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31 16:28:46

1樓:如脊安

老子告訴我們本質和現象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常無欲,以觀其妙;」透過現象看本質。

「常有欲,以觀其徼。」本質則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和內在聯絡,深藏於事物內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過抽象思維才能把握。

比如:把一群人站在那裡,在沒有相對性的時候,你只能說那是一群人,無法分門別類,無法區分。同理,沒有相對性的時候(無名),就是宇宙的初始狀態,這時的宇宙是混沌一體的,其中是沒有區別的。

再比如:

如果在「男人」的基礎上,減去【性別】的相對性,那麼他就變成了「人」。再去掉【種類】的相對性,他就變成了「生物」。 再減去【生命】的相對性,他就變成了」物質「。

2樓:繁華與秋

道的唯一性,既有既無又有又無。觀其妙觀其繳是明心見性以後降伏其心見道的方式。

常無欲觀其妙是無慾變有欲,看到妙看到無慾中有欲的存在特點,無慾就不是欲了?無慾也是欲啊,也有欲,追求無慾的欲跟追求有欲的欲有什麼兩樣呢?這才是妙的真實意思啊,很多人這裡就誤解了。

後面常有欲觀其繳是有欲變無欲,看到繳是變無欲的方法,有欲是怎麼慢慢變成無慾的,慾望執念或者其他的思想在心裡怎麼消融的。這裡也是用這件事情舉例告訴大家追求道不能執著於有跟無,因為兩者是一體的,有存在無,無存在有,這是恆古就不變的。

所以這句話總結就是從無慾中觀察有欲,從有欲中觀察無慾來體會道的本來真實面目。

3樓:紫外線燈

先貼下原文段落:

道可道,非恆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之前有回答過相關的問題,其實這句話是對大道進行論述的中間環節,上接有無之分,下啟玄之又玄。這段合一起看,其實是對玄的注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這裡的相對概念,究竟是無/有,還是無慾/有欲,不影響句子的判讀,我傾向於無/有。因為無/有可以與前文意思互文,且「欲以」的用法在古文中經常見到——

如太史公所言:「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老子版本隨時代變遷,原文早已有所更迭,現在流行的原文說不定是漢朝前某時候的老子新版本,所以用漢朝時的習慣行文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大多經注都是斷句為「有欲」的。不過若是稱「有欲」「無慾」表示人通過認識有無之象,由內心所產生的對應狀態,我也不好反駁。總之殊途同歸,大意相近即可。

接下來說重點,這句話的意思是:

因為萬物「有無」,同源不同象,所以我們也有兩種方式來研究它。

無,欲以觀其妙:以統一的,無的觀點,來研究其變化流轉的精深微妙。這是從功能性,統一性與整體變化來把握。

有,欲以觀其徼:以對立區分的,有的觀點,來研究其結構上的細節和邊界,此乃從結構性,細節分立性與自我維持性來把握。

(也許有人會區分為形而上和形而下?不過個人觀點是,「無有」都是屬於形而上的,形而下的是工具器物,以及工具化的思想,而非這種有主體辨析的思想)

這兩種方式也都可以稱得上是玄。

你的問題我已經回答完了,但是玄的問題沒有解決。有人說是螺旋,有人說是探求,有人說就是形容詞,玄妙的意思。但我之前在對比了各種版本相關的譯文之後,有了自己的認識:

這句話在道德經的前文,表述的是,有無相生。

無名天地之母,有名萬物之始。無化育天地,是天地之孕母,天地是背景,是場域。有起始萬物,是萬物之起始,萬物則是場域中的內容物,與天地既相互統一又分立。

然而從常無,常有這句話來看,有和無,其實依然是內心的觀感;所以起始之物,或者說根源,是既非有,也非無。有無,也是同出而異名的,因此坐實了老子後面說他對天地萬物之大道的論述,只是「強行名之」。有無是對於事物起始的強名。

那麼以有無兩種方式探求,同出而異名的玄,是什麼?

可以說是: 有無迴圈,永珍復觀。

後文有之: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不過,不能只停留在這種玄學,難言的角度。在這裡,依然是主體在觀察事物的變化,可是玄絕不可能只是簡單的重複觀察。

這種靜止片面的形而上,無法解讀後文的玄之又玄。

那咱就看看這兩種方法有沒有什麼共同特質呢?它們共同之處在於,運用了適用現象,合乎大道的規律方法。

所以玄是動詞,實際是以道的法門探求永珍之意,萬物有無,均合乎道,因為道本就效法自然。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請允許我在這裡將人類從大道的感悟和認識中總結出的規律,稱為道法。通向大道的法門。

那麼,以道法探求永珍,也會生出新的道法,然後獲得窺見世間大道精深奧妙的門扉。

用現在的話來說,用規律求知,再把求取的知識總結成規律,迴圈往復,讓人們一步一步開啟通往真知的大門。

故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最後一句話自然就出來了。

以下是閒話:

很多人相信道德經具有某種神秘力量,是不可窺破的天書,從而使得各種古籍和玄學被異化,最後真的成為了玄學。現代依然如此,恰恰是因為咱的利維坦肚子裡沒有經歷西方知識界那種較為徹底的祛魅。(話說他們好像也不怎麼徹底來著)(國內只有一味的批判和打壓,沒有釜底抽薪的話一停止打壓就會冒頭了)

但是道德經描述的就是這個世界,而不是什麼別的東西。那麼道德經有沒有什麼神秘力量呢?有。

語言和文字能傳達意思,使思想認識更清晰,思想是主體運動的可能性,運動的主體可以借助獲得的思想來改造世界。這不就是一種神秘力量嗎?

