,性乃遷。

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改變。

怎麼改變的?

想想看,你家資巨富之時的感覺,再想想你出人頭地的感覺,再想想你左擁右抱的感覺。。。發現了麼?人所以為最美好的感覺,都是物品帶來的。

就如同一句話能讓人火冒三丈,一句話又能讓人冰涼徹骨。。。為什麼世界萬物的變化,會讓自己的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冷暖變化?

這句是儒家的核心,參透了就能明白孟子「樂天、樂地、樂人」的情懷。天地人歸為一情,情所執則牽心,心所動則牽身。所以人看不透自己,總是追求外面的事物,而忘記自己。。。

想想看,那些感覺不都是自己身體造的麼?

教之道,貴以專。

教之道,最重要的是專心。

專心而明情,明情則身寧,身寧則不為外物所動。就如同上學時專心學習,不是為了出人頭地,沒有所謂的考好成績之類的,僅僅是自己喜歡學這個事物。這就是順情而為,此時就是「人不知而不慍」。。。

就是君子。

惡沒有源頭的,都是自己追求以至於忘了本,忘了自己。。。

2樓:「已登出」

善就像一粒種子,能夠結出美好的幸福生活但在它生長的過程中,有很多因素能破壞這粒種子生長結果

這些破壞的因素就是惡另外人類社會從來沒有停止過消滅惡各種法律教化制度,都是在消滅惡給善製造乙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3樓:長風

這就是典型的歸罪於外。

乙個人變壞,根本原因必然是內因,而不會是外因,外因永遠都是輔助因素。

就好像乙個人生病了,根本原因是其體質差,或者說生命體系的自洽性、健壯性較弱,而不是因為「存在病原體」。同樣面臨病原體,怎麼有的人就能不得病?同樣的病原體,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你說得病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還是在於病原體?

教化,只能教化不希望惡化的人,而沒法教化「惡」,更不能通過「消滅惡的源頭」來實現「善」。因為「惡」本就沒有外在的源頭。蘋果會腐敗,你能通過「消滅惡的源頭」來實現蘋果永遠保持新鮮麼?

你就算把所有的細菌、黴菌全都「消滅」了,脫離了樹根、樹幹、樹枝、樹葉體系的蘋果,就能「永遠保持新鮮」了?

蘋果的「新鮮」,是因為其內在的有機生命體系在自洽運作著,而不是因為那個外在的「惡的源頭」沒注意到它。

你出了問題,當然是找你自己的問題,你遷怒於外,是善還是惡?你就是用「遷怒」來「向善」的?那你還向得了「善」嗎?當然當然,你一片誅惡向善之心,倒還是一片赤城善意呢。

最後,你怎麼判斷什麼是「惡的源頭」?當年被當成女巫獵殺的女人們,也是你說的「惡的源頭」吧。

4樓:chenc

我們說善惡實際上是一種道德層面上的約束,基本上善惡是基於立場劃分的,是一體兩面,也許我們可以看成是密不可分的。

所謂多數人都認可的善,基本上是有利於集體的,未必有利於個人,這種善對於集體是善,對於個人很可能就是惡。

不同的集體有不同的規則來約束個體和集體之間的利益分歧,所以不同的時間地點人類的善惡標準有差異。

制訂這些規則需要非常小心,約束不夠和約束過度都並不合理,然而我們事先又無法確定什麼才是合理,多半還需要事後調整。

我似乎在什麼地方聽說過外國有那種兩面神的像,一面是善一面是惡,從這邊看和從那邊看分別可以看到不同的情況。西方宗教把神吹的這麼高,然而他也無法消滅魔鬼,這說明西方也隱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倒是儒家在這些方面水平極高,領先這個星球其它文明至少幾千年。所以儒家不走極端。

所以說噁的源頭是無法消滅的,消滅了惡善也就沒有了。

5樓:ZWPSH

逗號之前的內容,似乎是讓孔老師穿到未來奪了孟演說家的舍……這個算不算是提醒呢?

