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佛教用語很美?

時間 2021-05-05 15:46:32

1樓:盧山

是很美。比如「止觀,用也,本乎明靜;明靜,德也,本乎一性。性體本覺謂之明,覺體本寂謂之靜,明靜不二謂之體。

體無所分,則明靜安寄?體無不備,則明靜斯在。——遵式尊者」。

2樓:我是仙姑

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語言是一種最普通最直接的文化,我們中國漢語的大量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覺悟、意識、忽然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彙。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3樓:

不僅僅是時間的問題,佛教翻譯確實有種難以言喻的古典美。

不管是起信、殊勝、莊嚴、圓覺、法華、華嚴、因明、清辨、中觀、唯識、淨土、「隨應破」、「自立量」、「如來藏」,還是音譯的般若、瑜伽行、伽藍、羯磨(karma)、菩提、涅槃、剎那,都很好聽。

給人一種沉穩睿智之感。

剛才舉的許多例子來自佛經的名字,真正的信達雅——再比如《起信論》、《理趣經》、《時輪續》、《瑜伽師地論》、《涅槃經》、《大智度論》、《勝鬘寶窟》、《成唯識輪》、《根本中頌》、《寶積經》、《無量壽經》、《順正理論》、《解深密經》、《究竟一乘寶性論》、《掌珍論》、《思益經》、《大莊嚴論經》。就連原始佛教的《阿含經》都有種樸素大方的感覺。

鈴木大拙說,在幕府時代的日本,最頂尖的人才不是去當了和尚就是去當了武士(「In those days, the Japanese genius went either to priesthood or to soldiery」)。武士是要維護權力,而和尚則是輔佐武士兼思考宇宙真理的軍師。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裡寫道,南北朝至宋初,中國一流思想家皆為佛學家。

古代的學理佛教和今天的中國佛教(民俗佛教)完全不一樣。今天的佛教大師忙著給人開光,古代的佛教大師是思考真理的高階知識分子。當乙個行業吸引著全國最頂級的人才的時候,它的文明自然也是燦爛的。

4樓:王老漢

美不美和寫的人有關。要是當時吃的是道教的飯那麼就會問為什麼xx經這麼美。(實在不想回答這麼無聊的問題,跪求知乎分一下等級、天天推送的是什麼玩意)

5樓:Mr hongyu

首先是因為佛法和修行通達終極的實相和智慧型。

其次是由凡轉聖的行者,歷經無數的劫和艱難的修行,當他們要表達出來度己度眾生早己經過千錘百鍊。

再其次能成為聖者,多會觸類旁通,對其他的法和思想都會有所了解,古代中文的美必被他們掌握和使用。

6樓:搖光

所謂美,即非美,實無可美,是名美。

審美有若干層次,從愉悅感官到安撫情緒到有趣味到在邏輯方面呈現出高深精密透徹……

無例外的是審美總是依賴於審美主體,因而總是主觀的。

所以「感覺」佛教用語很美,說明題主有「美」的主觀感受。也說明題主所提到的佛教用語符合題主個人的審美偏好。

應該承認部分佛經的譯文確實還是有其審美追求的,不過我想神秘感和高深感也同樣是構成審美趣味的重要因素。

舉個例子。

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前面色空四句的反覆,在形式上就顯得很是整齊好看。句句說的都是同樣內容,細品卻又各有含義。反覆思之,其意不盡,似是微言,實有大義。

至受想行識一句,只用亦復如是了結。簡到極處,細看時卻如豹尾,有無數細節,但一筆帶過。就是這點決然,也能品出無數味道來。

7樓:二貝工人

你看村東頭那個老李頭最喜歡看佛經了。

哎呦喂,迷信啊。

你看老王家那個小誰,考上狀元了。

哎呦喂,厲害啊。

我看他經常讀佛經呢。

好東西啊!

