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簡化給國人帶來了什麼樣的文化影響?

時間 2021-05-31 17:41:36

1樓:Kayuk Tong

《簡化字總表》將不少兩個以上的字合成乙個字,被合併的字中,有相互之間有意義上聯絡的,亦有意義上完全沒有關聯的,產生了大量的同形字。部分由此產生的新字和其原字在意義上出現落差,不但容易造成混亂,更削弱了簡化字字理上的理據。有部分同形字出現是因為是採用了同音替代的簡化方式。

如「谷」字,《說文解字》曰:「泉出通川為谷。」顯示「谷」字的本義是指山谷。

但在現代漢語中,「谷」字除了有山谷的本義,卻同時是同音字「谷」字的簡化字,是一類農作物的名稱。由此可見,簡化字的推行使「谷」字所包括的意義擴大,除了指「山谷」,還指「穀物」,與原先的「谷」字的本義有相同的地方,亦有不相同的地方。另乙個相似的例子是「餘」字,「餘」字原本是第一人代詞,是「我」的意思,但在現代漢語中,「餘」卻同時是同音字「餘」字的簡化字,表示剩餘的意思。

同形字有時會帶來歧義,例如「餘錢」一詞,若將「餘」字視為第一人稱代詞理解,解作「我的錢財」,但若將「餘」字視為「餘」字的簡化字理解,則解作「剩餘的錢財」了。由此可見,同型字導致不少「一簡對多繁」的情況出現,實際上是會削弱漢字區別詞義的功能,甚至對於漢字的日常運用來帶問題和困難。

另乙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是簡化字中有大量的意符和音符被記號代替的情況。漢字使用的字元,包括意符、音符、記號三類,跟文字所代表的詞在意義上有聯絡的字元是意符,在語音上有聯絡的是音符,在語音和意義上都沒有聯絡的是記號。對於三者之間的關係和演變,裘錫圭先生曾作出如此的結論:

「漢字在象形程度較高的早期階段,基本上是使用意符和音符的一種文字型係;後來隨著字形和語音、字義等方面的變化,逐漸演變成使用意符、音符和記號的一種文字型係。」裘先生所說的這些「變化」,實際上就是指文字的意符和音符因喪失表意和表音作用而變成記號的情況。

乙個最典型的例子是記號「又」的大量使用。在簡化字中「又」代替了很多不同的字元,如「鄧」、「雞」、「歡」、「僅」四字被簡化為「鄧」、「雞」、「歡」、「僅」,四字的音符「登」、「奚」、「雚」、「堇」原先表的是不同的音,但被簡化為「又」之後,都失去了原先的表音作用,我們亦不能再透過此字元區別這些字的語音,使有關字元由音符變成記號,這些字也由形聲字變為半記號字了。漢字中的意符和音符是有表意和表音作用的字元,不但是構成的漢字部分,更盛載著漢字本身的資訊和意義。

上述提到的以記號代替意符音符的簡化漢字方法,是缺乏規律和學理依據的做法,實際上是破壞了漢字的形、音、義關係,更使漢字本身所盛載的文化內涵流失。

以上提及的,只是漢字簡化過程中出現的部分問題。隨著歲月的流逝,除了仍使用繁體字的港、澳、臺地區,懂繁體字的中中國人經已愈來愈少,明白和關注簡化字帶來的問題的人也相信也會買少見少。身處於香港,作為仍使用繁體字的人,讓繁體字和繁體字所盛載的文字和文化意義得以繼續承傳下去,實在是我們的責任。

為什麼簡化字 國 把 或 換成了 玉 ,繁體字中的 或 有什麼含義?

迷途書僮 國作國為草書楷化。2.或國古今字。周代國惑域皆作或。一是非者謂之或。或,從弌從口。弌,古文一 unify 口,認知域。是與非如何界定?此是彼非,立場決定態度。人人皆以遠為彼,以近為此,以明為是,以暗為非。是惑於非,非惑於是 近憂於遠,遠憂於近 合是非以或 分彼此以尤 或,惑於其域也 尤,憂...

奉行極簡主義,給你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firewyd 房間變的簡單整潔,每次待在裡面心情也就好很多了。經過斷捨離,衣服變少,櫥櫃邊的簡單明瞭,而且有了自己的穿衣風格。這是外在的變化,很容易看出來的。還有就是極簡主義輔助我養成了看書的習慣,以前一直想想著自律讀書,但是每次到了堆了很多東西以及圖書擺放凌亂的書房,興致就已經減半。坐下沒翻幾頁...

你的偶像是誰,他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ahman Cheung 追星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發奮圖強,做乙個更厲害的自己!高中的時候追的是 Arashi,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感謝喜歡上他們 我高中學校是全市吊車尾的,個人在數理類的科目還是差無止境,在班級裡成績排名也就中上 反正就是橫看豎看都考不上大學的。但是成績差沒關係,人最重要就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