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色蘊?

時間 2021-05-31 04:25:44

1樓:修行者

首先要弄清楚五蘊的色蘊。那麼,色蘊到底是乙個什麼東西?色蘊就是五蘊裡頭最重要、最重要的一條,只要色蘊一空,其他的蘊自然就空寂了。

所謂的色呢,不是我們眼睛見到的顏色,不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才叫色,而是凡是能住入無常變壞的一切,凡是無常的,有情決定死,無情決定滅的,一切都在無常之中的,昨天晚上為此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包括你們人都在無常,剎那剎剎剎地無常,本體是不存在的,不斷的變化。一切,一切只要是在無常的,就叫做色,包括無表色,就是看不到的東西不能表具體形色的,都叫色蘊,只要能住入無常的,都叫色蘊,全屬色攝完。色蘊只要一空以後啊,那麼四蘊呢,順次自易空了。

只要是色蘊空了,四蘊自然而然就會空。關鍵這個色蘊怎樣乙個空法,前面也講了。那麼,後面的空法跟前面又不同了,它是更高一層次的空法。

完整法義詳見《藉心經說真諦》p304

2樓:柴柴

色色」的巴利語詞是「rūpa」,意為「被破壞、干擾、敲擊、逼迫、破碎」,其字根ru的意思是「改變、變壞、毀滅」③。由於rūpa源自動詞詞根ruppati,所以該詞還是乙個動態的詞彙,展示了乙個動態立體的場景:組成身體的四大以及外在所有被看到、聽到、嗅到、嚐到、觸到的一切都是在「變壞」,這些進行式的「變壞」就是rūpa。

《巴英術語彙編 》④中對rūpa的解釋是:「rūpa:色。

究竟法的一種,不具有認知的能力,不會有所緣。它的特色是,它會受氣溫等影響而變壞、改變。」釋迦牟尼佛在解釋 「色」時說:

「諸比丘,為何說是色?因為它被破壞,所以稱之為色。被什麼破壞?

被冷、熱、飢餓、口渴、蒼蠅、蚊子、風、烈日及爬蟲所破壞。」⑤

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

雜46又,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色?比丘們!

『變壞』,因此被稱為『色』,被什麼變壞?被寒、暑、飢、渴變壞,被與蠅、蚊、風、日、蛇的接觸而變壞,比丘們!『變壞』,因此被稱為『色』。

相應部22相應79經/被食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傾向之相 』 為 『名 』。 『敗壞之相 』 為 『色 』 』

詳細參考https://www.

3樓:護法居士

識緣名色者。

雲何為名。

謂 四無色蘊。

一者 受蘊。

二者 想蘊。

三者 行蘊。

四者 識蘊。

雲何為

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

此色前名總略為一。合名 名色。

是謂名色。

4樓:夜隨身

四大及所造色。

四大不是客觀物質,而是主觀感覺。

也就是五感的第一手感覺。

所造色是四大的復合感覺。

人只能通過四大來了解客觀世界。

5樓:齊天大聖

色蘊的色是指色法,蘊是指集聚,也就是說把所有的色法集聚起來就是色蘊,比如遠處的色,近處的色,裡面的色,外面的色等等全部集合起來,這個色法集體就叫色蘊。色法的定義是變礙為性,變是指變異,礙是指質礙,也就是說色法一定是變異的有質礙的事物。色法的範圍是四大(地水火風)及四大所造諸色,分為十一種,分別是五根五塵以及法處所攝色,其中四大歸觸塵,其餘的色法都屬於四大所造色。

法處所攝色就是指法塵中的色法,諸家說法不一,北傳佛教的唯識宗把經部和有部的理解收集起來並另外加上自己的三種理解最終形成五種法處所攝色,分別是極略色,極迥色,遍計所執色,無表色(有部)和定果色(經部)。極略色就是極微,是指體積的最小粒子,和原子論中的原子乙個意思;極迥色是指明暗度的最小單位;遍計所執色是指第六識的錯覺;無表色是指善惡業債;定果色是指定中神通變現的色法。色塵包含顯色,形色和表色,顯色是指青黃赤白,形色指形狀,表色指動作;聲塵包含執受大種音聲,非執受大種音聲和俱大種音聲,執受指的是有情的身體,也就是身體發出的聲音,身體之外的事物發出的聲音以及身體和體外事物合作發出的聲音;香塵包含好香,惡香和所余香;味塵包括酸甜苦辣鹹淡;觸塵包括地,水,火,風,滑,澀,輕,重,冷,飢,渴,其中的地水火風是能造色,地是指堅硬的元素,水是濕潤的元素,火是指溫度的元素,風是指運動的元素,應當注意的是不論堅硬,濕潤,溫度還是運動,都是指內在感知,但是觸塵並不是內在感知,而是指外在客塵,因此四大以及其他的觸塵全部都是以內在感受命名其所對應的外在客塵。

五根是指感官機制,即眼耳鼻舌身,值得注意的是,佛教認為五根是看不見的,因此五根不能直觀的理解為我們能看的見的身體器官,佛陀講五根看不見,很可能是指身體器官內部的神經系統,是傳遞感官訊號的功能機制,只不過當時的人不知道負責這項功能的是神經,所以才說五根是看不見的內在色法,並且能引發識。