8樓:CMGS

不可思議anuttara-samyak-sambodhi:無上遍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tathagata 如來、多陀阿伽陀 、正覺khyati-vijnana 現識

abracadabra最終乙個不是,西方的戲法中的「咒」

9樓:林嘉公升

如大部分答主所說,那是因為中文美

外號詩佛的王維名氣遠遠比不過茅山道士李白,但不是李白文采好,是豪放浪漫的意境。當然古文當中,文采最好的是莊子

10樓:高階思維

這個我應該有些發言權。因為你的審美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佛教決定的或者說是與佛教相通的。這種審美整體上來說是以靜和弱為美。

佛經和佛教中美好的事物絕大部分是靜止不動的植物,特別是花這種柔弱的植物。例如佛經裡有許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開見佛、舌燦蓮花、花果自成、花開蓮現、九品蓮花、百鳥啣花、夢幻空華、鏡花水月、一花一世界、一花開五葉、蓮華藏世界等。如果你去讀希臘哲學,會發現裡面的舉例和比喻全是動的,要麼是動手的醫生、木匠、Nautilus,要麼是動身體的戰士、神和運動員,要麼是各種動物。

你很難從中找到滿足你的審美遐想的內容。

11樓:似是故人來

是因為中國古文太美,在當時的翻譯,都是用古代文言文翻譯的,能不美嗎?如果現在再翻譯,應該基本都是大白話了。佛經,本來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演講輯錄,後來由他的徒眾們整理集結的。

如果有機會能讀到巴利文的原始佛經,我覺得可能沒有我們中國古代大師翻譯的那麼美。

12樓:你的小盒子

很多人都從佛教,翻譯等專業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我想從別的角度入手。

既然是感覺佛經裡語言的美,我可不可以忽略佛經的宗教性,但從藝術,美學,文學角度去考慮呢?

說到底佛經翻譯的好,翻譯過來以後如果是當時古代口語可能遜色很多,用文言文,而且很明顯有「陌生化」處理。「陌生化」就是力求運用新鮮的語言或奇異的語言,去破除這種自動化語言的壁壘,給讀者帶來新奇的閱讀體驗。「陌生化」並不只是為著新奇,而是通過新奇使人從對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狀態中驚醒過來,感奮起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把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漢語,看看感覺是不是差很多。

當然,一味的求新奇刺激是不合適,陌生的感覺給人新奇感就好,佛經很多內容還是從生活中的事物談起,熟悉的東西給你親切的感覺。既熟悉又陌生這樣感覺才是最好的。

陌生化這種感覺一般在生活裡面也有表現:「乙個新朋友,彼此有意無意地都要表現出自己的最好方面而克制自己的不良方面,後者例如粗魯、例如急躁、例如斤斤計較……而乙個新朋友就像乙個新景點乙個新餐館,乃至一件新衣服乙個新政權一樣,都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某種新鮮的體驗新鮮的氣息,都會滿足人們的一種對於新事物新變化的飢渴。結交久了,往往就是好的與不好的方面都顯現出來了——當新鮮感逐漸淡漠下來以後,人們將必須面對現實,面對新事物也會褪色也會變舊的事實,面對求新逐變需要付出的種種代價。

與其對旁人要求太高,寄予太大的希望,不如這樣要求自己與希望自己。與其動輒對旁人失望不如自責。都是凡人,不必抬得過高,也不必發現什麼問題就傷心過度。

」(王蒙)

所以,佛經裡面的語言一定程度上進行了陌生化處理。給人一種獨特的感受,以達到美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

13樓:辛卯

14樓:月半徐

人家問的是為什麼佛教用語感覺很美,不是問為什麼感覺佛教很美。

咋咋呼呼批判佛教帶面紗什麼的,宗教這個那個,你看看題再回答行不行?

15樓:品牌節度使

因為譯者都是至少證得一定果位的高僧,具有五種般若,其中文字般若就是遣詞用句的智慧型,自然比那些只會用薄紗來打比方的精英強出不知道多少。

16樓:

南北朝(主要是北朝)是繼春秋戰國後,中國語言、文字、新概念和新思想大爆發的時期,當然,主要是從西方引入的,下乙個類似時期是清末翻譯西方概念和引入日本漢字詞。

17樓:萱叔寶

佛教進入中土之後,走的路線越往後期越貼近草根。今日流行的後期佛教文化,其語言比老百姓的語言高深一點,正好高那麼點兒,有點理解又不是全明白,這麼勾引著,故而尤覺其妙。

18樓:

這些你認為很美的佛教用語,其實都是漢語言的美。現在漢傳佛教中很大一部分佛經都是後人自己編撰的,然後套上釋迦牟尼等的名號。只能說佛教靠華夏文化的滋養金玉其外了。

19樓:曹振宇

1、翻譯的太美。把曇花開放翻譯成曇花一現;把不切實際的幻想翻譯成顛倒夢想;把很短暫,就像露水或者閃電翻譯成如露亦如電。這些當然美了,然而這不是佛經美,只是翻譯家的語言美。