那個主張管理國家像煎小魚幹的人,被迫寫了五千多個字,其中好像有一段是這樣的,把善搞得太明白,惡就太顯眼了,這不是什麼好事……

個人理解,言下之意就是善與惡都是人的認識。

產生了善的認識,也就產生了惡的認識,善的認識水平越高,那麼惡的認識水平也就越高。

行之源是知,善行惡行緣於良知惡知,那麼要消滅惡的源頭,也就得消滅善的源頭。

這樣一來,大家都會成為無知之人。

贏皇帝在韓理論家和李實踐家(這兩位的老師就是主張人性本惡的)幫助之下建立的社會,為什麼大家不喜歡?寧願冒殺頭的風險也要推選劉混混來管理?

嚐過了有知的美味,誰還願意做無知的人呢?

6樓:wyxygmx

孔子沒說過人性本善……

也沒教化人不要變壞。

更新:這個提問的方向不是錯。孔子肯定不認為人性惡,也肯定是主張教化的。

這個提問是不夠嚴謹,想當然耳。

孔子對人性的定義只有一句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但如果說孔子更傾向於性善還是性惡?那麼我認為,毫無疑問是性善。孔子對世界的理解是「樂」感的,從論語第一句「不亦說乎」「不亦樂乎」,回答子貢的「貧而樂,富而好禮」,以及顏回「不改其樂」,孔子「樂亦在其中矣」,乃至先進第十一最後一章的「吾與點也」都看得出來。

孔子眼中的人,應該是、並且也可以是光明的。

但畢竟孔子沒有直接說出來性善。所以提問還很不嚴謹。

至於後面的問題,為什麼教化大家不要作惡而不是消滅惡的源頭?

孔子確實是非常重視教化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第乙個問題不嚴謹,第二個問題也就很粗糙。

怎麼不作惡呢?孔子沒說過明確的話。孔子教育人在具體生活中修身明理,每次教育都有具體的場景和事例,而不是空洞地說乙個道理(這一點是孔子最難為後人企及之處)。

所以並沒有所謂泛泛的「不作惡」,一定要在具體場景中。

至於「惡的源頭」,這個說法太空泛了。不作答。

簡單地說,我對於提問者的建議是,加油,繼續多讀多想多經歷,會有成長的。不要停留在粗疏的地方下結論,就好。

單挑誰能打過老夫子?

墨子隨便打,前期拉扯,時之預言聖杯冰心一出,拉扯刷盾吊打,後期只用右手都能吊打。六神大部分省夫子打不過綠牌技能亂放的墨子。 藍色寫字板 首先你得規定什麼叫單挑。什麼鎧開著大招你綁了就跑,這叫單挑嗎?單挑就得兩邊同時硬剛,最強的狀態打最強的狀態,看看誰更強。 lkjvj 四級前楊戩有機會殺。老夫子有大...

老夫子怎麼打夏洛特?

乙隻肥喵 最近開始玩老夫子了,目前我自己來說對抗夏洛特的最好辦法是前期我壓根就不跟他打,實在想打就喊人正義的圍毆,你不跟他換血,還是有搶河蟹的實力的 hhx呵呵俠 老夫子最怕控制和減攻速。曾經我打過後期的魯班 李元芳,三個人都是六神裝,兩個射手滿血加在一起打不過我半血,因為他們沒有控制,我刷出被動之...

孔老夫子說的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都不是吧 我覺得這只是孔子的個人經歷罷了。打個比方,我現在學了禮儀,為人之道,我才二十歲,我也可以說,吾二十而立 云云。別忘了這段話前面有個 吾 字,就是說的孔子自己。別人達到這種程度可能不是孔子這樣。胡適先生說,孔子若是活到八十歲。可能又有高一層的境界了,說明這完全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總結,是不能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