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古詩詞背後都有什麼故事?

時間 2021-05-06 04:04:25

1樓:Sophia是藝奇媽

推薦這套書《古詩有故事》3冊

大白話幽默的講述了75首古詩背後的故事,挺好看的,帶孩子背古詩也可以給孩子講述古詩背後的故事,更有助於理解。

2樓:默梅軒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周邦彥居於京城時,與名妓李師師相好。宋徽宗趙佶聽到李師師的豔名後,也來湊熱鬧,常微行到李師師家中。一次,周邦彥正和李師師親暱,突然聽說皇帝大駕光臨,驚惶之下,急忙鑽到床下。

趙佶滿臉笑容的走進來,從袖子裡取出乙個橙子,親手剝了,道:「師師,這可是從江南進貢來的,來,嘗一口!」周邦彥躲在床下,大氣都不敢出,卻還要忍受心上人與皇帝戲虐調情、顛龍倒鳳,心中痛苦可想而知。

第二天,他將這段見聞,填了一首《少年遊》,送給師師一表心跡:「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幾天後,趙佶再度光臨,聽到師師演唱這首詞,明白作者當天一定在屋裡,頓時打翻醋罈問是何人所作。

師師不敢隱瞞,只得道:「周邦彥詞。」趙佶拂袖而去。

3樓:非菲醌xsf

詩人在創作詩詞的時候,通常都是有一些故事發生,詩人為之動容。

例如陸游在被逼迫離婚後,在紹興的園林觀賞,想起傷心事,在石頭上題下《釵頭鳳》。前妻唐婉在看到此作品後,在其下也作一首回贈。

又例如贈花卿,詩人聽說好友花卿在家中演奏宮中樂曲,為使其避免殺生之禍,作此詩勸勉。

4樓:湯圓

來說說乙個有趣的故事吧。

不少人可能都背過這樣一首詩: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叫做《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南宋詩人陸游所作。老師和課本是怎麼解析的呢?陸游同志是南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雖為文人,卻心懷衛國殺敵的豪情壯志。然而詩人的情懷與大志卻不能為朝廷所重,因此只能在此風雨交加的夜晚將此心境託與夢境,藉此抒發自己的愛國之情。

不過。。。。。。。你們是不是不大知道,這首詩前面還有一首,是同一位詩人同一天晚上所作: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此首詩為其一,上一首為其二。此詩上一句描寫了此夜天氣惡劣,窗外烏雲沉沉、風雨大作的景象,可謂是有聲有色,讓人讀來倍感氣勢恢巨集。然後。。。。。。。然後。。。。。。。

此詩第二句是說:我屋裡的小柴火堆兒挺暖和的,胡地產的毛氈也又厚又軟,所以我和我家喵嗚還是在屋裡窩著別出門了吧= =[手動捂臉暴漫表情]

雖然不少解析也說,此詩抒發了詩人的孤寂之情,如此夜晚只有狸奴(家貓)相伴,卻無處實現報國的豪情壯志等等等等。。。但是,這兩首詩連起來看怎麼讀怎麼萌啊!!

於是答主腦洞中的洪荒之力奔湧而出,想象了這樣一副畫面:

年邁(時年68歲)的陸游兄從朝堂上隱退後回到了家鄉小村,雖然心裡有隱隱的不甘和擔憂,但還是住了下來,享受著晚年鄉村的平靜時光。每日裡他除了吟詩作賦,和友人來往通訊,問幾句邊關戰事、家中瑣事,就只能百無聊賴地逗著自己養的乙隻大喵玩兒。

恰逢這一年乙個冬夜風雨交加,陸游兄入夜前就點起了火,抱著大喵裹著北方產的蠻氈暖合身子。小捆的溪柴噼啪作響,氈墊溫暖舒適。陸游聽著門外如波濤翻湧一般的巨響,暗暗有些心驚。

哎,他想著,就在這兒暖活吧,今夜要下一夜的雨了。於是扯過了一邊的大喵抱在懷裡,「來來來大喵你來烤烤,今夜咱就不出去了。」

風雨下至夜半,絲毫沒有減輕的跡象,雨點在牆上如鼓聲咚咚作響。大喵已經窩在毛氈裡不動了,點燃的爐火也小了下去。陸游兄緊了緊被子,家裡彷彿已經不像剛剛烤火時那般暖和了。

陸游半醒半睡之間揹著爐火往牆上看去,那跳動的影子彷彿都是馬背上的敵人,而自己正在馬上舉槍殺敵。馬背上的自己是那樣的年輕,意氣風發,彷彿還武藝高強、無人能敵。戰鼓大作,陸游知道,夢裡自己的功績馬上就可以隨著捷報傳遍大江南北,而祖國終將崛起。

上面純屬隨手一寫,考據黨看見不妥的地方請指出。本人學詩的方法其實基本是靠腦洞的,而且!!!這種感覺實在太爽了!!!