2、讀書少,這類詞普遍流於表面化,音節本身和表面意思很美,而沒什麼太深的內涵,一言以蔽之,覺得佛經語言美的,必然也覺得《幻城》的語言比《圍城》美。

20樓:張三

我來提供乙個觀點,沒有尋找過論據。

中國散文在唐宋時代達到了乙個高峰,我們目前使用的很多成語典故都來自於唐宋。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很多都朗朗上口,富有美感。而佛經的翻譯,尤其是比較出名的佛經的翻譯也多處於這個年代,所以也富有美感。

21樓:棄用

你會覺得曇花一現美大部分是因為你沒見過曇花聞過曇花。

極樂世界美麼,翻譯成「特別幸福的地方」你會覺得美麼?

「唵珍寶在蓮花上吽」很美麼???

22樓:

這些好像也不怎麼美

優婆夷,優婆塞,菠蘿僧揭諦等等。。

佛經的美,乙個原因是譯者水平高,鳩摩羅什大師厲害的不得了。

歷史上,因為女子發動兩國戰爭的,沒聽說,但是因為和尚,兩個國家爭搶打起架的,鳩摩羅什算乙個。

另乙個原因是讀者半懂不懂的,還有就是那些和尚會唱歌,敲著木魚唱起來,還是很押韻的。就覺得美了,比如粵語歌,英文歌什麼的,而不是什麼有緣。

至於覺得佛經美就和佛有緣,那是荒謬,

大街上看到美女,也去說說和美女有緣試試。

佛經是世尊的哲學,不是什麼迷信。

如是我聞,和子曰是乙個道理。

因為正信,自然不怕因為誹謗佛經下地獄這些可笑的迷信言論,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23樓:色不異空

不覺得美,不如道德經,不如詩詞,這是事實,佛學重在闡述理論,翻譯十分嚴謹,經過許多有知識的僧人進行確認,甚至比過原著。因此不像聖經有很多漏洞,因此沒必要為了學佛去學梵文,因為毫無意義

24樓:laughing

我小學寫作文的時候特別喜歡用一剎那這個詞,那時候就覺著很高階,比用什麼電光火石好。

多年以後看《了凡四訓》,一剎那就是印度佛教用語,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所以其實一剎那為0.013秒,嗯,真的挺快的。

閒看數著爛樵柯,澗草山花一剎那。

畢竟宗教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25樓:

梵語差別大,翻譯的人都特別有文化,大概這樣的吧。

我年輕時也是被這樣美好詞句吸引過去讀過一兩本經書,不過人太愚鈍了,用經濟學概念來領悟,以為是需求側主動管理,就丟一邊了。同理,以為道家是低水平均衡,以為儒家是供給側優化管理,唉,還是太幼稚啊。

人為什麼會覺得某樣東西很美?這種審美的感覺來自哪兒?

李坤 說實話,樓主這個問題問的很大,所以思維要做乙個公升維。最好把這個問題做乙個同構轉化,即 人為什麼要存在?也就是說,存在問題即審美問題。審美不存,人亦不存。一。什麼是審美?薛丁格在 生命是什麼 一書中指出 生命以負熵 有序性 為食。生命的資訊覓食就是審美,審美就是生命的生存之道。二。美是如何表現...

什麼小事讓你感覺生活很美好

江湖甜豆小玉啊 和看電影的夥伴為同乙個場景歡呼落淚 家人給千里之外的自己寄了家鄉的特產 每乙個沒有實現的計畫中都有不在場的自己 朋友替不能回家的自己看看家裡的老人 遇見傷心事有人聽你傾訴,告訴你我在 你說出決定時有人告訴你無論什麼都支援你 發現外面是艷陽天天氣依舊涼爽清新 點了杯沒喝過的果茶覺得意外...

為什麼我會用語言思考?

北冥有魚 語言本來就是思維的基礎,所以用語言思考並不是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思維過程 自我對話 反而是一件好事情,多數人思考的時候意識不到自己思考,是無意識的。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思維過程,就能從對思維的認同中解脫出來,審視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是好事。推薦一本書 當下的力量 有興趣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