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博物館裡裝飾精美的馬俑的尾巴是短的?

時間 2021-05-31 19:21:26

1樓:螺旋真理

貼個官方解釋吧,略做修正: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馬,如果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凡是挽車的陶馬,馬尾都是縛尾式,

即高挽成結的;凡是騎兵用的馬,馬尾都是辮尾式,即把馬尾梳成長辮子拖在後邊。秦始皇陵西側出土的銅車馬的馬尾則更為特別,不但馬尾挽成乙個結,而且用一條長帶子束住馬尾

,繫結在馬的胸前挽索之上。這種作法都是由於馬尾的功能所致。馬尾巴的功能有兩個方面:

一是自我防護功能,馬尾前後左右自由甩動,能趕走侵襲吸血的蚊蠅;二是高速奔跑時,高高揚起的馬尾利於平衡,挽車的馬由於尾旁有牽引車子前進的轡繩,又有供馭手馭馬控制車速的轡繩,如果任馬尾隨意擺動,則尾梢容易纏繞在繩索上,輕者扯傷馬的尾巴,重者則會因馬尾被拽痛而引起驚車事故。還會因馬尾絆住繩索發生翻車事故。所以挽車用馬必須要挽結馬尾並用帶子束起來。

而騎兵的戰馬就不需要考慮這些。馬尾梳成長辮形,當馬高速賓士時,頭尾一線,肚皮貼著地面,四蹄翻飛,尾巴可以高高揚起,而起到平衡作用。這種解釋也並非我們的想像與杜撰,在歷史文籍中早有記載,古代把馬尾梳挽成結稱之為「(左馬右介) 」。

如《說文解字》解釋「(左馬右介) ,系馬尾也。」 段玉裁注為:「遠行必結其馬尾。

」就是只有馬尾挽結才能避免驚車事故,所以能遠行。

以上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俑坑中的馬尾巴為什麼要挽結?

汪少華先生在研究這一問題的時候有所補充,他在《中國古車輿與名物考辨》寫到:「今天人們亦有將馬尾綰結的作法,不過是在冬季綰結以防馬尾沾水結冰,但一到夏季則將馬尾放弛,以便用尾驅散蚊蠅。這和古代馬尾綰結的意圖是不同的。」

博物館裡展出的古銅鏡是不是都是背面,為什麼不展出正面呢?

linbei只想睡覺 作為乙個上手摸過漢代銅鏡的人來聊一聊銅鏡正面的樣子和手感 沒毛病,就是手感 考古隔壁歷史專業的,只是上考古學通論的時候接觸了一下,當時上課老師帶了乙個白布袋過來,然後嘩啦啦倒了一桌子的銅鏡,我們這些沒見識的都驚呆了,然後挨個傳著看 摸 拿到的時候真的感覺沉甸甸的,然後有些背面的...

為什麼國家博物館裡收費的油畫展燈光打得那麼暗?

伍必勝 晶谷照明 前一陣子看國博乙個很有名的展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也是什麼這樣,人很多,但出來的有個普遍反應,太暗,看不清 國博辦展都是嚴格按照標準做的,一般對光敏感的文物照度在150勒克斯以下,相當一部分在50勒克斯以下,這是個什麼概念?酒店的過道標準就是50勒克斯,這個照度再往下...

博物館裡的佛像和寺廟裡的佛像有什麼不一樣的內涵?

螺旋真理 1.博物館不是宗教機構,因此,作為博物館藏品的佛像,已經不再具備宗教環境下的神聖意義。2.這一現象對應到專業名詞,叫做 博物館化 即物入藏博物館後,失去了之前的使用意義,由博物館賦予其新的意義 如被視為永久存在而得到博物館條件下的保護和儲存,可以被展出 被詮釋,成為博物館教育的乙個元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