6樓:ladber166

【色蘊】

梵語ru^pa-skandha,巴利語 ru^pa-kkhandha。又作色陰、色受陰。為五蘊之一。

色,為變礙義;占有一定空間,且會變壞者,稱之為色。而色之聚集,稱為色蘊;亦即有質礙、變礙諸法之類聚。

依據俱舍論卷一所載,色系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聲香味觸)及無表色。五根為眼、耳等五識之所依,為五種淨色。五境為眼、耳等五根所取之五種境界。

五境中之色,有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二十種。青黃赤白等十二種,稱顯色;長短方圓等八種,稱形色。聲,分為有執受大種因、無執受大種因等八種聲。

香,有好香、惡香、等香、不等香四種之別。味,有甘、醋、鹼、辛、苦、淡等六種。觸,有地、水、火、風四大種,及滑性、澀性、重性、輕性,並冷、餓、渴等十一種。

無表色,謂意識緣於過去所見之境,雖分別明了,而無表對,故稱無表;雖無所表,而於所緣之境執著不忘,故稱為色。

於上述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質而歸納成下列之數種分類。據雜阿含經卷三載,色受陰即所有之色;乃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其中,地水火風四大種,是為能造,而色聲等,是為所造。

阿毗曇心論經卷一載,色有二種:(一)微塵積聚之色,指眼、耳乃至味、觸等十色入,又稱十色處。(二)非微塵積聚之色,指無教色(無表色),為法入之所攝。

又雜阿含經卷十

三、集異門足論卷

三、俱舍論卷十三等,將色分為有見有對、無見有對、無見無對三種。有見有對,又作可見有對。因其可示現彼此之差別,故為有見;以其有障礙,故為有對;即指極微所成,眼根所取之色境。

無見有對,又作不可見有對。雖有障礙而不可見,即指五根及聲香味觸之四境。無見無對,乃不可見無障礙之法,即指無表色。

依據顯揚聖教論卷五所載,色蘊略有五種相,即:(一)自相,即色身諸法各有不同之自相,如堅是地相,濕是水相,暖是火相,動是風相。(二)共相,即色身諸法和合之相,謂一切色身皆從地水火風和合為相。

(三)所依能依相屬相,即色身四大種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四)受用相,謂眼等諸根有增上力,故諸色塵境界得以產生,遂有苦樂逆順受用之相。(五)業相,謂色身能作種種業行之相,故一切業行,皆依色身攝受增長。

[雜阿含經卷

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

六、大毗婆沙論卷七十

五、卷七十

六、卷一二

八、雜阿毗曇心論卷

一、卷二、順正理論卷

一、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

一、大乘百法明門論、成唯識論卷

一、卷二、俱舍論光記卷

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一](參閱『五蘊』1212)

7樓:穿釘耙杵拐杖2016

色是眾生世界之一切色法,即四大之體,情器二界諸有相者起礙之障。所謂起礙之障者,即是有質之礙。如我今所坐之位,與此同時,另一人則不能坐,因我體色相礙其坐位之故。

這裡說明什麼呢,專講的是色了,色受想行識,第一就講色蘊。色呢,就是起礙之障,就是我們所看得到的東西,看到了以後,它就是具體的形象形色。比如說我坐在這個位子上,給同學們開示《心經》道理,另外一位同學想:

我也想來說一下,那麼你就只能坐在你那兒說了,你要到我這個位置上來說的話,就必須等我離開以後你才能坐上來,因為我現在坐在這個地方的是色相,起礙之障,障到的這個位置你就不能再進來。歸根結底把它說穿了,所謂色就是具體一種東西、一種實在的物體,這就是一種色體,起礙之質障。凡是色物,就是起礙之障質。

色呢,就是情器世界的體,是無常有為的質礙,也就是給同學們說啊,凡物是色、色蘊,就是具體的情器之體、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一切,我們所能見的具體有體有形的東西,它起障礙的作用,能占去它本身一定的位置的作用的就叫色。https://www.

2宣告: 這是《藉心經說真諦》裡面的一段,為了避免斷章取義,如果要學習完整義理,請看完整經書《藉心經說真諦》。https://www.brxuefo.com

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的「色蘊」如何理解?

從現象認識色。因其被破壞故稱為色法。被什麼所破壞呢?被寒受破壞,被熱受破壞,被飢受破壞,被渴受破壞,被虻 蚊 風 熱 蠍 蛇所接觸而破壞。色就是一些 會受侵擾 的東西,會受寒 暑 飢 渴 風 熱 虻 蚊 爬蟲侵擾。因為 會受侵擾 所以這稱為色。對於各種色,不論是過去的 未來的 現在的 內在的 外在的...

什麼是寂寞,什麼是孤獨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情?

誰怕 寂寞是心理狀態,跟身邊有沒有人無關 孤獨是現實狀態,自己乙個人的時候叫孤獨 但可能內心並不孤獨 喜歡是單方面心理狀態,是由人的主觀能動性決定的 愛情是雙方的關係狀態,兩個人互相喜歡才會產生愛情 傾心 寂寞是,你孤獨的時候無事可做 孤獨是,你寂寞的時候無人陪伴 喜歡是,你孤獨的時候心中所想 愛情...

什麼是自信 什麼是驕傲 什麼是謙虛 什麼是自卑?

隱塵 自信,有虛有實。實即真正的自信,虛即虛假的自信,也就是驕傲自大。但如果不勤奮努力,真正的自信也會由虛化實,變成驕傲自大 如果勤奮努力,虛假的自信 驕傲自大 也會由虛化實,變成真正的自信。虛虛實實,自信和驕傲自大之間很難區分。自卑,即缺乏自信,認為自己做不到。謙虛,從某種程度上講它和自卑很像,但...