後來養成習慣以後,在讀詩詞時,我腦海中就可以放電影一樣出現一幅幅畫面,尤其是我知道這不是電影裡虛構的場景,而是詩人真正的有感而發!就比如陸游家的貓不一定叫大喵,但是他一定曾躺在這樣風雨交加的夜晚感嘆過祖國和自己的身世。這種感覺就像自己真正認識了這位名垂千古的愛國詩人,在一旁看過他的這一夜一般。

讀詩基於熱情,熱情基於喜愛。我的喜愛大約是來自這種穿越古今的共鳴吧。每首詩詞都是故事,而故事也可以靠自己想象。

5樓:王元元

容我跑個題,說個詞人張先的故事。

張先是北宋著名的富貴閒人之一,一生頗有風流韻事。

其中最著名的一則是,張先在八十高齡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還未此得意洋洋地賦詩說:「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中間只隔一花甲。」

蘇軾也曾戲謔地回了他一首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6樓:李不知

生當做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這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寫給不爭氣的丈夫趙明誠的,宋建炎三年,趙明誠為江州知府,屬下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趙明誠竟嚇得半夜用繩子順著城牆逃跑了。

李清照哀其無節,故作此詩。

7樓:夜小紫

隨便說兩個小故事。

《本事詩》中有乙個很小的故事,但是很讓人喟嘆,因為段子比較簡單,我就直接引原文了。

開元中,頒賜邊軍纊衣(即內充棉絮的冬衣),制於宮中。有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曰: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

畜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身緣。

兵士以詩白於帥,帥進之。玄宗命以詩遍示六宮曰:「有作者勿隱,吾不罪汝。」有一宮人自言萬死。玄宗深憫之,遂以嫁得詩人,仍謂之曰:「我與汝結今身緣。」邊人皆感泣。

後來,《紅樓夢》中蘆雪庵聯句,寶琴有「賜裘憐撫戍」,湘雲對「加絮念徵徭」。所本即此。

再來講乙個《雲溪友議》中記載的故事,關於唐西川節度使韋皋。

說這韋皋年少的時候,曾經遊歷江夏,住在姜使君的家裡,姜家有乙個孩子叫荊寶,稱呼韋皋為兄長的。這荊寶身邊有個小青衣,名叫玉簫的,當時只有十歲,荊寶教她經常侍候韋皋,這玉簫也很喜歡和韋皋呆在一起。

後來這姜使君進京求官去了,但是家眷沒有跟去,韋皋這時候在乙個叫頭陀寺的地方暫住,荊寶仍舊經常派玉簫去侍候他,這時候玉簫年紀較長了,就對韋皋有情了。

後來,韋皋家中催促,不得不啟程回家。荊寶叫玉簫跟著韋皋,但韋皋很久不回家了,不敢帶回去,就說,少則五年,多則七年,一定會來把玉簫帶走。

韋皋走前,留下一枚玉環。這就是後來經常被提到的「玉環分付」。另有一首詩留贈玉環:

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無奈五年之後,韋皋仍然沒有音信,玉簫在鸚鵡洲默默祈禱等待。又過了兩三年,馬上就要到第八年的春天了。玉簫嘆息:「韋家郎君,一別七年,是不來矣!」

就這麼,玉簫絕食死了,姜家人把這玉環一起葬了。

再後來,韋皋功成名就,做了封疆大吏,風光無二, 卻早忘了玉簫這回事。直到查及一樁冤案,偶遇當時的荊寶。韋皋當時事務繁忙,為其雪冤之後幾個月,才忽然想起來問了一句玉簫的蹤跡。

荊寶淒然,道及當日七年不歸,玉簫絕食而死,又念了上頭那首贈別詩。

韋皋且內疚且羞愧,存著補償的心,廣修經像,但是卻再也不能見一面了。

故事本來到這裡就完了,但書中卻給了乙個《長恨歌》夢見玉真式的傳奇結尾。說當時有個會少翁之術的人,能令生人死者相會。

於是齋戒七天,做起法來,第七天夜裡,玉簫果然來了。對韋皋說:「不久就要托生,十三年後,再為侍妾。」臨去又說:「丈夫薄情,令人死生隔矣!」

後來十三年後,韋皋過生日,有人送他乙個歌妓,可巧就叫玉簫,中指上有肉環隱出,恰恰像是當日留別的玉環。

書載,韋皋嘆曰:「吾乃知存歿之分,一往一來。玉簫之言,斯可驗矣。」

這個故事的價值觀,和我們的價值觀,就大不一樣了。那個時代的女性,人的屬性並沒有多強烈,只是被當作附屬品,因守節而死被尊重,甚至十三年後還要托生回來給薄情子重新做侍妾。

但這故事名氣確實很大,宋姜夔有名篇《長亭怨慢》:「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即是此典。

暫時先講兩個~

描寫分手的古詩詞都有哪些

楚軒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有什麼很長古詩詞?

沈靈霧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

有沒有一本書是具體講古詩詞背後的歷史故事的?

19430128huang 胡翼雲。初中國文分類選讀。故事詞選。這本書是專述詞背後的歷史故事的 例一。張才翁。雨中花。萬縷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猶未成陰。據雕鞍馬上,擁鼻微吟。遠宦情懷誰問?空嗟壯志消沉。正是好花時節,山城留滯,忍負歸心。別離長恨飄蓬無定,誰念會合難憑。相聚裡,休辭金琖,酒淺還深。欲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