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否傷於空洞和刻意?

時間 2021-06-04 03:02:45

1樓:杜斌

空洞刻意肯定是有的,相當大一部分宋詞還很假。秦樓楚館的逢場作戲,說得多麼痴心絕對,真是假得看不下去。比如晏幾道這首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就乙個字,假。比如

2樓:舟亢不姓周

我覺得宋詞就跟古詩一樣都是作者表達自己心中所想的一種途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要表達每個人表達的方式、文化的低溫不一樣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不一樣

又或者那時的宋詞有一套約定俗成的模板

我是覺得宋詞讀起來都特別美也許是追求表面上的美感又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到信達雅

我只知道宋朝是歷史上思想自由文化高度發達的乙個朝代人們生活水平高幸福指數高因此思想也許會比較超然

也許會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時候

不過宋朝後期靖康之恥之類的事發生之後也許會有轉變吧

3樓:楊不悔

第一首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此為宋徽宗被擄北上所作之詞,情真意切哀戚之處不輸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何來刻意空洞?

第二首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此為錢惟演暮年之作,胡元任《苕溪漁隱叢話》:侍兒小名錄雲:錢恩公謫漢東日(指錢思王晚年謫隨州),撰《玉樓春》詞曰: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

往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每酒闌歌之,則泣下。後閣有白髮姬,乃鄧王歌鬟驚鴻也。

遽言:「先王將薨,預戒挽鐸中歌木蘭花引紼為送。今相公亦將亡乎。

果薨於隨州。其情之哀,何來刻意空洞?

第三首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此詞范仲淹寫於正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時,上闋白描手法寫邊關風景,下闋引申至憂國憂民之情懷,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襟懷,詞作中亦是如此,何來刻意空洞?

不一一解釋,題主可能覺得宋詞多為「傷春悲秋」,其實詞最初為宴樂而作,至南宋才轉「雅正」之調,讀多了,了解了,便不覺得晦澀難懂了。

最後,題主提問的邏輯有一些問題,先下了「刻意空洞」的結論,又說「晦澀難懂」,若晦澀難懂又怎樣得出來的「刻意空洞」的結論呢?須先知其然而後知其所以然。

至於「固定意象」「重複率太高」,此是各人有各人的悲歡離合,不能因為他們都是有情緒的而否定。正如「相思之苦」,詩詞中寫此情緒的作品有幾千幾萬首,千年後,我們一樣還是會因為有了喜歡的人繼續寫一寫「相思之苦」,此人之常情而已。

4樓:染谷

《宋詞三百首》都是總結前人的佳作,可能是詩人傷春悲秋大體上有所相同,可是每一首詞作都飽含著某一位詩人時下的心境和感受。

要說有些刻意,或許吧。但刻意都寫的這麼好了,那也算是個才子!

有首辛棄疾的詞說的也是這個問題

《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共勉。

神鵰俠侶的文筆是否遜色於射鵰和倚天?

徐sir 神鵰遠勝於射鵰,和倚天相比見仁見智。射鵰的公式大俠是典型的評書寫法,不是文學。神鵰人物出彩得多。尤其是中年黃蓉是能列到文學史的角色。神鵰也不是沒有缺點。一是後八回有點蛇足 雖然我最欣賞小郭襄 二是黃藥師比前作大為失色 似乎作者想讓他起到射鵰裡周伯通的作用 神仙下凡落差太大了 胡蘭芝 金庸本...

跨性別者是否趨向於認同和迎合關於男女的刻板印象?

如煙丶z ta已經在自己生理性別的刻板印象下生活了這麼久了,被壓抑得越久,釋放的時候能量就越大。人在做事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矯枉過正的,ta越往心理性別的刻板印象上靠,客觀上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同,主觀上也更能緩解性別焦慮培養自信。這可能是這麼多mtf喜歡三姐妹和軟妹風的原因,她作為乙個男生長大成年...

克萊和格林能夠打出來,是否得益於庫里的勇士體系?

戈多 我不太理解這個問題。庫里的勇士體系 聽起來有點怪,因為勇士隊是個很團結的球隊,他們無私奉獻,樂於分享。這個體系是屬於大家的,並不是乙個人獨佔的。那當然,在勇士中庫里是大當家,克萊是二當家。所以說 以庫里為核心的勇士體系 或者 以水花兄弟為基石的勇士體系 聽起來合適一些。先說說追夢吧。他和水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