其實恰恰就和文藝作品中的魔法世界一樣,因為魔法存在所以作品裡的人不覺得有什麼稀奇。同樣的,在這世界上,很多人沒意識到,我們能用無意義的語言交流思想這件事本身,甚至我們本身的存在,只能是擁有某種鬼魅般的魔力的自然,所賦予的了。

所以說,祛魅復魅很重要!

4樓:於海洋

先定義「妙」和「徼」

無慾,可以觀察到事物的變化。

有欲,可以觀察到事物的生髮。

如果閱讀者「有所求」那「所求」引發的閱讀理解就是「徼」在作用。

如果閱讀者「無所求」那閱讀者自然體會到變化,「妙」在起作用如果觀「徼」,自然知道如何行動。如果觀妙,自然感嘆「行動」帶來的變化。

5樓:Smile丶

這句話可以用現代科學舉例:

「故常無」這就是人類還沒有研究清楚的事物,對於這種事物要想辦法體會它的奧妙,先用起來再慢慢琢磨。

「故常有」這就是已經研究清楚且概念清晰的事物。對於這種事物一定要明確邊界,不能讓它被有心人利用。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6樓:薩拓

沒有慾望,讓自己融入規律,才能認清規律;慾望使然,讓自己掌控規律,才能呈現規律。

舉個例子:王羲之清醒的時候看鵝悟出這字的規律,但是喝了點酒才才能把這種規律用的淋漓盡致寫出好作品。

7樓:徙竹散人

「徼」是界限。

「無慾」則本體自現,「有欲」是自我設限,實際上慾望才是擋在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一條慾望就是一條設限,慾望外的東西就看不到了。

故老子雲:「大製不割。」

8樓:葷素搭配

慾望的目的、動機,是個名。

無慾就是「無名」的狀態。這個「無名」的狀態,就相當於西哲追求「質差」。

一但你把這個「妙處」說出來的。這東西就不是「質差」。是「說的清楚的」。

你要準備進行「模擬」了。

有欲就是「有名」的狀態。有名的狀態即是「名前實後」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自動忽略「質差」。

自動以「邊界」分野。反正電子量子,子子不同。只以邊界分野,就是忽略了他們之間的「質差」,僅僅開始要論量了。

乙個蘋果、二個蘋果、三個蘋果。他們的差別就不再區別。只以邊界區分。

相比之下,老子更推崇無慾的狀態下,對於眼前事物「無限」的對比「質差」。這才是正道。

9樓:張時民

存在源於虛無,一切存在源於不存在。比如所有的星球,包括社會、國家、文化、技術,都是從無到有的。

一般人常常忽視虛無,重視存在。而老子倡導我們要注意觀察虛無的優勢,同時觀察存在的侷限和危害。

比如說智慧型手機很好,好看好用,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過度使用手機的侷限和危害,注意到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的美好。這樣就可以辯證地看待事物,利於我們使用它,而不被存在所奴役。

再比如所謂的聖賢,一方面他們是智慧型的代名詞,能夠治理國家;另一方面他們是食肉者,治人者,他們脫離生產、掌握強權、壓迫人民、發動戰爭。他們既是太平的良藥,也是亂世的誘因。

10樓:三少爺好棒

無,無人心主事。

觀,不動人心,關照。

妙,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妙,無中生有。

有,吾有一物。

觀其徼,有,方有形界。

同出異名,無——有之變化。

眾妙之門,玄關一竅。

11樓:心是佛

所以常以「無」,來觀察思想的奧妙所在;常以「有」,來觀察思想所在的認識範圍。《道德經宗英譯》普天之下最正確的解釋版本,有興趣自己就去看看

12樓:芫荽不老丹

先學會斷句: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再學會識字:

無——甲骨意象為「茂密不可分」

有——甲骨意象為「從整體中刻意割取」

妙——甲骨意象為「少玄」

徼——甲骨意象為「紐結過程」

13樓:梵爹宸爸

前面說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後面是才是這句話,前面告訴乙個原理,後面就是講該怎麼做或者給乙個結論。

天地按照無開執行,萬物按照有來發展。所以想要了解天地是怎麼執行的,就要按照無去思考;想要知道萬物是如何發展的,那就要按照有去思考。或者說按照無和有,就能夠知道天地、萬物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老子》第一章「常有欲,以觀 」,我覺得這樣斷句和前文構不成什麼邏輯關係,好像和前文沒什聯絡?

一念入魔 這樣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常有,老子這句話,是在說兩種狀態,無,有,這是兩種狀態。我們人類觀察世界的角度,是通過有來觀察的,只有有,我們才能看見這個宇宙。有是萬物之母為何?很簡單,因為只有出現了的事物才能稱其為有,有太陽,有月亮,有什麼...

如何理解,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上青雲 強調人前人後乙個樣。親在親後乙個樣。這才是個厚道人。於父之道,就是對待父親的方式,生前犟驢子,生後也是犟驢子,也算。想想看,小時候,今天我爸爸不在家 意味著什麼?大鬧天宮。結果呢?完了,我爸爸回來了 eofhero 談一下個人理解,首先,父之道 沒有說 父之志 可見說的不是盲從父親的想法,然...

道德經第一章是什麼意思,主要是斷句 常無欲以觀其妙。是 常無,欲以觀其妙 還是 常無欲,以觀其妙?

斷句的話參考帛書本 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皦。稍微有點古文常識就知道之乎者也通常是表示斷句的地方。以有無斷句似乎是宋代王安石的創新,大家一看紛紛拍手叫好說哎呀這個好啊這個妙,於是就沿用下來了。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謊言就變成了真理。 貞貞 道是客觀規律,可道客觀規律是可以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